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海平专利>正文

电动助力车力矩传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3340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车力矩传感装置,包括引入动力的主动件、设置在主动件外圈的力矩输出件、由主动件通过连结件带动转动的从动件、以及设置在从动件内圈的位移传感结构;从动件与主动件之间设有移动间隙;在从动件与主动件之间设有弹性件;力矩输出件的圆周上开设有径向插孔;从动件的外圆周上开设有导向螺旋槽;插孔和导向螺旋槽内插设有横轴,横轴的一段通过轴承与导向螺旋槽相接,横轴的另一段插入安装在径向插孔内。在力矩输出件上开设径向插孔,同时在横轴和导向螺旋槽之间装入轴承,来降低横轴与导向螺旋槽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从动轮的轴向运动阻力大大减小,使得径向运动可以有效地转换成轴向位移,提高了检测准确度,减少了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力矩传感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用于电动助力车的力矩 传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池技术的逐渐成熟,世界对环保要求的日益重视,电动助力车(在 平地以人力为主,在坡地等负载场合增加电力辅助驱动)逐渐的成为环保交通 工具的首选。为了实现检测有负载情况,需要增加力矩传感装置来检测骑车者的蹬踏力 的改变,判断是否需要电力的辅助。目前的力矩传感器存在以下缺陷链轮曲 柄的径向运动只能转变为径向的位移,如果需要有信号输出,必须要车轮转动 两圈以后才能检测,并且输出的信号不是线性连续的,存在信号输出关断滞后 的问题。为此,中国专利200520100522.5号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力矩传感装置, 通过从动件与力矩输出件之间相应设置的一组斜轴、斜轴孔活动配合,将径向 运动转变为轴向位移,并通过信号采集件采集输出电压信号,来控制是否启动 电动辅助。然而这种结构的力矩传感装置至少存在以下的缺陷1、在主动件 转动带动从动件转动时,由于需要将径向运动转化成轴向位移,使得斜轴和斜 轴孔之间存在很大的摩擦,在试验过程中,经常发生卡死无法转动的情况或转 动到某一位置后即使蹬踏力消失从动件也不能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助力车力矩传感装置,包括引入动力的主动件、设置在所述主动件外圈的力矩输出件、由所述主动件通过连结件带动转动的从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从动件内圈的位移传感结构;所述从动件与所述主动件之间设有移动间隙;在所述从动件与主动件之间设有推动所述从动件复位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输出件的圆周上开设有径向插孔;所述从动件的外圆周上开设有导向螺旋槽;所述插孔和导向螺旋槽内插设有横轴,所述横轴的一段通过轴承与所述导向螺旋槽相接,所述横轴的另一段插入安装在所述径向插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刘海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