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烯液体管道双扣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8554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乙烯液体管道双扣式检测装置,包括连接壳,连接壳设有扣环,扣环设有插槽,扣环的对外朝向面设有扣槽,扣槽与插槽连通,扣环内设有金属探片,金属探片通过金属对接片连接;金属连接片连接有传感弹簧,传感弹簧的端部设有压电陶瓷片,连接壳内设有弱信号放大器,弱信号放大器与电陶瓷片对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扣环扣在专门输送乙烯液体的管道的外周面,通过插槽与扣槽方便扣环卡接管道;金属探片探测管道的流体信号,并将信号通过金属对接片、金属连接片以及传感弹簧传给压电陶瓷片,压电陶瓷片将信号传给弱信号放大器,弱信号放大器外接示波器,从而可以实时监控管道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乙烯液体管道双扣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当流体的流量已知时,管径的大小取决于允许的流速或允许的摩擦阻力(压力降)。流速大时管径小,但压力降值增大。因此,流速大时可以节省管道基建投资,但泵和压缩机等动力设备的运行能耗费用增大。此外,如果流速过大,还有可能带来一些其他不利的因素。因此管径应根据建设投资、运行费用和其他技术因素综合考虑决定。现有的用于输送乙烯液体的管道容易发生泄漏现象,且对管道的泄漏状况检测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通过扣环扣在专门输送乙烯液体的管道的外周面,通过插槽与扣槽方便扣环卡接管道;金属探片探测管道的流体信号,并将信号通过金属对接片、金属连接片以及传感弹簧传给压电陶瓷片,压电陶瓷片将信号传给弱信号放大器,弱信号放大器外接示波器,从而可以实时监控管道的功能的乙烯液体管道双扣式检测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乙烯液体管道双扣式检测装置,包括连接壳,连接壳的一侧设有第一扣环,第一扣环设有第一插槽,第一扣环的对外朝向面设有第一扣槽,第一扣槽与第一插槽连通,第一扣环内设有第一金属探片与第二金属探片,第一金属探片与第二金属探片呈弧形形状,第一金属探片与第二金属探片通过第一金属对接片连接;连接壳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扣环,第二扣环设有第二插槽,第二扣环的对外朝向面设有第二扣槽,第二扣槽与第二插槽连通,第二扣环内设有第三金属探片与第四金属探片,第三金属探片与第四金属探片呈弧形形状,第三金属探片与第四金属探片通过第二金属对接片连接;连接壳内设有金属连接片,金属连接片的一端与第一金属对接片连接,金属连接片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对接片连接;金属连接片连接有传感弹簧,传感弹簧的端部设有压电陶瓷片,连接壳内设有弱信号放大器,弱信号放大器与电陶瓷片对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壳内设有隔膜,隔膜布置在弱信号放大器与电陶瓷片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隔膜为三层结构,中间层为空腔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探片与第二金属探片的形状大小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金属探片与第四金属探片的形状大小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连接壳的一侧设有第一扣环,第一扣环设有第一插槽,第一扣环的对外朝向面设有第一扣槽,第一扣槽与第一插槽连通,第一扣环内设有第一金属探片与第二金属探片,第一金属探片与第二金属探片呈弧形形状,第一金属探片与第二金属探片通过第一金属对接片连接;连接壳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扣环,第二扣环设有第二插槽,第二扣环的对外朝向面设有第二扣槽,第二扣槽与第二插槽连通,第二扣环内设有第三金属探片与第四金属探片,第三金属探片与第四金属探片呈弧形形状,第三金属探片与第四金属探片通过第二金属对接片连接;连接壳内设有金属连接片,金属连接片的一端与第一金属对接片连接,金属连接片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对接片连接;金属连接片连接有传感弹簧,传感弹簧的端部设有压电陶瓷片,连接壳内设有弱信号放大器,弱信号放大器与电陶瓷片对接,所以可以通过扣环扣在专门输送乙烯液体的管道的外周面,通过插槽与扣槽方便扣环卡接管道;金属探片探测管道的流体信号,并将信号通过金属对接片、金属连接片以及传感弹簧传给压电陶瓷片,压电陶瓷片将信号传给弱信号放大器,弱信号放大器外接示波器,从而可以实时监控管道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乙烯液体管道双扣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乙烯液体管道双扣式检测装置,包括连接壳1,连接壳I的一侧设有第一扣环2,第一扣环2设有第一插槽3,第一扣环2的对外朝向面设有第一扣槽4,第一扣槽4与第一插槽3连通,第一扣环2内设有第一金属探片5与第二金属探片6,第一金属探片5与第二金属探片6呈弧形形状,第一金属探片5与第二金属探片6通过第一金属对接片7连接;连接壳I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扣环8,第二扣环8设有第二插槽9,第二扣环8的对外朝向面设有第二扣槽10,第二扣槽10与第二插槽9连通,第二扣环8内设有第三金属探片11与第四金属探片12,第三金属探片11与第四金属探片12呈弧形形状,第三金属探片11与第四金属探片12通过第二金属对接片13连接;连接壳I内设有金属连接片14,金属连接片14的一端与第一金属对接片7连接,金属连接片14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对接片13连接;金属连接片14连接有传感弹簧15,传感弹簧15的端部设有压电陶瓷片16,连接壳I内设有弱信号放大器17,弱信号放大器17与电陶瓷片16对接;连接壳I内设有隔膜18,隔膜18布置在弱信号放大器17与电陶瓷片16之间;隔膜18为三层结构,中间层为空腔结构,第一金属探片5与第二金属探片6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三金属探片11与第四金属探片12的形状大小相同。本技术乙烯液体管道双扣式检测装置,可以通过扣环扣在专门输送乙烯液体的管道的外周面,通过插槽与扣槽方便扣环卡接管道;金属探片探测管道的流体信号,并将信号通过金属对接片、金属连接片14以及传感弹簧15传给压电陶瓷片16,压电陶瓷片16将信号传给弱信号放大器17,弱信号放大器17外接示波器,从而可以实时监控管道的功會K。连接壳I内设有隔膜18,隔膜18布置在弱信号放大器17与电陶瓷片16之间;隔膜18为三层结构,中间层为空腔结构,所以通过隔膜18使弱信号放大器17与电陶瓷片16隔开。其中,第一金属探片5与第二金属探片6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三金属探片11与第四金属探片12的形状大小相同,所以金属探片的探测面积相同,探测方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乙烯液体管道双扣式检测装置,包括连接壳,其特征在于:连接壳的一侧设有第一扣环,第一扣环设有第一插槽,第一扣环的对外朝向面设有第一扣槽,第一扣槽与第一插槽连通,第一扣环内设有第一金属探片与第二金属探片,第一金属探片与第二金属探片呈弧形形状,第一金属探片与第二金属探片通过第一金属对接片连接;连接壳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扣环,第二扣环设有第二插槽,第二扣环的对外朝向面设有第二扣槽,第二扣槽与第二插槽连通,第二扣环内设有第三金属探片与第四金属探片,第三金属探片与第四金属探片呈弧形形状,第三金属探片与第四金属探片通过第二金属对接片连接;连接壳内设有金属连接片,金属连接片的一端与第一金属对接片连接,金属连接片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对接片连接;金属连接片连接有传感弹簧,传感弹簧的端部设有压电陶瓷片,连接壳内设有弱信号放大器,弱信号放大器与电陶瓷片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液体管道双扣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乙烯液体管道双扣式检测装置,包括连接壳,其特征在于:连接壳的一侧设有第一扣环,第一扣环设有第一插槽,第一扣环的对外朝向面设有第一扣槽,第一扣槽与第一插槽连通,第一扣环内设有第一金属探片与第二金属探片,第一金属探片与第二金属探片呈弧形形状,第一金属探片与第二金属探片通过第一金属对接片连接;连接壳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扣环,第二扣环设有第二插槽,第二扣环的对外朝向面设有第二扣槽,第二扣槽与第二插槽连通,第二扣环内设有第三金属探片与第四金属探片,第三金属探片与第四金属探片呈弧形形状,第三金属探片与第四金属探片通过第二金属对接片连接;连接壳内设有金属连接片,金属连接片的一端与第一金属对接片连接,金属连接片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对接片连接;金属连接片连接有传感弹簧,传感弹簧的端部设有压电陶瓷片,连接壳内设有弱信号放大器,弱信号放大器与电陶瓷片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英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利洋润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