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消雾防结冰的逆流式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4029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水消雾防结冰的逆流式冷却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上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塔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收水器、布水系统、填料层;所述填料层上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上下两端、第二流道的上下两端均形成为开口端;所述第一流道的上开口位于填料层的第一区域上;所述布水系统包括与第一区域配合形成隔离腔室的隔离部、位于隔离腔室内并用于向第一区域喷淋的第一喷头;所述隔离腔室的上通风口处安装有风阀。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解决形成白雾、结冰的问题,并可达到节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水消雾防结冰的逆流式冷却塔
技术介绍
我国的电厂、石油化工、造纸、冶金等行业同属高耗水行业,由于水资源紧缺日趋严重,在已建项目中,绝大多数循环冷却水系统采用开式系统,主要设备为传统的湿式冷却塔。该类型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在全厂新鲜水消耗中所占比例高达60%以上。如图1所示,传统逆流式冷却塔,包括塔体la、收水器2a、相互连通的布水系统4a和填料层3a,在使用时,需要冷却的热水从布水系统自上而下喷淋进入填料,形成水膜或水滴。外界干冷空气自下而上进入填料,与水膜或水滴进行热交换,空气被加热和加湿,混合后的高温高湿空气由顶部的风机排出塔外。但在早晚温度较低的雨季、冬季和湿度较大的季节,该高温高湿空气排出塔外时容易被被外界冷空气冷却,冷凝而产生很多水珠,产生了白雾,还会造成下风地区的湿度上升,白雾落在地面造成冷却塔周围路面湿滑,影响工作人员的正常的巡检;而且,在严寒地区还会形成结冰,对于附近高压线、设备和建筑也有不良的影响,例如结冰和短路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水消雾防结冰的逆流式冷却塔,其可降低从出风口排出的气流的温度和含湿量,能有效解决形成白雾、结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节水消雾防结冰的逆流式冷却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上端设置有出风口 ;所述塔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收水器、布水系统、填料层;所述收水器位于出风口的下方;所述塔体上还设置有位于填料层下方的贮水池;所述塔体内在填料层与贮水池之间形成进风腔;该塔体的侧壁设置有与进风腔连通的进风口 ;所述塔体的上端还安装有用于将气流向着出风口引导的风机、用于驱动风机转动的驱动部件;所述填料层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上下两端、第二流道的上下两端均形成为开口端;各第一流道的上开口位于填料层的第一区域上,各第二流道的上开口均位于填料层的第二区域上;填料层的第一区域与隔离部配合形成隔离腔室;所述布水系统包括位于隔离腔室内并用于向第一区域喷淋的第一喷头;所述隔离腔室的上通风口处安装有风阀。所述布水系统还包括第一供水管路,所述第一喷头安装在第一供水管路上;所述第一供水管路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门。所述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沿塔体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所述布水系统还包括用于向第二区域喷淋的第二喷头。所述布水系统还包括第二供水管路;所述第二喷头安装在第二供水管路上;所述第二供水管路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门。所述驱动部件为电机。所述进风口处还安装有进风百叶窗。所述隔离部包括分置于第一区域左右两侧的左隔离侧面和右隔离侧面;第一区域的左侧、右侧上分别设置有左隔板、右隔板;所述左隔离侧面形成在左隔板上,右隔离侧面形成在右隔板上。所述隔离部还包括分置于第一区域前后两侧的前隔离侧面和后隔离侧面;所述左隔离侧面连接在前隔离侧面与后隔离侧面之间;所述右隔离侧面连接在前隔离侧面与后隔离侧面之间。所述塔体上固定有出风筒,所述出风口形成在出风筒上;所述风机位于出风筒内。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置填料层、布水系统及其两者的连接关系,使得冷却塔可形成有湿热和干冷两股气流,而该两股气流混合后,可降低从出风口排出的气流的温度和含湿量,能有效解决形成白雾、结冰的问题,并可达到节水效果;此外,在冬季运行时,可将风阀关闭,使冷却塔内没有蒸发损失和飘水损失,可大大节省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却塔的风阀的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却塔的风阀的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其中,la、塔体;2a、收水器;3a、填料层;4a、布水系统;1、塔体;11、出风口 ;12、进风口 ;2、收水器;3、填料层;31、第一区域;32、第二区域;41、隔离部;42、第一喷头;43、风阀;44、第二喷头;51、风机;52、电机;53、减速机;54、出风筒;6、贮水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2-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节水消雾防结冰的逆流式冷却塔,包括塔体I ;所述塔体I的上端设置有出风口 11 ;所述塔体I内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收水器2、布水系统、填料层3 ;所述收水器2位于出风口 11的下方;所述塔体I上还设置有位于填料层3下方的贮水池6 ;所述塔体I内在填料层3与贮水池6之间形成进风腔;该塔体I的侧壁设置有与进风腔连通的进风口 12 ;所述塔体I的上端还安装有用于将气流向着出风口 11引导的风机51、用于驱动风机51转动的驱动部件;所述填料层3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上下两端、第二流道的上下两端均形成为开口端;各第一流道的上开口位于填料层3的第一区域31上,各第二流道的上开口均位于填料层3的第二区域32上;填料层3的第一区域31与隔离部41配合形成隔离腔室;所述布水系统包括位于隔离腔室内并用于向第一区域31喷淋的第一喷头42 ;所述隔离腔室具有上通风口,且隔离腔室的上通风口处还安装有风阀43,以通过风阀43的开闭来实现上通风口的敞开或封闭。在使用时,风机51工作,风阀43打开,空气从进风口 12进入,然后流向第一流道、第二流道,此时,第一喷头42工作,并向第一区域31喷淋,水流从第一流道的上开口进入,并沿着第一流道流向贮水池6 ;而第一流道内的气流与水流进行热交换,并形成为湿热气流,而第二流道上开口流出的气流为干冷气流,该两股气流在塔体I内混合,可降低冷却塔出风口 11处排出的气流的温度和含湿量,从而可起到消雾防结冰的效果,并可达到节水效果O具体的,所述塔体I的顶部上固定有出风筒54,所述出风口 11形成在出风筒54上。所述风机51位于出风筒54内。优选的,所述第二区域32与第一区域31沿塔体I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当第一流道流出湿热气流时,第二流道流出干冷气流,可使该两股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节水消雾防结冰的逆流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上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塔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收水器、布水系统、填料层;所述收水器位于出风口的下方;所述塔体上还设置有位于填料层下方的贮水池;所述塔体内在填料层与贮水池之间形成进风腔;该塔体的侧壁设置有与进风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塔体的上端还安装有用于将气流向着出风口引导的风机、用于驱动风机转动的驱动部件;所述填料层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上下两端、第二流道的上下两端均形成为开口端;各第一流道的上开口位于填料层的第一区域上,各第二流道的上开口均位于填料层的第二区域上;填料层的第一区域与隔离部配合形成隔离腔室;所述布水系统包括位于隔离腔室内并用于向第一区域喷淋的第一喷头;隔离腔室的上通风口处安装有风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颂钧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览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