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邢志强专利>正文

芽苗菜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81526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芽苗菜栽培装置,包括承载容器和织物,承载容器包括第一底壁、及设于第一底壁周边的侧壁,第一底壁和侧壁配合形成栽培室,栽培室容纳有织物,织物为栽培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织物作为栽培基,使种子在织物上生长过程中,由于织物具有微小的孔隙,且孔的形状通常可变,芽苗菜的部分根可以扎到织物中,甚至可以穿透织物,织物的部分孔可以随着芽苗菜的根而变形,以适应根的生长,且织物的抗拉力较好,因此在采收时,可以不必剪断芽苗菜的胚轴,只须握住胚轴向上拔,即可拔出带根并且根系基本完好的芽苗菜,采收方便,收获比例高,且品相好。且织物的抗降解能力强,栽培过程中的烂种、烂根、烂芽现象显著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栽培
,特别是涉及一种芽苗菜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种植芽苗菜通常以纸作为栽培基,即纸基芽苗菜。纸位于芽苗盘内,种子位于纸上生长。芽苗菜生长过程中,根系穿透纸。被破碎的纸与芽苗菜根部扭结在一起,难以彼此分离。因此,收获芽苗菜时,为了避免菜品中含有纸肩,不能将芽苗菜拔出,只能将纸上方的芽苗菜植株剪断或割断,带有断口的芽苗菜保鲜期短,断口下方的剩余芽苗菜即被丢弃,采收速度慢,收获比例很低,且不适合以种子千粒重较小的植物品种栽培芽苗菜;并且纸在栽培芽苗菜过程中,持续降解腐烂,因此容易烂种、烂芽;与纸扭结在一起的芽苗菜根部容易变成灰色、土黄色或褐色,品相差、纤维含量较高。即使带根采收,也显著影响菜品色泽、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芽苗菜栽培装置,能达到采收方便,收获比例高,且品相好的目的。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芽苗菜栽培装置,包括承载容器和织物,承载容器包括第一底壁、及设于第一底壁周边的侧壁,第一底壁和侧壁配合形成栽培室,栽培室容纳有织物,织物为栽培基。栽培时,将织物铺在承载容器内,再将浸种后的种子铺在织物上,再向铺好的种子上喷水,即可等待种子生长。种子在织物上生长过程中,由于织物具有微小的孔隙,且孔的形状通常可变,芽苗菜的部分根可以扎到织物中,甚至可以穿透织物,织物的部分孔可以随着芽苗菜的根而变形,以适应根的生长,且织物的抗拉力较好,因此在采收时,可以不必剪断芽苗菜的胚轴,只须握住胚轴向上拔,即可拔出带根并且根系基本完好的芽苗菜,采收方便,收获比例高,且品相好。且织物的抗降解能力强,栽培过程中的烂种、烂根、烂芽现象显著降低。下面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进一步的是,芽苗菜栽培装置还包括涵水装置,涵水装置位于栽培室内,涵水装置设有第二底壁,织物位于第二底壁上。芽苗菜的部分根系扎入织物下方后,可以由涵水装置中获取水分,承载容器承托住涵水装置、织物及芽苗菜。进一步的是,芽苗菜栽培装置还包括涵水装置,涵水装置位于第一底壁的下方或侧壁的外侧,第一底壁或侧壁设有贯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不但减轻了芽苗菜栽培装置的重量、节省了材料成本,而且便于补充栽培室的空气,并将多余液体排出至涵水装置内,芽苗菜的部分根系扎入织物下方后,穿过第一底壁或侧壁的第一通孔,可以伸入至涵水装置中获取水分。进一步的是,承载容器凸设有支撑体,第一底壁的下端面设有与支撑体配合的限位体。芽苗菜栽培装置设有相互配合的支撑体和限位体,当两个相同芽苗菜栽培装置上下码放时,可以将下方芽苗菜栽培装置的支撑体陷入上方的芽苗菜栽培装置的限位体内。因此多个相同的芽苗菜栽培装置,能够依靠自身的支撑和限位作用实现多层立体上下码放,不需要货架,节约空间,使用方便、灵活、节省成本。进一步的是,支撑体设于第一底壁和/或侧壁上。通过第一底壁和/或侧壁上的支撑体与第一底壁的限位体相互配合,使多个相同的芽苗菜栽培装置,能够依靠自身的支撑作用实现多层立体上下码放,并限制芽苗菜栽培装置在水平方向的移动。相应的,支撑体可以设置于侧壁上;也可以设置于栽培室内的第一底壁上;也可以设置于栽培室外的第一底壁上,也可以设置于侧壁与第一底壁的交界处。进一步的是,支撑体的一端与第一底壁连接,限位体包括第一限位体和第二限位体,第一限位体和第二限位体相交。在实现自支撑和限位的作用下,还保证多个芽苗菜栽培装置上下码放后,栽培室空间的最大化。且当两个相同的芽苗菜栽培装置上下码放时,通过选择支撑体和第一限位体或第二限位体的配合关系,既可以使两个相同的芽苗菜栽培装置实现上下平行码放,也可以使两个相同的芽苗菜栽培装置实现上下码放,不仅使用灵活,而且更美观,同时当两个相同的芽苗菜栽培装置上下码放时,进一步增大栽培空间。进一步的是,第一底壁包括设于第一底壁下端面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支撑体包括与第一立柱相对应设置的第三立柱、及与第二立柱相对应设置的第四立柱,限位体包括第三限位体和第四限位体,第三限位体设于第一立柱远离第三立柱的一端、并与第三立柱远离第一立柱的一端配合,第四限位体设于第二立柱远离第四立柱的一端、并与第四立柱远离第二立柱的一端配合,第一立柱设有与第四立柱外周形状配合的第一贯通孔,第三立柱设有与第二立柱外周形状配合的第二贯通孔。两个相同的芽苗菜栽培装置上下码放时,当下方芽苗菜栽培装置的第三立柱与上方芽苗菜栽培装置第一立柱上的第三限位体配合,且下方芽苗菜栽培装置的第四立柱与上方芽苗菜栽培装置第二立柱上的第四限位体配合时,实现芽苗菜栽培装置的自支撑和限位;当上方芽苗菜栽培装置的第二立柱陷入下方芽苗菜栽培装置第三立柱的第二贯通孔内,且下方芽苗菜栽培装置的第四立柱陷入上方芽苗菜栽培装置第一立柱的第一贯通孔内时,使上方芽苗菜栽培装置陷入下方芽苗菜栽培装置的体积更大,进一步节约空间,可以适用于芽苗菜栽培装置自身的存放,使芽苗菜栽培装置的使用更灵活。进一步的是,第一底壁或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凹槽,相邻的两个第二凹槽之间形成凸楞。当第一底壁或侧壁均可作为栽培面时,凹凸不平的第一底壁或侧壁与织物之间形成若干个小的气室,这种气室内的湿度较大、且湿度稳定,还可以为芽苗菜根系提供足够的氧气,避免了芽苗菜根系干枯或腐烂。即使将芽苗菜栽培装置略微倾斜,由于第二凹槽可以积存少量水分,减轻了位于芽苗菜栽培装置斜下部积水涝害,而斜上部失水旱害的状况。进一步的是,侧壁远离第一底壁的端面凹设有连通栽培室的缺口。便于芽苗菜栽培装置在栽培、运输、销售或存放阶段,从缺口处对芽苗菜进行浇水,并起到通风、透光和便于观察的作用。进一步的是,侧壁的外周设有第一凹槽,侧壁的外周凸设有与第一凹槽配合的凸起。多个相同的芽苗菜栽培装置,在运输过程中,能够通过彼此侧壁外周第一凹槽和凸起的相互卡嵌,进一步节约空间,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移位;且当将侧壁作为栽培面,多个芽苗菜栽培装置上下码放时,还可以通过第一凹槽和凸起的配合,使芽苗菜栽培装置上下码放得更稳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织物作为栽培基,使种子在织物上生长过程中,由于织物具有微小的孔隙,且孔的形状通常可变,芽苗菜的部分根可以扎到织物中,甚至可以穿透织物,织物的部分孔可以随着芽苗菜的根而变形,以适应根的生长,且织物的抗拉力较好,因此在采收时,可以不必剪断或割断芽苗菜的胚轴,只须握住胚轴向上拔,即可拔出带根并且根系基本完好的芽苗菜,因此采收方便,收获比例高,且品相好。且织物的保湿能力、透气能力通常较强,使芽苗菜获得相对稳定的潮湿、透气的生长环境。且织物的抗降解能力强,栽培过程中的烂根、烂芽现象显著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芽苗菜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承载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承载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承载容器第一工作状态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图3承载容器第二工作状态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承载容器,110.第一底壁,111.限位体,1111.第一限位体,1112.第二限位体,1113.第三限位体,1114.第四限位体,112.第一通孔,120.侧壁,121.第一凹槽,122.凸起,123.回沿,124.第二通孔,1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芽苗菜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容器和织物,所述承载容器包括第一底壁、及设于所述第一底壁周边的侧壁,所述第一底壁和所述侧壁配合形成栽培室,所述栽培室容纳有所述织物,所述织物为栽培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邢志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