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其主要由电源、输入输出区、自适应控制区、内存配置区和CPU单元五个区域组成,电源与输入输出区的一端连接,内存配置区分别与输入输出区和自适应控制区电连接,电源、输入输出区、自适应控制区和内存配置区均与CPU单元电连接,CPU单元用于预设程序的运行管理和处理系统运行逻辑的核心任务,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针对现场泵房中水泵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与记录,并通过自适应控制区将检测数据与水泵的专家性能曲线进行比较与校正,最终将自身调整到一个最优的工作状态,其能够使水泵运行具有自适应特性,实现按需供水、按需加压的最佳供水方式,大幅降低了耗电量,节约了水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供水控制器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专用于二次供水的自适应控制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二次供水行业对于供水设备的控制方式大多停留在无负压控制上,虽然该方式比以前传统的控制方式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是供水设备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系统的一些参数都是依据工程师的经验设定的满足整个小区用水的最大值,这在用水高峰期无疑是最优配置,但是在用水低谷却极易造成浪费,特别是在给供水的过程中,因昼夜之间水流量和水压变化大,为保证供水区域内最不利点的供水,不得不提高水泵扬程等参数,造成极大浪费。如果能够提供一种按需供水、按需加压的最佳供水方式,使水泵运行具有自适应特性的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成为人们迫切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二次供水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该控制器针对泵房中的水泵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与记录,并将现场设备运行数据与水泵性能曲线模型进行比较与校正,最终将自身调整到一个最优的工作状态。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其主要由电源、输入输出区、自适应控制区、内存配置区和CPU单元五个区域组成,所述电源与所述输入输出区的一端连接,所述内存配置区分别与输入输出区和所述自适应控制区电连接,内存配置区用于对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进行配置,所述电源、输入输出区、自适应控制区和内存配置区均与所述CPU单元电连接,CPU单元用于预设程序的运行管理和处理系统运行逻辑的核心任务,所述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针对现场泵房中水泵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与记录,并通过所述自适应控制区将检测数据与水泵的专家性能曲线进行比较与校正,最终将自身调整到一个最优的工作状态。所述输入输出区将泵房的水泵状态以干接点的形式接入到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的输入区接点,对需要采取控制的状态接入到输出区接点,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按照内存配置区预先配置的程序对泵房进行监管;所述内存配置区通过配置电缆对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进行预设工作流程配置。所述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能够使水泵运行具有自适应特性。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中各部分的主要功能为:电源:提供控制器的工作电源,220V AC。输入输出区:将泵房的水泵状态以干接点的形式接入到控制器的输入区接点,对需要采取控制的状态接入到输出区接点,控制器将按照内存配置区预先配置的程序对泵房进行监管。内存配置区:物理接口为RS485接口,通过配置电缆对该控制器进行预设工作流程配置。自适应控制区:通过检测水泵的输入输出数据与水泵性能曲线进行比较并修正。CPU单元:处理系统运行逻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是一种具有学习再学习能力的自适应控制器,它能够自动辨识泵房设备的运行情况并进行存储与分析,结合设备现场实际环境情况给出水泵机组的最优工作状态。在设备运行现场情况发生变化时,系统能自适应性的学习并适应现场情况的变化,成功的解决了小区运行前期和中期设备运行能耗高的问题,特别是因昼夜之间水流量和水压变化大,扬程浪费严重和最不利供水问题,做到既能满足供水对象所需的最大流量和最高水压的要求,又能把扬程浪费降低到最少的效果。实现了按需供水、按需加压的最佳供水方式,大幅地降低了耗电量,节约了水源,减轻了城市自来水管道的压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的内部结构图;图中:1-电源;2_输入输出区;3-自适应控制区;4-内存配置区;5-CPU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其主要由电源1、输入输出区2、自适应控制区3、内存配置区4和CPU单元5五个区域组成,电源I与输入输出区2的一端连接,内存配置区4分别与输入输出区2和自适应控制区3电连接,内存配置区4用于对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进行配置,电源1、输入输出区2、自适应控制区3和内存配置区4均与CPU单元5电连接,CPU单元5用于预设程序的运行管理和处理系统运行逻辑的核心任务,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针对现场泵房中水泵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与记录,并通过自适应控制区3将检测数据与水泵的专家性能曲线进行比较与校正,最终将自身调整到一个最优的工作状态。输入输出区2将泵房的水泵状态以干接点的形式接入到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的输入区接点,对需要采取控制的状态接入到输出区接点,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按照内存配置区4预先配置的程序对泵房进行监管;所述内存配置区4通过配置电缆对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进行预设工作流程配置。所述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能够使水泵运行具有自适应特性。在水泵机组运行过程中,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会依据机组现场的环境特性,不断的将水泵的输入输出数据(如水泵的转速、流量、扬程、功率和效率等)与水泵的性能曲线参数模型进行比较并修正,最终将自身调整到一个最优的工作状态。本技术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水泵的状态以干接点的形式接入到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区2,并通过内存配置区4对该控制器进行初始化配置,设备运行后,该控制器将启动监测程序,自动实时对泵的状态进行监测,并对泵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记录,该记录可以存储一个月的运行数据。按照自适应控制机制,该控制器会实时记录的系统数据与水泵的性能曲线模型进行比较,一旦发现泵组工作效率低下,自适应系统会利用内部预设程序及时处理。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主权项】1.一种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主要由电源、输入输出区、自适应控制区、内存配置区和CPU单元五个区域组成,所述电源与所述输入输出区的一端连接,所述内存配置区分别与输入输出区和所述自适应控制区电连接,内存配置区用于对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进行配置,所述电源、输入输出区、自适应控制区和内存配置区均与所述CPU单元电连接,CPU单元用于预设程序的运行管理和处理系统运行逻辑的核心任务,所述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针对现场泵房中水泵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与记录,并通过所述自适应控制区将检测数据与水泵的专家性能曲线进行比较与校正,最终将自身调整到一个最优的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区将泵房的水泵状态以干接点的形式接入到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的输入区接点,对需要采取控制的状态接入到输出区接点,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按照内存配置区预先配置的程序对泵房进行监管;所述内存配置区通过配置电缆对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进行预设工作流程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能够使水泵运行具有自适应特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其主要由电源、输入输出区、自适应控制区、内存配置区和CPU单元五个区域组成,电源与输入输出区的一端连接,内存配置区分别与输入输出区和自适应控制区电连接,电源、输入输出区、自适应控制区和内存配置区均与CPU单元电连接,CPU单元用于预设程序的运行管理和处理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主要由电源、输入输出区、自适应控制区、内存配置区和CPU单元五个区域组成,所述电源与所述输入输出区的一端连接,所述内存配置区分别与输入输出区和所述自适应控制区电连接,内存配置区用于对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进行配置,所述电源、输入输出区、自适应控制区和内存配置区均与所述CPU单元电连接,CPU单元用于预设程序的运行管理和处理系统运行逻辑的核心任务,所述二次供水自适应控制器针对现场泵房中水泵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与记录,并通过所述自适应控制区将检测数据与水泵的专家性能曲线进行比较与校正,最终将自身调整到一个最优的工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孝,王建涛,陈海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三星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