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补料系统的混合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91688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不稳定混合液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充分混合防火保温浆体的搅拌罐及其供料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带补料系统的混合罐,包括罐体,罐体通过螺旋泵供料,罐体从中部分可为左右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内均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搅拌杆,搅拌杆位于罐体内的部分设有多个搅拌叶片,搅拌杆的顶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两个驱动电机的搅拌杆转动方向相反,每个搅拌杆均可带动罐体内的混合液形成涡流,两个涡流在罐体的中部相切,形成高速的剪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万向轴承的内圈可相对于外圈万向转动,搅拌罐内的物质粘稠度高,轴的周向力大,通过在搅拌杆与罐体之间安装万向轴承,可避免搅拌杆折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不稳定混合液搅拌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充分混合防火保温浆体的搅拌罐及其供料装置。
技术介绍
:吸入式建筑保温板材,就是将不同性状的液体和粉状材料形成的防火保温浆体按配比要求吸入到多孔骨架板材中,经烘干后形成成品。建筑墙体用的吸入式建筑保温板材具有良好的防火保温特性,板材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粘结性能好且性能稳定的粘结剂,粘结剂一般的主体为水玻璃,水玻璃为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属于常用的粘结材料。粘结剂中包括多种液体和粉末,混合物中的各种物质亲水性不同,最终会形成絮状的混合液。在传统的强制混合罐内混合时,在搅拌叶片的作用下,各种混合料的亲水性状不一,要想均匀混合的难度大。另外,现有搅拌装置的搅拌杆均为直杆,在周向受力较大的情况下,容易折断,使用寿命短。现有的搅拌装置容易堵塞,不易清洗,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将防火保温浆体均匀混合的混合罐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带补料系统的混合罐,包括罐体,罐体从中部分可为左右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内均装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搅拌杆,搅拌杆从中部分为上段与下段,上段与下段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所述搅拌杆位于罐体内的部分设有多个搅拌叶片,搅拌杆的下段通过万向轴承与罐体的底板相连,搅拌杆的上部穿过罐体的顶板向外延伸,搅拌杆的上段与罐体的顶板之间安装有万向轴承,搅拌杆的顶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搅拌杆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两个搅拌杆的转动方向相反。万向轴承包括外壳,外圈和内圈,外壳内通过卡簧安装有外圈,外圈内安装有内圈,外圈的内表面为内凹球面结构,内圈外表面为与外圈的内凹球面结构相嵌合的外凸球面结构,轴承的内圈可相对于外圈万向转动。搅拌罐内的物质粘稠度高,轴的周向力大,通过在搅拌杆与罐体之间安装万向轴承,可以缓解周向的受力,有效避免搅拌杆折断。罐体内的两个搅拌杆在转动时,每个搅拌杆均可带动罐体内的混合液形成涡流,两个涡流在罐体的中部相切,形成高速的剪切。同时,涡流也会与罐体的内壁之间剪切,剪切所带来的摩擦力会使粘结剂混合的更加均匀,混合完成后得到的粘结剂状态稳定,静置时也不会离析。其中,罐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导向板,两个腔室内的导向板均倾斜设置,位于左腔室内的导向板围绕左腔室内的搅拌杆的中心轴呈环形布置,左腔室内的导向板顺着左腔室内的搅拌杆的旋转方向设置,位于右腔室内的导向板围绕右腔室内的搅拌杆的中心轴呈环形布置,右腔室内的导向板顺着右腔室内的搅拌杆的旋转方向设置。各个腔室内的导向板形成一个导流环,各个涡流经过导向板后速度更快,形成的剪切力更大,粘结剂的混合效果更好。其中,当罐体的高度较大时,搅拌杆上的搅拌叶片等距分层设置,每层的搅拌叶片会对粘结剂的不同层次进行搅拌,搅拌效果好,防止上下层的混合物出现不均现象。其中,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罐体的一种结构为:罐体可为方形横截面的罐体,另一种结构为:罐体的两侧均为弧面结构,涡流在罐体内的阻隔力小,流速更快。其中,罐体的进料口上连有螺旋泵,所述螺旋泵包括动力装置和泵体,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泵体的螺旋杆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泵体包括本体,本体为中空的腔体,所述本体的上设置有与本体内部相连通的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焊接在本体的一端,出液管设置在本体的另一端,出液管和进液管均垂直于本体的外壁设置,本体的两端均通过端盖密封,所述出液管与罐体的进液口通过管道相连通。其中,两个端盖的中心之间穿装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置于本体内的部分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从一侧的端盖延伸至另一侧的端盖,所述螺旋杆与端盖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所述螺旋杆与端盖之间还设置有抗压垫圈和防尘垫圈,所述抗压垫圈设置在防尘垫圈的外侧,所述抗压垫圈靠近轴承设置,所述端盖内还对称设置有环形的减震圈,所述减震圈的截面为弧形,所述减震圈与螺旋杆同心设置,所述端盖内设置有环形的卡槽,所述卡槽与螺旋杆同心设置,所述卡槽为L型的界面,所述卡槽的一边与减震圈相连,另一边与端盖的内壁相连。螺旋叶片布满整个本体的空腔内,大大增加了负压吸附力,工作效率高,另外,减震圈能够有效缓解真空泵在工作时的震动,噪声小,工作平稳。其中,作为优选地,根据实际需要,动力装置可为电机,或为液压马达。其中,轴承为推力轴承,推力轴承的受力面朝向螺旋杆的中心位置设置,能够承受螺旋杆工作时产生的推力,能够满足受力的需要,使用寿命长。其中,防尘垫圈和抗压垫圈均为橡胶材质,材质廉价,成本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本技术在混合的罐体内设有两个反向转动的搅拌杆,罐体内的两个搅拌杆在转动时,每个搅拌杆均可带动罐体内的混合液形成涡流,两个涡流在罐体的中部相切,形成高速的剪切。同时,涡流也会与箱体的内壁之间剪切,剪切所形成带来的摩擦力会使粘结剂混合的更加均匀,混合完成后得到的粘结剂状态稳定,静置时也不会离析。另外,罐体内每个腔室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多个导向板,各个腔室内的导向板形成一个导流环,各个涡流经过导向板后速度更快,形成的剪切力更大,粘结剂的混合效果更好。另外,搅拌罐内的物质粘稠度高,轴的周向力大,通过在搅拌杆与罐体之间安装万向轴承,可以缓解周向的受力,有效避免搅拌杆折断。二、通过螺旋泵供给物料,螺旋泵内的螺旋叶片布满整个本体的空腔内,大大增大了负压吸附力,工作效率高,另外,减震圈能够有效缓解真空泵在工作时的振动,噪声小,工作平稳。【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方形鍾体内部的祸流运动不意图。图3为两侧弧形结构的罐体内部的涡流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万向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I为罐体,2为左腔室,3为右腔室,4为驱动电机,5为搅拌杆,6为上段,7为下段,8为搅拌叶片,9为导向板,10为万向轴承,11为外壳,12为外圈,13为内圈,14为卡簧,15为螺旋泵,16为动力装置,17为泵体,18为螺旋杆,19为联轴器,20为本体,21为进液管,22为出液管,23为端盖,24为螺旋叶片,25为轴承,26为抗压垫圈,27为防尘垫圈,28为减震圈,29为卡槽。【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5所示,带补料系统的混合罐,包括罐体1,罐体I从中部分可为左右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内均装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和搅拌杆5,搅拌杆5从中部分为上段6与下段7,上段6与下段7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所述搅拌杆5位于罐体I内的部分设有多个搅拌叶片8,搅拌杆5的下段7通过万向轴承10与罐体I的底板相连,搅拌杆5的上部穿过罐体I的顶板向外延伸,所述搅拌杆5的上段6与罐体I的顶板之间安装有万向轴承10,所述搅拌杆5的顶部与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相连,所述搅拌杆5在驱动电机4的带动下转动,两个搅拌杆5的转动方向相反。万向轴承10包括外壳11,外圈12和内圈13,外壳11内通过卡簧14安装有外圈12,外圈12内安装有内圈13,所述外圈12的内表面为内凹球面结构,内圈13外表面为与外圈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补料系统的混合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罐体(1)从中部分为左右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内均装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和搅拌杆(5),所述搅拌杆(5)分为上下两段,上段(6)与下段(7)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所述搅拌杆(5)位于罐体(1)内的部分设有多个搅拌叶片(8),所述搅拌杆(5)上的搅拌叶片(8)等距分层设置,搅拌杆(5)的下段(7)通过万向轴承(10)与罐体(1)的底板相连,搅拌杆(5)的上段(6)穿过罐体(1)的顶板向外延伸,所述搅拌杆(5)的上段(6)与罐体(1)的顶板之间安装有万向轴承(10),所述万向轴承(10)包括外壳(11),外圈(12)和内圈(13),所述外壳(11)内通过卡簧(14)安装有外圈(12),所述外圈(12)内安装有内圈(13),所述外圈(12)的内表面为内凹球面结构,所述内圈(13)外表面为与外圈(12)的内凹球面结构相嵌合的外凸球面结构;所述搅拌杆(5)的上段(6)与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相连,所述搅拌杆(5)在驱动电机(4)的带动下转动,两个驱动电机(4)的搅拌杆(5)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罐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导向板(9),两个腔室内的导向板(9)均倾斜设置,位于左腔室(2)内的导向板(9)围绕左腔室(2)内的搅拌杆(5)的中心轴呈环形布置,左腔室(2)内的导向板(9)顺着左腔室(2)内的搅拌杆(5)的旋转方向设置,位于右腔室(3)内的导向板(9)围绕右腔室(3)内的搅拌杆(5)的中心轴呈环形布置,右腔室(3)内的导向板(9)顺着右腔室(3)内的搅拌杆(5)的旋转方向设置;所述罐体(1)的进料口上连有螺旋泵(15),所述螺旋泵(15)包括动力装置(16)和泵体(17),所述动力装置(16)的输出轴与泵体(17)的螺旋杆(18)之间通过联轴器(19)相连,所述泵体(17)包括本体(20),本体(20)为中空的腔体,所述本体(20)上设置有与本体(20)内部相连通的进液管(21)和出液管(22),所述进液管(21)焊接在本体(20)的一端,出液管(22)设置在本体(20)的另一端,出液管(22)和进液管(21)均垂直于本体(20)的外壁设置,本体(20)的两端均通过端盖(23)密封,所述出液管(22)与罐体(1)的进液口通过管道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汉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