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电瓶助力车后部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795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电瓶助力车后部模块,包括尾架4、带驱动电机的后轮总成10及后轮悬挂,其中后轮悬挂包括平叉13及后减震器14,平叉的一端安装在后架的支撑立柱上,另一端安装在后轮轴上,后减震器底端安装在平叉上,顶端安装在后架支撑立柱的顶端;其特征是:所述后架的支撑立柱上具有带有螺栓孔的连接段2f;所述后架的支撑立柱的底端固定有带螺栓孔的连接块2e。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充分体现模块化生产助力车的优越性,即模块之间的连接部位少、其中连接部位采用结构简单,规格相同的连接块,不但连接牢固、可靠,而且拆卸方便、快速。(*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助力车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电瓶助力车后部模块。 背录技术现有技术中,燃油助力车与电瓶助力车由于使用的动力部件不同而使车架等结构存在迥然的区别;若企业要同时生产这样两种助力车,就会投入很 多不同的工装夹具、模具及生产线等,由于零部件的品种规格多,使加工、 仓储、管理、维修等等的成本增加;当其中一产品受到市场等因素影响而滞 销时,就会因零部件的挤压甚至报废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模块化生产助力车是我公司为实现现代化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而提 出的新构理念,其基本思路是将助力车划分为相对不改变结构部分和相对 要改变结构的部分,并分别对其进行总成化生产,而构成所谓前、中、后模 块;模块之间以相同结构的连接部位和甚至相同规格及尺寸的连接件进行连 接,通过模块之间的标准化组装而构成燃油助力车或电瓶助力车。显然,这样的模块化生产可以解决生产上述两种助力车存在的部分问题, 由于尽可能的做到了零部件的标准化和通用性,因而降低了成本,并且根据 销售的情况,增加了生产的灵活性。生产上述助力车模块的技术关键除了恰当构建模块总成结构之外,模块 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易拆装性显得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电瓶助力车后部模块,它不但集合 了尾架、后轮总成、后轮悬挂,还具有连接机构,可以方便、快速、并且牢 固地与模块化电瓶助力车中部模块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即一种模块化电瓶助 力车后部模块,包括尾架、带驱动电机的后轮总成及后轮悬挂,其中后轮悬挂包括平叉及后减簾器,平叉的一端安装在后架的支撑立柱上,另一端安装在后轮轴上,后减簾器底端安装在平叉上,顶端安装在后架支撑立柱的顶端; 其特征是所述后架的支撑立柱上具有带有螺栓孔的连接段,连接段能够与 模块化电瓶助力车中部模块上对应连接部位的一带有螺栓孔的连接块孔对孔 配合后通过嫘栓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后架的支撑立柱的底端固定有连接块, 该连接块上具有蠊栓孔,能够与模块化电瓶助力车中部模块上对应连接部位 的一带有螺栓孔的连接块孔对孔配合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由于后部模块与中部模块的连接部位共有两个,连接的牢固性至关重 要。本技术的后部模块与中部模块之间采用实心金属连接块重叠后通过 螺栓连接,结构简单、连接牢固,能够与前、中模块有机地装配成一个牢固 的整体,不需专门的设备和技能。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 生产厂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有目的地生产各式各样的模块,并方便 地对各个模块进行搭配,显著地增强各模块样式变化的灵活性和互换性,完 全适应个性化市场日益变化的需求。2、 商家也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订购和组装燃油助力车或电瓶助力车,或 者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燃油助力车和电瓶助力车之间的转换,由于只需更 换中部模块,用户可以花尽可能少的钱,更换到自己满意车型的助力车。3、 模块之间在连接部位的连接件的结构相同,避免了由于需要制造不同 结构的部件带来的制造成本的增加,以及产品滞销后带来的零部件的库存积 压。4、 连接部位少而且结构简单,采用实心连接块之间的重叠螺栓连接,避免了管与管之间连接存在的辅件多、连接易松动、易破报的弊端;经过反复 实验证明,连接部位的结构牢固、可靠,能够有效地保证连接处的强度。而 且拆装方便,快速,不需要专门的设备和工具。5、 由于模块之间的连接拆装方便,甚至经销商也能够方便的完成,因而可以模块为单位进行包装、运输,仓储,占有空间小,明显节约包装、运输和仓储的成本,也有效的避免了成车在运输中无法避免的产品损伤。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图3为模块中弯梁架3a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在模块化电瓶助力车中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为图5中连接部位AB的放大剖视图; 图7为图5中连接部位BC1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5中连接部位BC2的放大示意图。图中la.驱动电机;2&.连接块;2b.连接块;2c.连接块;2d.连接块; 2e连接块;2f.连接段;3a,弯梁架;4.尾架;6.前轮总成;7.前悬挂总成; 8.转向机构方向柱;9.立管;IO.后轮总成;12.电瓶;13.平叉;14.后减震 器;16.主支架;17.脚蹬机构;18.过渡链轮;21.链条张紧器;A.前部模块; B.中部模块;C.后部模块。具体实i&方式本技术的上述结构可以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明。参见图,图中的模块化电瓶助力车后部模块包括尾架4、带驱动电机la 的后轮总成10及后轮悬挂,其中后轮悬挂包括平叉13及后减震器14,平叉的一端安装在后架的支撑立柱上,另一端安装在后轮轴上,后减震器底端安装在平叉上,顶端安装在后架支撑立柱的顶端;所述后架的支撑立柱上具有 带有螺栓孔的连接段2f ,该连接段能够与模块化电瓶助力车中部模块上对应 连接部位的一带有蟪栓孔的连接块2c孔对孔配合后通过嫘栓固定连接为一 体;所述后架的支撑立柱的底端固定有连接块2e,该连接块上具有螺栓孔, 能够与模块化电瓶助力车中部模块上对应连接部位的一带有嫘栓孔的连接块2d孔对孔配合后通过嫘栓固定连接为一体。参见附图5,本技术涉及的模块化生产助力车是我公司为实现现代化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而提出的新构想,其基本思路是将助力车划分为 相对不改变结构部分和相对要改变结构的部分,并分别对其进行总成化生产, 而构成所谓前部模块A、中部模块B和后模块C;模块之间以相同结构连接部位和甚至相同规格及尺寸的连接件进行连接,通过模块之间的标准化组装而 构成燃油助力车或电瓶助力车。从图5可知,前部模块A包括前轮总成6、前悬挂总成7、转向机构8; 中部模块B包括弯梁3b、燃油发动机lb及其油箱ll、脚蹬机构17;而后部 模块C包括尾架4、后轮总成10、平叉13、后减簾器14过渡链轮18。从图中不难看出,本技术提供的后部模块C与中部模块B之间的连 接部位有两个即BC1和BC2,两个连接处采用或尽可能采用相同的连接件和 连接方式,便于标准化生产和组装,快速而简便。参见图5、 6:中部模块B的连接块2b的一端焊接固定弯梁架3a前端,与模块化助力车前部模块的一端呈角度倾斜焊接固定在立管上另一结构相同 的连接块2a配合,经螺栓连接固定后呈与弯梁3a同管径的圆柱整体。参见图5、 7:中部模块B的连接块2c的一面焊接在电瓶的箱体后面,或 所述连接块2c的一面具有燕尾凹槽或燕尾凸槽,与电瓶箱体后面的燕尾凸槽 或凹槽配合,后部模块C的后架4立柱上对应连接部位的带有螺栓孔的连接 段2f与所述连接块2c的另一面孔对孔配合通过螵栓固定连接后呈与后架的 立柱为同管径的圆柱整体。实施例中,所述后架4支撑立柱上的带有嫘栓孔的连接段2f为带螺栓孔 的实心半圆柱体连接块,其上下两端分别焊接在尾架和尾架支撑立柱上。参见图5、 8,后架的支撑立柱的底端固定有连接块2e,该连接块上具有 螺栓孔,与模块化电瓶助力车中部模块上对应连接部位的一带有螺栓孔的连 接块2d孔对孔配合后通过嫘栓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块2d同时也与弯 梁架3a的后端或电瓶底座或底架的下端连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电瓶助力车后部模块,包括尾架(4)、带驱动电机(1a)的后轮总成(10)及后轮悬挂,其中后轮悬挂包括平叉(13)及后减震器(14),平叉的一端安装在后架的支撑立柱上,另一端安装在后轮轴上,后减震器底端安装在平叉上,顶端安装在后架支撑立柱的顶端;其特征是:所述后架的支撑立柱上具有带有螺栓孔的连接段(2f);所述后架的支撑立柱的底端固定有带螺栓孔的连接块(2e)。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孝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