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及其泵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4681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及其泵体组件,泵体组件包括动涡旋盘(2)及用于支撑所述动涡旋盘(2)的上支架(4),所述上支架(4)上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槽(4b);所述上支架(4)朝向所述动涡旋盘(2)的一侧具有与所述密封槽(4b)的外侧壁连接的密封槽台阶面(4e)及用于与所述动涡旋盘(2)接触的动盘支撑面(4f),所述动盘支撑面(4f)与所述密封槽台阶面(4e)之间具有高度差L;所述密封槽台阶面(4e)低于所述动盘支撑面(4f)。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泵体组件,有效提高了加工精度,降低了加工难度,便于精确润滑油的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及其泵体组件
技术介绍
涡旋压缩机属一种容积式压缩的压缩机,压缩部件由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组成。请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涡旋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泵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15,壳体15中安装有静涡旋盘1、动涡旋盘2、十字滑环3及上支架4。动涡旋盘2转动设置于十字滑环3上,上支架4与动涡旋盘2之间存在油道缝隙,油道缝隙的宽度为L。在涡旋压缩机中,上支架油池4c内的压力为排气压力,背压腔4a内的压力为吸气压力或中间压力。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润滑油由上支架油池4c经过密封槽4b,并在密封槽4b中密封圈的阻挡下减速流入背压腔4a。其中,润滑油的用量受压差、密封圈上的切口结构及油道缝隙的宽度L等因素的影响。而油道缝隙取决于十字滑环3及上支架4的加工尺寸,进而与动涡旋盘2配合后决定油道缝隙的宽度L的尺寸。十字滑环3及上支架4均存在加工误差,即油道缝隙的宽度L的加工误差最大为十字滑环3及上支架4的加工误差的叠加,使得油道缝隙的宽度L的误差较大,使得压缩机中的泵体组件加工难度大且精度不高,无法精确控制润滑油的用量。因此,如何提高加工精度,降低加工难度,便于精确润滑油的用量,是本
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提高加工精度,降低加工难度,便于精确润滑油的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泵体组件,包括动涡旋盘及用于支撑所述动涡旋盘的上支架,所述上支架上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槽;所述上支架朝向所述动涡旋盘的一侧具有与所述密封槽的外侧壁连接的密封槽台阶面及用于与所述动涡旋盘接触的动盘支撑面,所述动盘支撑面与所述密封槽台阶面之间具有高度差L;所述密封槽台阶面低于所述动盘支撑面。优选地,上述泵体组件中,所述上支架上设置有环形的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与所述上支架的背压腔连通,所述引流槽套设于所述密封槽的外侧;所述引流槽的内侧壁与所述密封槽台阶面远离所述密封槽的一侧连接,所述引流槽的外侧壁与所述动盘支撑面连接。优选地,上述泵体组件中,所述引流槽与所述背压腔连通的开口与所述上支架的键槽的避让口相交。优选地,上述泵体组件中,所述引流槽上设置有与所述背压腔连通的增设出口。优选地,上述泵体组件中,所述增设出口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引流槽上;两个所述增设出口的连线与所述上支架的键槽的中心线垂直。优选地,上述泵体组件中,所述引流槽的截面为矩形或半圆形。优选地,上述泵体组件中,所述密封槽中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有贯穿其内壁与外壁的密封圈切口,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密封槽的槽底面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优选地,上述泵体组件中,所述密封圈切口的出口端与其中心点之间的连线与所述上支架的对称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47°;所述上支架的对称线为贯穿所述上支架的键槽的中心线。优选地,上述泵体组件中,所述密封圈切口为波折性切口,其包括沿所述密封圈的厚底方向设置的第一切口段及第三切口段,连接所述第一切口段及所述第三切口段之间且垂直于所述密封圈的厚底方向设置的第二切口段。优选地,上述泵体组件中,所述弹性装置为波形弹簧;所述密封圈为PTFE密封圈。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泵体组件,所述泵体组件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泵体组件。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泵体组件,动涡旋盘组装于上支架朝向动涡旋盘的一侧,动盘支撑面与动涡旋盘的底面接触,提供对动涡旋盘的支撑力,而动盘支撑面与密封槽台阶面之间具有高度差L且密封槽台阶面低于动盘支撑面,因此,密封槽台阶面与动涡旋盘的底面之间存在供润滑油通过的油道间隙,且油道间距的宽度与高度差L相同。本技术提供的泵体组件中,仅需在上支架上加工动盘支撑面与密封槽台阶面,控制动盘支撑面与密封槽台阶面之间的高度差L即可确保动涡旋盘与上支架配合后之间的油道间距的尺寸,有效提高了加工精度,降低了加工难度,便于精确润滑油的用量。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泵体组件,泵体组件为如上述任一种的泵体组件。由于上述泵体组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泵体组件的涡旋压缩机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涡旋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泵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泵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支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支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泵体组件,提高加工精度,降低加工难度,便于精确润滑油的用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4和图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泵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包括动涡旋盘2及用于支撑动涡旋盘2的上支架4,上支架4上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槽4b;上支架4朝向动涡旋盘2的一侧具有与密封槽4b的外侧壁连接的密封槽台阶面4e及用于与动涡旋盘2接触的动盘支撑面4f,动盘支撑面4f与密封槽台阶面4e之间具有高度差L;密封槽台阶面4e低于动盘支撑面4f。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泵体组件中,动涡旋盘2组装于上支架4朝向动涡旋盘2的一侧,动盘支撑面4f与动涡旋盘2的底面接触,提供对动涡旋盘2的支撑力,而动盘支撑面4f与密封槽台阶面4e之间具有高度差L且密封槽台阶面4e低于动盘支撑面4f,因此,密封槽台阶面4e与动涡旋盘2的底面之间存在供润滑油通过的油道间隙,且油道间距的宽度与高度差L相同。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泵体组件中,仅需在上支架4上加工动盘支撑面4f与密封槽台阶面4e,控制动盘支撑面4f与密封槽台阶面4e之间的高度差L即可确保动涡旋盘2与上支架4配合后之间的油道间距的尺寸,有效提高了加工精度,降低了加工难度,便于精确润滑油的用量。进一步地,上支架4上设置有环形的引流槽4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泵体组件,包括动涡旋盘(2)及用于支撑所述动涡旋盘(2)的上支架(4),所述上支架(4)上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槽(4b);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4)朝向所述动涡旋盘(2)的一侧具有与所述密封槽(4b)的外侧壁连接的密封槽台阶面(4e)及用于与所述动涡旋盘(2)接触的动盘支撑面(4f),所述动盘支撑面(4f)与所述密封槽台阶面(4e)之间具有高度差L;所述密封槽台阶面(4e)低于所述动盘支撑面(4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组件,包括动涡旋盘(2)及用于支撑所述动涡旋盘(2)的上支架(4),所述上支架(4)上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槽(4b);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4)朝向所述动涡旋盘(2)的一侧具有与所述密封槽(4b)的外侧壁连接的密封槽台阶面(4e)及用于与所述动涡旋盘(2)接触的动盘支撑面(4f),所述动盘支撑面(4f)与所述密封槽台阶面(4e)之间具有高度差L;
所述密封槽台阶面(4e)低于所述动盘支撑面(4f)。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4)上设置有环形的引流槽(4d),所述引流槽(4d)与所述上支架(4)的背压腔(4a)连通,所述引流槽(4d)套设于所述密封槽(4b)的外侧;
所述引流槽(4d)的内侧壁与所述密封槽台阶面(4e)远离所述密封槽(4b)的一侧连接,所述引流槽(4d)的外侧壁与所述动盘支撑面(4f)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4d)与所述背压腔(4a)连通的开口与所述上支架(4)的键槽的避让口相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4d)上设置有与所述背压腔(4a)连通的增设出口(4g)。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设出口(4g)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引流槽(4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雷单彩侠刘磊白凤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