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多粒度多域异构光网络资源配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5592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0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粒度多域异构光网络资源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多域异构光网络中部署多个完全对等、同一层级的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其中,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以完全分布式的形式设置在网络管理层与网络设备层之间,且任意两个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相互连接;启动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并对流量工程数据库进行初始化;发送跨域业务建立请求,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根据业务建立请求进行临时角色划分和协同交互,以完成业务的建立和拆除;当需要配置业务的粒度小于最小交换粒度时,通过建立标准交换粒度隧道方式配置业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实现多域异构光网络中不同粒度的跨域业务的建立、拆除和保护恢复等功能,同时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为解决多域异构互联下光网络的多粒度资源问题,OIF主导推动了 E-NNI (外部网络-网络接口)技术。E-NNI技术基于网络分层的思想,各域内运行独立的信令和路由协议,完成域内的业务调度工作,域间还需要运行另外一套信令和路由协议,完成域间业务调度工作,但是,与近些年来兴起的路径计算单元(Path Computat1n Element, PCE)技术相比,E-NNI技术存在无法保证路径计算最优、不支持约束、不支持多粒度业务、不支持异构互联、保护恢复实现负责等诸多问题。路径计算单元PCE 是 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的 PCE 工作组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解决了在大规模多域光网络下基于已知网络拓扑和约束条件下,计算出最优路径的问题。PCE是一个独立的实体模块。一般来说,一个域对应有一个PCE,多域PCE之间通过PCEP协议进行通信。目前关于PCE技术的研宄已经具有一定的积累,针对多域异构光网络的互联互通问题,基于PCE的现有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三种:一是IETF RFC 5152提出的一种逐域的路径计算方法,通过在每个域内进行本域内路径段的计算,算路由每个域的入口边界节点负责,LSP(Label Switching Path,标签交换路径)的建立在各个域内是逐段完成的。二是IETF RFC 5441提出的一种基于约束的最短流量工程LSP反向递归路径计算方法,也就是 BRPC (Backward Recursive PCE-based Computat1n)方法,通过 PCC 发送PCReq到本域PCE,然后PCReq消息在各个PCE上被转发,直到包含目的节点的域的PCE收到消息为止,此时目的节点的域的PCE开始进行本域内的路径计算并将计算得到的虚拟最短路径树(VSPT)通过PCRep消息返回给前一个域的PCE,每个相关的PCE依次做相同的操作,直到源域的PCE收到VSPT后,利用其中信息计算出完整的最优路径并发送给PCC。三是IETF RFC 6805提出的一种通过等级PCE(H-PCE)确定域序列以实现域间路径计算的方法,主要解决了以上两种方法无法在域序列未知的情况下完成算路的问题。H-PCE通过设立域等级,将若干个域整合为一个较大的域,较大的域的PCE作为父PCE,而较大的域所包含的各个域的PCE作为子PCE,父PCE维持的一个包含所有子域及其连接关系的拓扑映射信息,但是并不知道每个子域的内部信息,父PCE根据建路需要,根据整体拓扑信息得到域序列,并向相关的子PCE发送建路请求完成建路过程。然而这三种方法均存在各自的问题如下:方法一的主要问题在于,由于路径计算是逐个进行的,所以一个域的最优路径决定的下一个域的入口边界节点可能会导致在下一个域算出较差的路径,而且每个域的计算能力、路由算法都可能是不同的,因此无法保证整个跨域路径是最优的。方法二的主要问题在于,BRPC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域序列确定。当无法知晓域序列时,BRPC方法会引发大量的路径计算的洪泛消息,并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方法三的主要问题在于,由于父PCE需要与各个子PCE之间进行交互,所以若网络规模较大,则会给父PCE带来较大的压力,造成网络可扩展性上的问题。与此同时,对于一些特殊场景下需要建立粒度低于网络设备最小交换粒度的业务,而且也涉及如何在多域异构光网络中配置这类业务的方法,以上三种方法均不支持,从而无法适应光网络中各种粒度的业务建立需求。另一方面,PCE只能够完成路径计算功能,对于无法完成光网络域的连接管理功能,需要结合多粒度多域光网络的资源情况,只有在PCE的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再创造,才能够真正解决多粒度多域异构光网络的资源配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该方法能够实现多域异构光网络中不同粒度的跨域业务的建立、拆除和保护恢复等功能,同时具有车父尚的可扩展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包括以下步骤:向多域异构光网络中部署多个完全对等、同一层级的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以完全分布式的形式设置在网络管理层与网络设备层之间,每个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对应一个光网络域,且任意两个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相互连接;启动所述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并对每个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中的流量工程数据库TED进行初始化;发送跨域业务建立请求,所述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业务建立请求进行临时角色划分和协同交互,以进行业务的建立和拆除;当需要配置业务的粒度小于最小交换粒度时,通过配置标准交换粒度隧道方式配置业务。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包含路由计算单元、连接管理单元和厂商适配单元,其中,所述路由计算单元用于实现一定约束下跨域或域内的路径计算功能;所述连接管理单元用于实现跨域或域内连接的状态管理功能;所述厂商适配单元用于实现扩展的PCEP消息与不同厂商设备私有消息的相互转换功能。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业务请求进行临时角色划分和协同交互,具体包括:当需要配置业务时,所述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通过划分临时角色和协同交互机制,实现跨域跨厂商的多域异构光网络的多粒度的业务建立和拆除、保护恢复与重路由功能。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扩展的PCEP协议应用于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之间及与网络管理层的信息交互过程,以完成TED初始化及同步、域间路由、LSP记录功能,具体包括:交互信息格式中包含3个字段,分别为模块状态参量字段、LSP记录字段和显式路由字段,其中,模块状态参量字段用于表述状态转移,通过在状态参量字段中引入4位I比特新的二进制标识位实现对于PECP协议的拓展,具体为:LSP建立位:表示LSP建立请求/回复,LSP拆除位:表示LSP拆除请求/回复,TED操作位:表示TED初始化/同步操作,路由类型位:表示域间/域内路由,LSP记录字段用于表述LSP记录功能,通过在LSP记录字段中引入I位2比特标识位,具体为:网络管理层向承担临时主动角色的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发送消息,承担临时主动角色的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向承担临时从动角色的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发送消息,承担临时从动角色的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向承担临时主动角色的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发送消息,或者默认缺省状态。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划分临时角色,具体包括:当需要配置业务时,跨域业务所经过的所有域所对应的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都承担临时从动角色,跨域业务源节点所在域对应的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是双重角色的,在承担临时从动角色的同时,也承担临时主动角色,并且,承担临时主动角色的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将主导跨域业务的建立过程,完成最优域序列计算和最优跨域路径选择,承担临时从动角色的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将在承担主动角色的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的主导下,完成本域内链路的计算和建立,当业务配置结束后,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的临时角色消失,所有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恢复到初始化的完全对等关系,其中,所述临时角色的作用时间范围包括:从所述路由与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2/CN104869021.html" title="多粒度多域异构光网络资源配置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多粒度多域异构光网络资源配置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粒度多域异构光网络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向多域异构光网络中部署多个完全对等、同一层级的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以完全分布式的形式设置在网络管理层与网络设备层之间,每个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对应一个光网络域,且任意两个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相互连接;启动所述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并对每个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中的流量工程数据库TED进行初始化;发送跨域业务建立请求,所述路由与连接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业务建立请求进行临时角色划分和协同交互,以进行业务的建立和拆除;当需要配置业务的粒度小于最小交换粒度时,通过配置标准交换粒度隧道方式配置业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平钟致臻华楠刘汪洋李艳和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