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235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15:27
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显示面板;膜上芯片(COF),耦接至所述显示面板;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耦接至所述膜上芯片,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包括多个导电层和多个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介于所述导电层之间或位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相反两侧;以及保护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且包括导电区域。位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一侧的一个所述绝缘层的开放区域使所述导电层的相应一个暴露以至少部分地与所述导电区域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显示设备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2月10日向韩国专利局提交的第10-2014-001510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各方面涉及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显示设备包括液晶显示器(IX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等。具体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提供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显示基板、以及被设置为面向显示基板以用于封装的封装基板,封装基板通过密封剂(例如环氧树脂)与显示基板结合。形成于显示基板的显示区域中的扫描线和数据线的交叉处的像素中包括的多个发光元件以矩阵形式连接。形成于非显示区域中的扫描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从显示区域中的扫描线和数据线延伸,处理通过焊盘从外面提供的信号,并且将信号提供给扫描线和数据线。扫描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包括处理从外面提供的信号且产生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的驱动电路,并且在用于发光元件的制造过程中被形成之后或在被制造为单独的集成电路芯片之后被安装在显示基板上。防静电电路可被设置在面板上以保护面板免遭被引入显示设备的静电损坏。然而,随着显示设备(例如,可佩戴的显示设备等)变小,信号线与防静电电路之间的距离变近,因此,甚至被引入防静电电路的静电可能损坏信号线。因此,可能发生显示面板的整体驱动缺陷,因此,希望研宄强健的防静电设计以保护防静电电路免遭爆裂损坏现象,以及防止显示面板故障和被损坏。在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未形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各方面涉及能够稳定地释放被引入显示设备的静电的强健的防静电设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提供强健的防静电设计,并且包括:显示面板;耦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膜上芯片(COF);耦接至所述膜上芯片的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包括多个导电层和多个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介于所述导电层之间或位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相反两侧;以及保护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且包括导电区域。位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一侧的一个所述绝缘层的开放区域使所述导电层的相应一个暴露以至少部分地与所述导电区域接触。所述保护片可包括具有绝缘属性的缓冲片。所述导电区域可位于所述保护片的一侧。所述绝缘层可位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相反两侧并且可包括聚酰亚胺膜。所述绝缘层可具有多个通孔。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可包括:突出部,与所述膜上芯片重叠;以及主体部,包括电路元件并且耦接至所述突出部。所述开放区域可位于所述突出部处。所述显示设备还可包括位于所述膜上芯片上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突出部包括多个突出部,并且所述驱动电路可位于所述多个突出部之间。所述开放区域可被配置为将被引入所述开放区域的静电引向所述主体部处的接地导线。所述保护片的一端可包括所述导电区域并且可比所述显示面板的端部突出更多。所述开放区域可包括位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相反两侧的多个开放区域。所述多个开放区域可位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拐角处。所述导电层的电阻可小于所述导电区域的电阻。所述导电区域可包括织物和金属浆。所述导电层可包括铜(Cu)、镍(Ni)或金(Au)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显示设备还可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处的底座,其中所述开放区域可被配置为将被引入所述开放区域的静电引向所述底座。由此,上述的显示设备可防止因引入的静电引起的对面板或驱动电路的破坏或故障,并且还可提供用于允许静电被稳定引入和释放的移动路径的强健的防静电设计。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各个方面涉及具有强健的防静电设计的显示设备,该设计用于一般没有可用的充足空间的小型显示设备等。【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处于未折叠状态的显示设备的俯视平面图。图2是沿线I1-1I截取的图1的截面视图。图3是处于折叠状态的图1的显示设备的截面视图及其部分放大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处于未折叠状态的显示设备的俯视平面图。图5是沿线V-V截取的图4的截面视图。图6是处于折叠状态的图4的显示设备的截面视图及其部分放大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处于未折叠状态的显示设备的俯视平面图。图8是根据图7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部分放大视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图10是根据图9中所绘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布局图。图11是沿线B-B’截取的图10的截面视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截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多个方面,以使得本专利技术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付诸实践。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进行修改而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附图和描述将被认为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参考标号指定相同的元件。在整个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中,当描述元件“耦接”至另一元件时,元件可“直接耦接”至另一元件或通过第三元件“电耦接”至另一元件。另夕卜,除非明确地相反描述,词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例如“包括(comprises) ”或“包括(comprising) ”将被理解为暗示包括所述的元件但是不排除任何其它元件。另外,在下面的描述中,以膜上芯片(COF)作为示例进行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可选地使用例如带式载体封装(TCP)来替代膜上芯片(COF)。膜上芯片(COF)和带式载体封装(TCP)都是具有柔软属性的可弯曲类型,并且彼此的相似之处在于电路被安装在具有板形状的基础材料上。膜上芯片与带式载体封装的不同之处在于膜上芯片由透明膜形成而带式载体封装由不透明材料形成,并且它们均可被用作用于显示面板或印刷电路板的连接材料。因此,在下文中的使用膜上芯片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带式载体封装进行替代。首先将参考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处于未折叠状态的显示设备的俯视平面图,图2是沿线I1-1I截取的图1的截面视图,以及图3是处于折叠状态的图1的显示设备的截面视图及其部分放大视图。也就是说,图1示出了膜上芯片和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被弯曲以附接至显示面板的背面之前的显示设备。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层200和下基板100 ;膜上芯片(COF) 500,耦接(例如,连接)至下基板100的一端;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 600 ;以及保护片700,被定位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例如,底面),如图2所示。当从平面(例如,显示面板的上水平面)观看时,显示面板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和被定位在显示区域DA外围的外围区域PA。多个像素被设置在显示区域DA处。每个像素包括薄膜晶体管(TFT)、将在随后描述的电容器和电光有源层。另外,用于传输驱动信号的多个显示信号线SL被定位在显示区域DA处,显示信号线SL包括用于传输栅极信号的栅极线和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线。显示信号线SL向外围区域PA伸长以形成下基板100上的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膜上芯片,耦接至所述显示面板;柔性印刷电路板,耦接至所述膜上芯片,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包括多个导电层和多个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介于所述导电层之间或位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相反两侧;以及保护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且包括导电区域,其中位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一侧的一个绝缘层的开放区域使所述导电层中的相应一个暴露以至少部分地与所述导电区域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喜权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