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尘防雨装置的能源塔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7248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23:34
一种带防尘防雨装置的能源塔,其特征在于,包括能源塔主体,所述能源塔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防尘防雨装置,所述防尘防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第一直筒、第一弯筒和水平设置的第二弯筒,所述第二弯筒为渐进式大变小的收缩口,所述第一直筒周边设有多个漏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装置主体的弯折设计和第二弯筒的渐进式大变小收缩口设计降低了雨雪进入能源塔内部的可能性,防尘网可有效阻隔灰尘,即使有少量雨雪贴附装置内壁进入装置内部,也会顺着漏口流出,漏口防尘网的设置也可放置灰尘进入能源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防尘防雨装置的能源塔
技术介绍
现在使用的能源塔多设置于室外环境下,在未设置防尘防雨装置,雨雪和灰尘直接从能源塔顶端的出风口直接进入能源塔中,从而造成载冷剂溶液浓度不稳定、存在杂质的情况,不仅影响了能源塔的使用性能,同时也需频繁地添加载冷剂,再增加了运行成本和劳动强度,还影响到了能源塔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防尘防雨装置的能源塔。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防尘防雨装置的能源塔,其特征在于,包括能源塔主体,所述能源塔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防尘防雨装置,所述防尘防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第一直筒、第一弯筒和水平设置的第二弯筒,所述第一直筒包括第一直筒进端和第一直筒出端,所述第一弯筒包括第一弯筒进端和第一弯筒出端,所述第二弯筒包括第二弯筒进端和第二弯筒出端,所述第一直筒进端与能源塔顶端的出风口套合密封,第一直筒出端与第一弯筒进端焊接密封,所述第一弯筒出端与第二弯筒进端焊接密封,第一弯筒出端和第二弯筒进端之间设有防尘网,第二弯筒为渐进式大变小的收缩口 ;所述第一直筒周边设有多个漏口,所述漏口包括水平设置的漏口主体和导向弧板,所述漏口主体呈长条形,所述导向弧板设置于第一直筒内,导向弧板的一边与漏口主体所呈的长条形的下边贴合并弧形向上。上述的一种带防尘防雨装置的能源塔,其中,所述第一弯筒出端与能源塔主体的顶端的出风口所呈角度为α,所述α为90° -135°,优选的,α = 90°。上述的一种带防尘防雨装置的能源塔,其中,所述漏口处设有漏口防尘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防尘防雨装置的能源塔,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装置主体的弯折设计和第二弯筒的渐进式大变小收缩口设计降低了雨雪进入能源塔内部的可能性,防尘网可有效阻隔灰尘,即使有少量雨雪贴附装置内壁进入装置内部,也会顺着漏口流出,漏口防尘网的设置也可放置灰尘进入能源塔内。【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示意图。图2本技术侧视图。图3本技术俯视图。图4漏口剖视图。图5A区域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的一种带防尘防雨装置的能源塔,其特征在于,包括能源塔主体1,所述能源塔主体12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 10,所述出风口 10处设置有防尘防雨装置1,所述防尘防雨装置I包括装置主体11,所述装置主体11包括第一直筒2、第一弯筒3和水平设置的第二弯筒4,所述第一直筒2包括第一直筒进端21和第一直筒出端22,所述第一弯筒3包括第一弯筒进端31和第一弯筒出端32,所述第二弯筒4包括第二弯筒进端41和第二弯筒出端42,所述第一直筒进端21与能源塔顶端的出风口 10套合密封,第一直筒出端22与第一弯筒进端31焊接密封,所述第一弯筒出端32与第二弯筒进端41焊接密封,第一弯筒出端32和第二弯筒进端41之间设有防尘网5,第二弯筒4为渐进式大变小的收缩口,所述第一直筒2周边设有多个漏口,所述漏口 6包括水平设置的漏口主体61和导向弧板62,所述漏口主体61呈长条形,所述导向弧板62设置于第一直筒2内,导向弧板62的一边与漏口主体61所呈的长条形的下边贴合并弧形向上,所述第一弯筒出端32与能源塔主体I的顶端的出风口 10所呈角度为α,所述α = 90°,所述漏口 6处设有漏口防尘网63。在能源塔工作时,出风口出风,配合第二弯筒所呈的渐进式大变小的收缩口设计,可提高第二弯筒出端的出风速度,大大提高雨雪和灰尘进入能源塔的难度,即使有少量灰尘和雨雪进入装置内,防尘网将灰尘阻隔,雨雪贴附于装置内壁经漏口流出装之外;在能源塔不工作时,第二弯筒所呈的渐进式大变小的收缩口设计,增加了雨雪和灰尘的进入难度,即使有少量灰尘和雨雪进入装置内,防尘网将灰尘阻隔,雨雪贴附于装置内壁经漏口流出装之外。一种带防尘防雨装置的能源塔,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装置主体的弯折设计和第二弯筒的渐进式大变小收缩口设计降低了雨雪进入能源塔内部的可能性,防尘网可有效阻隔灰尘,即使有少量雨雪贴附装置内壁进入装置内部,也会顺着漏口流出,漏口防尘网的设置也可放置灰尘进入能源塔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主权项】1.一种带防尘防雨装置的能源塔,其特征在于,包括能源塔主体,所述能源塔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防尘防雨装置,所述防尘防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第一直筒、第一弯筒和水平设置的第二弯筒,所述第一直筒包括第一直筒进端和第一直筒出端,所述第一弯筒包括第一弯筒进端和第一弯筒出端,所述第二弯筒包括第二弯筒进端和第二弯筒出端,所述第一直筒进端与能源塔顶端的出风口套合密封,第一直筒出端与第一弯筒进端焊接密封,所述第一弯筒出端与第二弯筒进端焊接密封,第一弯筒出端和第二弯筒进端之间设有防尘网,第二弯筒为渐进式大变小的收缩口,所述第一直筒周边设有多个漏口,所述漏口包括水平设置的漏口主体和导向弧板,所述漏口主体呈长条形,所述导向弧板设置于第一直筒内,导向弧板的一边与漏口主体所呈的长条形的下边贴合并弧形向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尘防雨装置的能源塔,其中,所述第一弯筒出端与能源塔主体的顶端的出风口所呈角度为α,所述α为90° -13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尘防雨装置的能源塔,其中,所述漏口处设有漏口防尘网。【专利摘要】一种带防尘防雨装置的能源塔,其特征在于,包括能源塔主体,所述能源塔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防尘防雨装置,所述防尘防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第一直筒、第一弯筒和水平设置的第二弯筒,所述第二弯筒为渐进式大变小的收缩口,所述第一直筒周边设有多个漏口,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装置主体的弯折设计和第二弯筒的渐进式大变小收缩口设计降低了雨雪进入能源塔内部的可能性,防尘网可有效阻隔灰尘,即使有少量雨雪贴附装置内壁进入装置内部,也会顺着漏口流出,漏口防尘网的设置也可放置灰尘进入能源塔内。【IPC分类】F28C1-16【公开号】CN204555741【申请号】CN201520030259【专利技术人】郑海青 【申请人】河北天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申请日】2015年1月1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防尘防雨装置的能源塔,其特征在于,包括能源塔主体,所述能源塔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防尘防雨装置,所述防尘防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第一直筒、第一弯筒和水平设置的第二弯筒,所述第一直筒包括第一直筒进端和第一直筒出端,所述第一弯筒包括第一弯筒进端和第一弯筒出端,所述第二弯筒包括第二弯筒进端和第二弯筒出端,所述第一直筒进端与能源塔顶端的出风口套合密封,第一直筒出端与第一弯筒进端焊接密封,所述第一弯筒出端与第二弯筒进端焊接密封,第一弯筒出端和第二弯筒进端之间设有防尘网,第二弯筒为渐进式大变小的收缩口,所述第一直筒周边设有多个漏口,所述漏口包括水平设置的漏口主体和导向弧板,所述漏口主体呈长条形,所述导向弧板设置于第一直筒内,导向弧板的一边与漏口主体所呈的长条形的下边贴合并弧形向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天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