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电梯轿厢不受控制位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36290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止电梯轿厢不受控制位移装置,包括曳引机、控制器、轿厢、运行轨道、配重及刹车机构;运行轨道设置在电梯井道中,运行轨道上端为机房楼板,曳引机安装在机房楼板上,在曳引机曳引轮上挂载由钢丝绳,钢丝绳一端挂载轿厢,另一端挂载配重;轿厢在运行轨道上运动,而刹车机构安装在轿厢上;控制器分别与曳引机及刹车机构电性连接,在轿厢在不受控制状态下,控制器控制刹车机构夹紧运行轨道而使轿厢静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电梯轿厢在不受控制时不再产生位移,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电梯轿厢不受控制位移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电梯采用曳引方式驱动,称之为曳引电梯。所述曳引电梯在挂在曳引轮上的钢丝两头分别挂载电梯轿厢和配重,借助钢丝在曳引轮上的摩擦力带动电梯轿厢在“T”字型轨道上上下运行,由于重力的作用,在钢丝、曳引轮及承载机构上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曳引电梯在正常使用下,通过刹车装置(抱闸)对电梯进行控制,然而,曳引电梯在长期使用时,可能出现曳引装置上刹车装置老化失灵、配重系数不够及钢丝老化断裂等问题,使得电梯轿厢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继续移动,即电梯在突然断电及抱闸故障等情况下,不受控制的电梯轿厢可能继续移动,从而产生安全隐患,甚至威胁到电梯乘坐人员的生命安全。鉴于现有技术曳引电梯所述缺陷,本专利技术人进行深入研宄,研发出一种克服所述缺陷的防止电梯轿厢不受控制位移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电梯轿厢不受控制位移装置,以使电梯轿厢在不受控制时不再产生位移,提高电梯的安全性。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一种防止电梯轿厢不受控制位移装置,包括曳引机、控制器、轿厢、运行轨道、配重及刹车机构;运行轨道设置在电梯井道中,运行轨道上端为机房楼板,曳引机安装在机房楼板上,在曳引机曳引轮上挂载钢丝绳,钢丝绳一端挂载轿厢,另一端挂载配重;轿厢在运行轨道上运动,而刹车机构安装在轿厢上;控制器分别与曳引机及刹车机构电性连接,在轿厢不受控制状态下,控制器控制刹车机构夹紧运行轨道而使轿厢静止。进一步,所述刹车机构包括液压泵、固定座、支架、第一刹车片及第二刹车片;固定座安装在轿厢上,而液压泵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中;支架固定在固定座上,第一刹车片通过轭簧活动支撑于支架内框中,且与液压泵的活塞相对,该第一刹车片位于运行轨道一侧,而第二刹车片固定在支架上,该第二刹车片位于运行轨道另一侧,第二刹车片与第一刹车片相对。进一步,在第一刹车片与第二刹车片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于第一刹车片与第二刹车片相对的两个面上。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在轿厢上安装刹车机构,控制器分别与刹车机构电性连接,在轿厢在不受控制状态下(即电梯停电、抱闸故障等情况下),控制器控制刹车机构夹紧运行轨道而使轿厢静止,使得电梯轿厢在不受控制时不再产生位移,提高电梯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刹车机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曳引机I控制器2轿厢3运行轨道4配重5刹车机构6液压泵61固定座62支架63第一刹车片64第二刹车片65 复位弹簧6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揭示的一种防止电梯轿厢不受控制位移装置,包括曳引机1、控制器2、轿厢3、运行轨道4、配重5及刹车机构6。运行轨道4设置在电梯井道中,运行轨道4上端为机房楼板7,曳引机I安装在机房楼板7上,在曳引机I曳引轮上挂载钢丝绳,钢丝绳一端挂载轿厢3,另一端挂载配重5。轿厢3在运行轨道4上运动,而刹车机构6安装在轿厢3上。控制器2分别与曳引机I及刹车机构6电性连接,在轿厢3不受控制状态下(电梯停电、抱闸故障等情况下),控制器2控制刹车机构6夹紧运行轨道4,从而使轿厢3静止。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刹车机构6包括液压泵61、固定座62、支架63、第一刹车片64及第二刹车片65 ;固定座62安装在轿厢3上,而液压泵61固定安装在固定座62中;支架63固定在固定座62上,第一刹车片64通过轭簧(常见件,被其它构件遮挡,图中未示出)活动支撑于支架63内框中,且与液压泵61的活塞相对,该第一刹车片64位于运行轨道4 一侧,而第二刹车片65固定在支架63上,该第二刹车片65位于运行轨道4另一侧,第二刹车片65与第一刹车片64相对。为使第一刹车片64与第二刹车片65更好复位,在第一刹车片64与第二刹车片65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66,复位弹簧66的回复力作用于第一刹车片64与第二刹车片65相对的两个面上。本技术在工作过程中,当控制器2下达的抱闸闭合信号时,同时将此信号传输给刹车机构6,立即启动液压泵61,将液压油泵入活塞缸推动活塞,进而推动第一刹车片64向第二刹车片65靠近,使得第一刹车片64与第二刹车片65将运行轨道4刹紧,轿厢3不再位移,提高电梯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电梯运行轨道4上有润滑油,所以第一刹车片64及第二刹车片65由抗润滑油的摩擦材料做成,能在有润滑油的运行轨道4上产生最大的磨察力,可以承受整个轿厢3的重量使电梯轿厢3在钢丝全断裂的情况下保持静止不往下滑。当电梯要启动开始运行时,电梯张开抱闸的同时,启动液压泵61将液压油抽回到油缸内,使第一刹车片64及第二刹车片65迅速张开,使电梯平稳运行。同样,当控制器2检测到电梯停电或者抱闸故障时,同样,启动液压泵61,将液压油泵入活塞缸推动活塞,进而推动第一刹车片64向第二刹车片65靠近,使得第一刹车片64与第二刹车片65将运行轨道4刹紧,轿厢3不再位移,以防以外发生,提高电梯的安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防止电梯轿厢不受控制位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曳引机、控制器、轿厢、运行轨道、配重及刹车机构;运行轨道设置在电梯井道中,运行轨道上端为机房楼板,曳引机安装在机房楼板上,在曳引机曳引轮上挂载钢丝绳,钢丝绳一端挂载轿厢,另一端挂载配重;轿厢在运行轨道上运动,而刹车机构安装在轿厢上;控制器分别与曳引机及刹车机构电性连接,在轿厢不受控制状态下,控制器控制刹车机构夹紧运行轨道而使轿厢静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电梯轿厢不受控制位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机构包括液压泵、固定座、支架、第一刹车片及第二刹车片;固定座安装在轿厢上,而液压泵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中;支架固定在固定座上,第一刹车片通过轭簧活动支撑于支架内框中,且与液压泵的活塞相对,该第一刹车片位于运行轨道一侧,而第二刹车片固定在支架上,该第二刹车片位于运行轨道另一侧,第二刹车片与第一刹车片相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电梯轿厢不受控制位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刹车片与第二刹车片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于第一刹车片与第二刹车片相对的两个面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防止电梯轿厢不受控制位移装置,包括曳引机、控制器、轿厢、运行轨道、配重及刹车机构;运行轨道设置在电梯井道中,运行轨道上端为机房楼板,曳引机安装在机房楼板上,在曳引机曳引轮上挂载由钢丝绳,钢丝绳一端挂载轿厢,另一端挂载配重;轿厢在运行轨道上运动,而刹车机构安装在轿厢上;控制器分别与曳引机及刹车机构电性连接,在轿厢在不受控制状态下,控制器控制刹车机构夹紧运行轨道而使轿厢静止。本技术可以使电梯轿厢在不受控制时不再产生位移,提高电梯的安全性。【IPC分类】B66B5-18【公开号】CN204342217【申请号】CN201420690953【专利技术人】卢卫民 【申请人】厦门微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申请日】2014年11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电梯轿厢不受控制位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曳引机、控制器、轿厢、运行轨道、配重及刹车机构;运行轨道设置在电梯井道中,运行轨道上端为机房楼板,曳引机安装在机房楼板上,在曳引机曳引轮上挂载钢丝绳,钢丝绳一端挂载轿厢,另一端挂载配重;轿厢在运行轨道上运动,而刹车机构安装在轿厢上;控制器分别与曳引机及刹车机构电性连接,在轿厢不受控制状态下,控制器控制刹车机构夹紧运行轨道而使轿厢静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卫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微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