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低磷废水高效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585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碳低磷废水高效生物处理反应器,其包括有厌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和沉淀区,所述厌氧反应区呈圆柱形,位于整个高碳低磷废水高效生物处理反应器的中间部位,所述厌氧反应区之外围设置呈环形的所述好氧反应区,并在所述厌氧反应区与好氧反应区之间形成对所述厌氧反应区具有保温效果的中空隔层,在所述环形好氧反应区之外围设呈环形的所述沉淀区,在所述厌氧反应区与所述好氧反应区之间由呈圆环分布的第一出水管连通,所述好氧反应区与所述沉淀区之间由呈圆环分布的第二出水管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碳低磷废水高效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在我国,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和饮料业废水约占10%左右,随着国家经济调整,企业结构随之往节能、高效的方向发展,此类工业废水排放量较大并有持续增加的趋势。这类废水的pH值偏低,在4?7范围内,CODCr浓度较高,但磷浓度很低,如:乳制品、淀粉加工和饮料生产等废水C/P均超过200:1,啤酒酿造废水中的C/P也超过170:1。这类废水中的N、P含量低,维持生物作用的C/N/P比例失调,采用普通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容易发生污泥膨胀,导致污泥流失严重,出水CODCr浓度较高。目前采用生化处理工艺处理这类废水时,一般是通过添加营养盐保证一般微生物所需的C/N/P比例来维持工艺的正常运行。但这种方式不仅会增加运行成本,而且若投加量不足则处理效果不佳,投加量过大则增加了出水的磷含量。上世纪90年代在生物强化除磷(EBPR)系统中发现了聚磷菌(PAOs)之外的另一类微生物一一聚糖菌(GAOs)。GAOs和PAOs的代谢机理十分类似,但又有所不同,这类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分解胞内糖原作为能量源和还原力,吸收有机质并合成聚β羟基烷酸酯(PHA)但不释放磷,好氧条件下分解PHA合成糖原但不积聚磷。由于其特殊的代谢特点,可以在磷浓度很低的废水中降解大量有机碳,且不易发生污泥膨胀。为此目前大量使用聚糖菌对CODCr浓度较高,但磷浓度很低的废水处理,以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但是由于目前利用聚糖菌进行废水处理的设备均是成排设置的厌氧反应器和好氧反应器,存在投加营养盐量大,废水处理量少,增加运行成本,且处理不稳定,易产生污泥膨胀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目前高碳低磷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中投加营养盐量大,增加运行成本,且处理不稳定,易产生污泥膨胀等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高碳低磷有机废水处理的高效生物反应器,尤其适用于饮料废水、酿酒废水等高碳低磷有机废水。本技术中高碳低磷废水高效生物处理反应器包括有厌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和沉淀区,所述厌氧反应区呈圆柱形,位于整个高碳低磷废水高效生物处理反应器的中间部位,所述厌氧反应区之外围设置呈环形的所述好氧反应区,并在所述厌氧反应区与好氧反应区之间形成对所述厌氧反应区具有保温效果的中空隔层,在所述环形好氧反应区之外围设呈环形的所述沉淀区,在所述厌氧反应区与所述好氧反应区之间由呈圆环分布的第一出水管连通,所述好氧反应区与所述沉淀区之间由呈圆环分布的第二出水管连通。所述好氧反应区的外壁与所述沉淀区的内壁紧贴在一起或形成一体。所述厌氧反应区的底部设有连通废水的文丘里管,在所述厌氧反应区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机械搅拌器,所述厌氧反应区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水堰,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堰连通,另一端通入所述好氧反应区的内底部。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均设有8根,均匀地呈圆环状分布。所述好氧反应区的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与鼓风机连接,顶部设有第二出水堰,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堰连通,另一通入所述沉淀区的内底部。所述沉淀区的内上部装有斜管填料,底部设有泥斗,顶部为与第三出水管连通的第三出水堰。所述泥斗底部设有污泥管、排泥阀,所述污泥管与所述文丘里管连通。所述厌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有效容积相同。所述厌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温度控制在30°C左右,所述好氧反应区溶解氧浓度控制在2?4mg/L。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I)厌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和沉淀区合建成圆柱形状的一体化反应器,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减少了占地面积;(2)筒体采用碳钢材料,有良好的传热性,并且厌氧反应区与好氧反应区之间设有中空隔层,能有效地保持厌氧反应区的温度满足聚糖菌的生理需求;(3)厌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有效容积相同,即厌氧水力停留时间和好氧水力停留时间相同,有利于聚糖菌的增殖;(4)反应器仅设置污泥回流系统,不设置污泥外排系统,保证聚糖菌在与聚磷菌竞争过程中占有优势;(5)本技术采用厌氧-好氧-沉淀处理工艺,通过结构设计和工艺条件控制,实现聚糖菌的快速富集,利用聚糖菌的代谢特性,无需外加磷营养元素,实现对高碳低磷有机废水的有效处理,不易发生污泥膨胀,出水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高碳低磷废水高效生物处理反应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高碳低磷废水高效生物处理反应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中高碳低磷废水高效生物处理反应器处理的进水pH值控制在5.5?6.5,C/P>150: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中高碳低磷废水高效生物处理反应器包括有厌氧反应区1、好氧反应区3和沉淀区4。厌氧反应区I呈圆柱形,位于整个高碳低磷废水高效生物处理反应器的中间部位,在厌氧反应区I外围设有呈环形的好氧反应区3,并在厌氧反应区I与好氧反应区3之间形成中空隔层2,起到对厌氧反应区I的保温效果。在环形好氧反应区3之外围设有沉淀区4。厌氧反应区I和好氧3有效容积相同,使厌氧水力停留时间和好氧水力停留时间相同,有利于聚糖菌的增殖。厌氧反应区I和好氧反应区3温度控制在30°C左右,好氧反应区3溶解氧浓度控制在2?4mg/L。如图1所示,在厌氧反应区I的底部设有连通废水的文丘里管13,在厌氧反应区I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机械搅拌器8,使进入到厌氧反应区I内的废水和污泥得到充分的混合反应,厌氧反应区I顶部设有第一出水堰5,在厌氧反应区I内反应后的混合液进入到第一出水堰5后通过第一出水管16均匀流入到好氧反应区3内。第一出水管16有8根,当然也可以是6根、10根或更多,均匀地分布在在厌氧反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碳低磷废水高效生物处理反应器,包括有厌氧反应区(1)、好氧反应区(3)和沉淀区(4),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区(1)呈圆柱形,位于整个高碳低磷废水高效生物处理反应器的中间部位,所述厌氧反应区(1)之外围设置呈环形的所述好氧反应区(3),并在所述厌氧反应区(1)与好氧反应区(3)之间形成对所述厌氧反应区(1)具有保温效果的中空隔层(2),在所述环形好氧反应区(3)之外围设呈环形的所述沉淀区(4),在所述厌氧反应区(1)与所述好氧反应区(3)之间由呈圆环分布的第一出水管(16)连通,所述好氧反应区(3)与所述沉淀区(4)之间由呈圆环分布的第二出水管(17)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海霞董志英王凯丽杜义鹏李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