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墨回收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1582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弃墨回收容器,所述废弃墨回收容器具备:形成有废弃墨贮存空间的容器主体;向所述废弃墨贮存空间开口的多个废弃墨导入口;以及供从该多个废弃墨导入口向所述废弃墨贮存空间导入的废弃墨流落的流路,在该流路上设置有使从所述多个废弃墨导入口导入的所述废弃墨在所述多个废弃墨导入口与所述废弃墨贮存空间的底部之间合流于一处的合流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从多个废弃墨导入口导入的废弃墨在流落至废弃墨贮存空间的底部之前合流于一处。因此,能够降低因堆积的墨造成墨导入口堵塞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从喷墨头喷出的墨向废弃墨回收容器回收的技术。
技术介绍
作为从液体喷出头的喷嘴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装置,使用喷墨打印机。在喷墨打印机中,为了防止因喷嘴内的墨的增粘造成的喷嘴的堵塞,而进行朝向覆盖喷嘴面的罩定期地喷出墨的冲洗、以及由罩封闭喷嘴面并对罩内进行吸引从而强制地使墨从喷嘴喷出的墨吸引动作等。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这种喷墨打印机。就专利文献I的喂'墨打印机而目,从导管(吸引流路)将向罩喂'出的墨向废弃墨罐(废弃墨回收容器)回收。废弃墨罐能够装卸于喷墨打印机的罐收容部。废弃墨罐具备箱形的罐主体以及盖体,在其内部空间层叠有无纺布等墨吸收材料。在盖体的背面安装有向罐内导入墨的导管,导管的前端出口延伸至罐主体的中央部。在最上层的墨吸收材料上形成有导管收容槽。另外,在导管的前端出口的周围形成有将墨吸收材料切割而成的中央孔。废弃墨向中央孔排出而被墨吸收材料吸收。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42630号公报在喷出多种墨的喷墨打印机中,按照墨的种类设置头以及罩,在各罩上连接有吸引流路。在专利文献I中,多个导管(吸引流路)被导入罐内,各导管的前端出口设置在不同的位置。此处,墨中含有的颜料的种类及丙三醇、水分等的含有量按照墨的种类而不同,增粘的难易度因墨的种类而不同。像专利文献I那样,在按照墨的种类将向废弃墨罐引导的墨导入口(导管的前端出口)设置在不同的位置的情况下,容易增粘的墨难以与其他的墨混合。因此,容易增粘的墨堆积而向上积累,从而可能导致墨导入口堵塞。当墨导入口堵塞时,因吸引泵的驱动对导管施加有压力,而可能导致接头部分脱落从而引起墨泄漏。作为避免这种问题的方法,考虑使多个吸引流路在中途合流,而使向废弃墨罐引导的墨导入口为一处的方法。这样,容易增粘的墨与其他的墨混合而导入罐内,因此墨难以堆积,从而降低了墨导入口堵塞的可能。然而,在使吸引流路与废弃墨罐连接之前在中途使吸引流路合流的构造中,产生如下新的问题:在仅对确定的墨进行吸引时,所吸引的墨从合流位置向其他的吸引流路倒流而向罩侧流动,从而从罩溢出。为了避免该问题,需要按照吸引流路设置阀以控制其开闭,而这种结构成本高,控制也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课题】鉴于上述的问题,本技术的课题在于降低因容易增粘的墨造成废弃墨回收容器的墨导入口堵塞的可能。【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技术的废弃墨回收容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形成有废弃墨贮存空间的容器主体;向所述废弃墨贮存空间开口的多个废弃墨导入口 ;以及供从该多个废弃墨导入口向所述废弃墨贮存空间导入的废弃墨流落的流路,在该流路上设置有使从所述多个废弃墨导入口导入的所述废弃墨在所述多个废弃墨导入口与所述废弃墨贮存空间的底部之间合流于一处的合流部。根据本技术,能够使从多个废弃墨导入口导入的废弃墨在直至流落到废弃墨贮存空间的底部的范围内合流于一处。因此,容易增粘的种类的废弃墨能够在到达废弃墨贮存空间的底部之前与其他的墨混合。由此,能够降低容易增粘的种类的废弃墨堆积而向上积累至墨导入口的高度的可能,从而能够降低因堆积的墨造成墨导入口堵塞的可能。在本技术中,所述多个废弃墨导入口例如具备:导入第一废弃墨的第一废弃墨导入口 ;以及导入与所述第一废弃墨不同的第二废弃墨的第二废弃墨导入口。这样,在本技术中,不同种类的废弃墨能够从不同的导入口导入,并且能够在到达废弃墨贮存空间的底部之前与其他的墨进行混合。在该情况下,优选为,通过第一吸引泵向所述第一废弃墨导入口吸引而导入所述第一废弃墨,通过与所述第一吸引泵独立地驱动的第二吸引泵向所述第二废弃墨导入口吸引而导入所述第二废弃墨。这样,在通过独立的吸引泵吸引而导入各废弃墨的情况下,无需像使用共通的吸引泵的情况那样,在与废弃墨导入口连接的近前使吸引流路合流。因此,不会发生当仅对一部分废弃墨进行吸引时,所吸引的废弃墨向其他的废弃墨的流路倒流这种冋题。在本技术中,优选为,所述流路具备相对于所述废弃墨流落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部,在该倾斜部设置有所述合流部。这样,通过在废弃墨从多个废弃墨导入口流落的流路设置倾斜部,由此流落至多个位置的废弃墨经由倾斜部而在一处(合流部)合流。因此,不同种类的废弃墨能够从不同的导入口导入,并且能够在到达废弃墨贮存空间的底部之前与其他的墨进行混合。在本技术中,优选为,所述废弃墨回收容器具有配置在所述废弃墨贮存空间内的墨吸收材料,所述多个废弃墨导入口向所述容器主体的内壁面开口,所述流路为形成在所述内壁面上的凹部,所述墨吸收材料以在所述墨吸收材料与所述内壁面之间空出间隙的方式配置。这样一来,墨吸收材料不会妨碍废弃墨的合流,且通过墨吸收材料能够吸收以混合的状态流落至废弃墨贮存空间的底部的废弃墨。在本技术中,优选为,所述废弃墨回收容器具有封闭所述容器主体的开口的膜,在该膜设置有通气孔,在所述废弃墨贮存空间内设置有从所述容器底部朝向所述通气孔突出的突出部,在该突出部的前端设置有能够封闭所述通气孔的阀体部。这样一来,通过通气孔与阀体部能够构成通气阀。因此,在导入废弃墨时能够适当进行通气。在本技术中,优选为,所述容器主体能够装卸于排出所述废弃墨的装置主体,并具备第一容器侧面和朝向与该第一容器侧面相反方向的第二容器侧面,在所述第一容器侧面设置有与所述装置主体卡合的卡合突起,在所述第二容器侧面设置有记录所述废弃墨的贮存量的存储元件。另外,在该情况下,优选为,所述卡合突起与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的锁止弹簧卡合,通过所述锁止弹簧的作用力,对所述存储元件向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的接触部侧施力。这样一来,在装配废弃墨回收容器时,通过锁止弹簧的作用力,将设置在容器上的存储元件向设置在装置主体上的接触部按压。因此,能够防止存储元件与接触部的接触不良。其次,本技术的废弃墨回收单元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废弃墨回收容器;对喷出所述第一废弃墨的第一头单元的墨喷嘴面进行覆盖的第一罩,以及对喷出所述第二废弃墨的第二头单元的墨喷嘴面进行覆盖的第二罩;连接所述第一罩与所述第一废弃墨导入口的第一导管,以及连接所述第二罩与所述第二废弃墨导入口的第二导管;经由所述第一导管对所述第一罩内进行吸引的所述第一吸引泵,以及经由所述第二导管对所述第二罩内进行吸引的所述第二吸引泵。在本技术中,像这样,通过独立的吸引泵对第一头单元的墨喷嘴和第二头单元的墨喷嘴进行吸引,构成吸引流路的第一、第二导管不在中途合流,而分别与不同的废弃墨导入口连接。因此,能够仅对一方的头单元进行吸引,并且此时废弃墨不会向未被吸引的头单元侧倒流。另外,也无需设置使流路开闭的阀并控制其开闭。因此,成本低,且也容易进行吸引控制。此外,因向废弃墨回收容器回收的废弃墨造成墨导入口堵塞的可能降低,从而在吸引时对导管施加压力造成损坏、导致废弃墨溢出等不良现象产生的可能降低。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如下的结构,S卩,还具有:对喷出第三废弃墨的第三头单元的墨喷嘴面进行覆盖的第三罩,以及对喷出第四废弃墨的第四头单元的墨喷嘴面进行覆盖的第四罩;一端与所述第三罩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管合流的第三导管,以及一端与所述第四罩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管合流的第四导管,当前第1页1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弃墨回收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形成有废弃墨贮存空间的容器主体;向所述废弃墨贮存空间开口的多个废弃墨导入口;以及供从该多个废弃墨导入口向所述废弃墨贮存空间导入的废弃墨流落的流路,在该流路上设置有使从所述多个废弃墨导入口导入的所述废弃墨在所述多个废弃墨导入口与所述废弃墨贮存空间的底部之间合流于一处的合流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香月清辉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