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彪专利>正文

一种镜头的光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92505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镜头的光路系统,包括同光轴自物方向像方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光圈、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前表面为向物方凸出的凸面,后表面为向像方凸出的凸面;第二透镜前表面为向物方凸出的凸面,后表面为向像方凹入的凹面;第三透镜前表面为向物方凹入的凹面,后表面中部为向像方凹入的凹面;第四透镜前表面为向物方凹入的凹面,后表面为向像方凹入的凹面;第五透镜为凸透镜;第六透镜前表面为向物方凸出的凸面,后表面为向像方凸出的凸面。本系统通过透镜结构、曲率半径及空气间隔的合理设计,有效提高了清晰度、解像力、光感度,并降低畸变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学领域,尤其是一种镜头的光路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镜头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工业镜头的基本功能就是实现光束变换(调制),在机器视觉系统中,镜头的主要作用是将目标成像在图像传感器的光敏面上。镜头的质量直影响到机器视觉系统的整体性能。经过检索,发现一篇与本专利申请相关的公开专利文献:激光内雕镜头,公告号:(CN2893727),其公开内容为:入射光束孔径为20mm,光学系统的焦距为80mm,孔径角NA =0.25,视场角为2 ω =45°,采用反远距光学系统结构,其中第一枚镜片为凹透镜,该凹透镜采用倒弯月型,后三枚为凸透镜,该凸透镜面型主要考虑轴外视场的光路走向。经过对比发现,该公开专利文献与本专利申请在技术方案上有较大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像效果好、成本低的镜头的光路系统。本技术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镜头的光路系统,包括同光轴自物方向像方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光圈、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有透镜均为球面;第一透镜前表面为向物方凸出的凸面,其后表面为向像方凸出的凸面;第二透镜前表面为向物方凸出的凸面,其后表面中部为向像方凹入的凹面,该后表面的外边沿为向物方倾斜的倾斜面;第三透镜前表面为向物方凹入的凹面,其后表面中部为向像方凹入的凹面,该后表面的外边沿依次为平面及向物方倾斜的斜面;第四透镜前表面为向物方凹入的凹面,其后表面为向像方凹入的凹面,该前、后表面的边沿为相向倾斜设置的斜面,其前表面与斜面之间为一过渡平面;第五透镜为凸透镜;第六透镜前表面为向物方凸出的凸面,其后表面为向像方凸出的凸面。而且,所述第一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21.553mm,后表面曲率半径为225.89mm,中心厚度为 4.15mm。而且,所述第二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16.454mm,后表面曲率半径为-24.632mm,中心厚度为3.09mm。而且,所述第三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111.17mm,后表面曲率半径为-10.425,中心厚度为1.21mm。而且,所述第四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14.755mm,后表面曲率半径为-14.755mm,中心厚度为1.21mm。而且,所述第五透镜的曲率半径为14.755mm,中心厚度为5.07mm。而且,所述第六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23.87mm,后表面曲率半径为125.85mm,中心厚度为2.86mm。而且,中心光轴上各个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16mm,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40mm,第三透镜和光圈之间的空气间隔为4.4mm,光圈和第四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3.09mm,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采用胶合方式固装在一起,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15?0.16_。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系统通过透镜结构、曲率半径及空气间隔的合理设计,有效提高了清晰度、解像力、光感度,并降低畸变率。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构思巧妙、成本低,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一种镜头的光路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同光轴自物方向像方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光圈4、第四透镜5、第五透镜6和第六透镜7,所有透镜均为球面的玻璃材质;所述第一透镜材质为S-LAH66,其前表面为向物方凸出的凸面,曲率半径为21.553mm,其后表面为向像方凸出的凸面,曲率半径为225.89mm,中心厚度为4.15mm ;第二透镜材质为S-LAH66,其前表面为向物方凸出的凸面,曲率半径为16.454mm,其后表面中部为向像方凹入的凹面,该后表面的外边沿为向物方倾斜的倾斜面A,曲率半径为-24.632mm,中心厚度为3.09mm ;第三透镜材质为S-HM39,其前表面为向物方凹入的凹面,曲率半径为-111.17mm,其后表面中部为向像方凹入的凹面,该后表面的外边沿依次为平面C及向物方倾斜的斜面B,曲率半径为-10.425,中心厚度为1.21mm ;第四透镜材质为S-TIH13,其前表面为向物方凹入的凹面,曲率半径为-14.755mm,其后表面为向像方凹入的凹面,曲率半径为-14.755mm,该前、后表面的边沿为相向倾斜设置的斜面,其前表面与斜面之间为一过渡平面,中心厚度为1.21mm ;第五透镜材质为S-LAM58,曲率半径为14.755mm,中心厚度为5.07mm ;第六透镜材质为S-LAH55,其前表面为向物方凸出的凸面,曲率半径为23.87mm,其后表面为向像方凸出的凸面,曲率半径为125.85mm,中心厚度为2.86mm。中心光轴上各个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16mm,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40mm,第三透镜和光圈之间的空气间隔为4.4mm,光圈和第四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3.09mm,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采用胶合方式固装在一起,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15-0.16mm之间,优选为0.016_。本系统通过透镜结构、曲率半径及空气间隔的合理设计,有效提高了清晰度、解像力、光感度,并降低畸变率。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成本低,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需要强调的是,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技术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镜头的光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同光轴自物方向像方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光圈、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有透镜均为球面; 第一透镜前表面为向物方凸出的凸面,其后表面为向像方凸出的凸面; 第二透镜前表面为向物方凸出的凸面,其后表面中部为向像方凹入的凹面,该后表面的外边沿为向物方倾斜的倾斜面; 第三透镜前表面为向物方凹入的凹面,其后表面中部为向像方凹入的凹面,该后表面的外边沿依次为平面及向物方倾斜的斜面; 第四透镜前表面为向物方凹入的凹面,其后表面为向像方凹入的凹面,该前、后表面的边沿为相向倾斜设置的斜面,其前表面与斜面之间为一过渡平面; 第五透镜为凸透镜; 第六透镜前表面为向物方凸出的凸面,其后表面为向像方凸出的凸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的光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21.553mm,后表面曲率半径为225.89mm,中心厚度为4.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的光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16.454mm,后表面曲率半径为-24.632mm,中心厚度为3.09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的光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111.17mm,后表面曲率半径为-10.425,中心厚度为1.21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的光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_14.755mm,后表面曲率半径为-14.755mm,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镜头的光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同光轴自物方向像方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光圈、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有透镜均为球面;第一透镜前表面为向物方凸出的凸面,其后表面为向像方凸出的凸面;第二透镜前表面为向物方凸出的凸面,其后表面中部为向像方凹入的凹面,该后表面的外边沿为向物方倾斜的倾斜面;第三透镜前表面为向物方凹入的凹面,其后表面中部为向像方凹入的凹面,该后表面的外边沿依次为平面及向物方倾斜的斜面;第四透镜前表面为向物方凹入的凹面,其后表面为向像方凹入的凹面,该前、后表面的边沿为相向倾斜设置的斜面,其前表面与斜面之间为一过渡平面;第五透镜为凸透镜;第六透镜前表面为向物方凸出的凸面,其后表面为向像方凸出的凸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彪宋永辉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马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