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的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9453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2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的鞋底,旨在提供一种防滑、耐磨、抓地性牢固的防滑的鞋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大底、中底,以穿着状态为基准,中底设置于大底上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包括第一大底、第二大底、第三大底,所述大底上设有防滑纹路,所述大底朝向地面的下表面上设有若干个防滑凸起,所述第一大底位于中底脚尖部,第二大底位于中底脚掌部,第三大底位于中底脚跟部,所述防滑凸起上设有扇形的凸块,所述凸块为阶梯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起到防滑、减震、耐磨、舒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鞋底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滑的鞋底
技术介绍
鞋底的防滑设计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把鞋底设计为具有多个着地突起模块、且着地面呈平滑状,该着地面与模块的立面垂直相交;另外一种是把鞋底设计成为各个模块的着地面为带有细微凹凸的粗糙面的结构。但无论采用的是何种结构,基本原理在于提高打湿的地面与鞋底的着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打滑,前一种结构是通过使鞋底和地面的接触面之间不形成流体膜,后一种结构是通过使流体从接触面排出,从而分别提高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鞋子的鞋底一般都设有防滑纹路,但是防滑纹路简单,防滑效果不佳,大多数鞋底结构设计简单,穿着时仅靠地面摩擦力起到防滑效果,如果遇到光滑地面,行人很容易摔倒。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鞋底摩擦力不足,防滑纹路简单,不能有效防滑,抓地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耐磨、抓地性牢固的防滑的鞋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滑的鞋底,包括大底、中底,以穿着状态为基准,中底设置于大底上面,所述大底的硬度大于中底的硬度,所述大底包括第一大底、第二大底、第三大底,所述大底上设有波浪形的防滑纹路,所述大底朝向地面的下表面上设有若干个防滑凸起,所述第一大底位于中底脚尖部,第二大底位于中底脚掌部,第三大底位于中底脚跟部,所述防滑凸起上设有扇形的凸块,所述凸块为阶梯状。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大底、第二大底、第三大底之间镶嵌多条带有齿纹的条块。优选的,所述的大底材料为RB材料,中底材料为MD材料。优选的,所述的条块沿鞋边缘走向,与第一大底、第二大底、第三大底一体注塑成型。优选的,所述条块上的齿纹倾斜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根据鞋底与地面接触的受力来看,受力最大的是脚跟与脚掌这两部分,但是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力改变,脚尖也会受到较大的压力,将大底拆分为第一大底、第二大底、第三大底三个部分,且分别设置在脚尖部、脚掌部、脚跟部,可以交替改变受力时间,同时脚尖部与脚掌部可以快速弯曲,在光滑的地面上,波浪形的防滑纹路的防滑纹路起到一定的防滑效果,但是抓地效果不明显,在通过防滑凸起,地面受到的压强较大,阶梯状的扇形凸块可以有效增大摩擦力,起到多重防滑效果,鞋底不会在某个方向上滑动,提高了人体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滑的鞋底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滑的鞋底实施例的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底,2、大底,21、第一大底,22、第二大底,23、第三大底,3、防滑凸起,4、凸块,5、条块,6、垫片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防滑的鞋底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防滑的鞋底,包括大底2、中底1,以穿着状态为基准,中底I设置于大底2上面,所述大底2的硬度大于中底I的硬度,大底2材料为RB材料,中底I材料为MD材料,RB是橡胶(rubber)的缩写,RB鞋底就是橡胶鞋底,不同叫法而已,也叫做硫化底。橡胶鞋底跟轻泡(MD)黏在一起,RB橡胶底的特点是耐磨,防滑,减震,质量也好,为了克服重,穿着舒适,用MD材料做中底1,PHYLON (MD)属EVA 二次高压成型品,国际上跑鞋、网球鞋、篮球鞋中底I的主要用料,也可用于休闲鞋大底2。二次发泡:把材料注入模具后,通过两次高温加热后烧制成型的鞋中底1,就被称为二次发泡中底I,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HYLON中底I优点:重量轻,弹性效果好,防震效果好。所述大底2包括第一大底21、第二大底22、第三大底23,所述大底2上设有波浪形的防滑纹路,所述大底2朝向地面的下表面上设有若干个防滑凸起3,防滑凸起3为圆形,所述防滑凸起3上设有扇形的凸块4,所述凸块4为阶梯状,凸块4的高度从扇形外边缘至圆形方向逐级递减,防滑凸块4分别设置于鞋底边缘两侧,还设置在鞋底脚跟部。防滑凸块4起到增强防滑效果,在受力的时候能够提高鞋底的抓地效果,所述凸块4的扇形朝向周向分布,不管受到那个方向的力都能很好的起到防滑的效果。所述第一大底21位于中底I脚尖部,第二大底22位于中底I脚掌部,第三大底23位于中底I脚跟部,通过将大底2拆分为第一大底21、第二大底22、第三大底23三个部分,且分别设置在脚尖部、脚掌部、脚跟部,可以交替改变受力时间,同时脚尖部与脚掌部可以快速弯曲,有效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脚尖部与脚掌部之间频繁弯曲,造成大底2断裂,和弯曲不便。第一大底21和第二大底22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沿鞋底宽度方向延伸至鞋边,所述凹槽为弧形,可以增大摩擦力,提高防滑效果。第一大底21、第二大底22、第三大底23之间镶嵌多条带有齿纹的条块5。条块5沿鞋边缘走向,与第一大底21、第二大底22、第三大底23 —体注塑成型,中底I与大底2也是一体注塑成型。结构牢固稳定,使用寿命长。条块5上的齿纹倾斜设置,条块5分别设置于鞋边两侧呈弧形分布。所述的齿纹是三角形的凸起,条块5上的齿纹可以改变鞋底的受力方向,增大抓地效果。如图2所示,第一大底21延伸到脚尖部,中底I以穿着状态为基准的上表面设有垫片凹槽6,垫片凹槽6可以放置海绵,提高鞋底的脚跟部的舒适度和起到减震的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防滑的鞋底,包括大底、中底,以穿着状态为基准,中底设置于大底上面,所述大底的硬度大于中底的硬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包括第一大底、第二大底、第三大底,所述大底上设有波浪形的防滑纹路,所述大底朝向地面的下表面上设有若干个防滑凸起,所述第一大底位于中底脚尖部,第二大底位于中底脚掌部,第三大底位于中底脚跟部,所述防滑凸起上设有扇形的凸块,所述凸块为阶梯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大底、第二大底、第三大底之间镶嵌多条带有齿纹的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底材料为RB材料,中底材料为MD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块沿鞋边缘走向,与第一大底、第二大底、第三大底一体注塑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滑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块上的齿纹倾斜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的鞋底,旨在提供一种防滑、耐磨、抓地性牢固的防滑的鞋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大底、中底,以穿着状态为基准,中底设置于大底上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包括第一大底、第二大底、第三大底,所述大底上设有防滑纹路,所述大底朝向地面的下表面上设有若干个防滑凸起,所述第一大底位于中底脚尖部,第二大底位于中底脚掌部,第三大底位于中底脚跟部,所述防滑凸起上设有扇形的凸块,所述凸块为阶梯状。本技术能够起到防滑、减震、耐磨、舒适的优点。【IPC分类】A43B13-22【公开号】CN204561138【申请号】CN201520261103【专利技术人】杨于明 【申请人】浙江台州喜得宝鞋业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申请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滑的鞋底,包括大底、中底,以穿着状态为基准,中底设置于大底上面,所述大底的硬度大于中底的硬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包括第一大底、第二大底、第三大底,所述大底上设有波浪形的防滑纹路,所述大底朝向地面的下表面上设有若干个防滑凸起,所述第一大底位于中底脚尖部,第二大底位于中底脚掌部,第三大底位于中底脚跟部,所述防滑凸起上设有扇形的凸块,所述凸块为阶梯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于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台州喜得宝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