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节能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89017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4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节能处理系统。结构包括集水池依次与提升泵、厌氧反应器相连;厌氧反应器连接循环水泵,厌氧反应器与氧化塘连接,氧化塘内设置的曝气充氧系统与鼓风机相连接;厌氧反应器依次与沼气柜、沼气净化系统和沼气发电机组相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沼气发电机组、蓄电池、光伏发电组件、逆变器相连接;电控柜分别与逆变器、提升泵、循环水泵和鼓风机相连接;氧化塘内设置组合式生物载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设计科学,系统动力设备用电全部自身产生、无需外界输入,系统剩余污泥产量低,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尤其是运行费用低、处理效率高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节能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食品加工废水、酿酒废水、大豆蛋白废水、淀粉废水、屠宰废水等,具有较高的有机污染物浓度,不经妥善处理排入水体后,会引起水体发黑发臭,严重污染水体景观和水生态系统。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目前主要处理方法包括物化处理法、生化处理法以及物化一生化组合处理法等。物化处理法一般包括混凝沉淀、气浮、过滤等,这些方法大都存在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低、运行费用高、产生大量污泥的二次污染问题严重等问题;生化处理法一般包括厌氧处理法、好氧处理法、厌氧好氧组合法等,这些方法存在运行能耗高等问题;物化一生化组合处理法一般是以上两种方法的组合,如混凝沉淀一厌氧一好氧处理法、混凝气浮一好氧处理法等,这些方法大都存在工艺流程长、投资高、运行费用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状的不足之处,提供运行费用低、处理效率高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节能处理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节能处理系统,结构包括集水池依次与提升泵、厌氧反应器相连;厌氧反应器连接循环水泵,厌氧反应器与氧化塘连接,氧化塘内设置的曝气充氧系统与鼓风机相连接;厌氧反应器依次与沼气柜、沼气净化系统和沼气发电机组相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沼气发电机组、蓄电池、光伏发电组件、逆变器相连接;电控柜分别与逆变器、提升泵、循环水泵和鼓风机相连接;氧化塘内设置组合式生物载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本技术通过科学设计,采用能耗较低的厌氧处理法和生态处理法组合,在达到理想处理效果的同时,大幅度削减了能耗;二、本技术通过设置沼气发电机组和光伏发电组件,全部动力设备所用的电能来自于系统自身处理废水过程中回收的沼气发电以及光伏发电回收的太阳能,无需外界电能补充,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环保”处理系统;三、本技术通过科学设置工艺组合,剩余污泥产生量极低,较常规处理方法削减剩余污泥产量80%,最大限度减少了剩余污泥的二次污染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1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节能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集水池,2、提升泵,3、厌氧反应器,4、循环水泵,5、氧化塘,6、鼓风机,7、沼气柜,8、沼气净化系统,9、沼气发电机组,10、控制器,11、蓄电池,12、光伏发电组件,13、逆变器,14、电控柜,15、组合式生物载体,16、曝气充氧系统。【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对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节能处理系统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节能处理系统,结构包括集水池I依次与提升泵2、厌氧反应器3相连;厌氧反应器3连接循环水泵4,厌氧反应器3与氧化塘5连接,氧化塘5内设置的曝气充氧系统16与鼓风机6相连接;厌氧反应器3依次与沼气柜7、沼气净化系统8和沼气发电机组9相连接;控制器10分别与沼气发电机组9、蓄电池11、光伏发电组件12、逆变器13相连接;电控柜14分别与逆变器13、提升泵2、循环水泵4和鼓风机6相连接;氧化塘5内设置组合式生物载体15。所述的厌氧反应器3内底部安装布水器,顶部安装三相分离器,反应器内接种厌氧颗粒污泥。所述的氧化塘5内接种Novozymes 5805高效微生物菌种。所述的曝气充氧系统16采用微孔曝气系统或旋混曝气系统。本技术使用时,高浓度有机废水进入集水池1,通过提升泵2将废水提升至厌氧反应器3,通过厌氧细菌的高效降解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沼气,从而使废水得以初步净化;循环水泵4通过抽取厌氧反应器3上部的水回流至底部,从而实现厌氧反应器3中的颗粒污泥流化,保证废水中有机污染物与厌氧细菌颗粒污泥的充分接触,提高处理效率;厌氧反应器3中产生的沼气进入沼气柜7暂存,然后进入沼气净化系统8,去除沼气中的水分以及硫化氢等成分;经过净化的沼气进入沼气发电机组9,将沼气转化为电能;光伏发电组件12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控制器10根据沼气发电量、光伏发电量以及动力设备负载的变化,不断对蓄电池11的工作状态进行切换和调节,一方面把调整后的电能送往交流负载动力设备,另一方面把多余的电能送往蓄电池11中进行存储,发电量不能满足负载需求时,控制器10把蓄电池11中的电能送往负载,保证整个系统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逆变器13将蓄电池11中的直流电转化为标准380V交流电,同时具有稳压功能,从而满足各负载动力设备的需求;逆变器13转化后的电能经电控柜输送至提升泵2、循环水泵4和鼓风机6,从而保证各动力设备正常工作;厌氧反应器3的出水自流进入氧化塘5,通过氧化塘5内安装的组合式微生物载体上生长的高效微生物,在鼓风曝气系统16的充氧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进一步降解,从而使废水得以进一步深度净化,保证出水品质。【主权项】1.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节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水池(I)依次与提升泵(2)、厌氧反应器(3 )相连;厌氧反应器(3 )连接循环水泵(4 ),厌氧反应器(3 )与氧化塘(5 )连接,氧化塘(5)内设置的曝气充氧系统(16)与鼓风机(6)相连接;厌氧反应器(3)依次与沼气柜(7)、沼气净化系统(8)和沼气发电机组(9)相连接;控制器(10)分别与沼气发电机组(9)、蓄电池(11)、光伏发电组件(12)、逆变器(13)相连接;电控柜(14)分别与逆变器(13)、提升泵(2 )、循环水泵(4 )和鼓风机(6 )相连接;氧化塘(5 )内设置组合式生物载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节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反应器(3)内底部安装布水器,顶部安装三相分离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节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充氧系统(16)采用微孔曝气系统或旋混曝气系统。【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节能处理系统。结构包括集水池依次与提升泵、厌氧反应器相连;厌氧反应器连接循环水泵,厌氧反应器与氧化塘连接,氧化塘内设置的曝气充氧系统与鼓风机相连接;厌氧反应器依次与沼气柜、沼气净化系统和沼气发电机组相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沼气发电机组、蓄电池、光伏发电组件、逆变器相连接;电控柜分别与逆变器、提升泵、循环水泵和鼓风机相连接;氧化塘内设置组合式生物载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设计科学,系统动力设备用电全部自身产生、无需外界输入,系统剩余污泥产量低,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等优点。【IPC分类】C02F101-30, C02F9-14【公开号】CN204550330【申请号】CN201520117351【专利技术人】徐化强, 冯晓静, 洪卫 【申请人】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申请日】2015年2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节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水池(1)依次与提升泵(2)、厌氧反应器(3)相连;厌氧反应器(3)连接循环水泵(4),厌氧反应器(3)与氧化塘(5)连接,氧化塘(5)内设置的曝气充氧系统(16)与鼓风机(6)相连接;厌氧反应器(3)依次与沼气柜(7)、沼气净化系统(8)和沼气发电机组(9)相连接;控制器(10)分别与沼气发电机组(9)、蓄电池(11)、光伏发电组件(12)、逆变器(13)相连接;电控柜(14)分别与逆变器(13)、提升泵(2)、循环水泵(4)和鼓风机(6)相连接;氧化塘(5)内设置组合式生物载体(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化强冯晓静洪卫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