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口机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8069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扩口机输送装置,解决了扩口机输送装置需要将管件移动至翻料架上卸料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扩口机输送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横向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上滑动连接有主支架,所述主支架连接有控制主支架在导柱上移动的第一动力部,所述主支架上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副支架,所述副支架上连接有控制副支架上下移动的第二动力部,所述副支架上设置有推出管件的推出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主支架和副支架的共同作用将支撑台上的管件推出,与原有扩口机输送装置相比,减少了生产成本,避免浪费生产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管件的生产线,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扩口机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管件生产线依次包括挤出机部分,挤出模头部分、定型冷却部分、切割机部分和扩口机输送装置部分,在生产线中,塑件管件的轴线始终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扩口机输送装置是塑料管件生产线上的一个重要的设备,扩口机输送装置上一般用来承载切割后的塑料管件,一般扩口机输送装置置于塑料管件的切割机后,当管件进入扩口机输送装置后至所需长度后,切割机对管件进行切割,切割后的管件位于扩口机输送装置上,然后扩口机输送装置将管件移出扩口机。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320880290.4的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扩口机输送装置,其通过输送装置将管件移动至翻料架上,但是这种输送方式还要经过翻料架才能实现管件的卸料,浪费生产空间,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扩口后完成卸料的扩口机输送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扩口机输送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横向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上滑动连接有主支架,所述主支架连接有控制主支架在导柱上移动的第一动力部,所述主支架上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副支架,所述副支架上连接有控制副支架上下移动的第二动力部,所述副支架上设置有推出管件的推出机构作为优选,所述推出机构包括推出块,所述推出块包括固定部与导向部,所述固定部呈V型,所述导向部倾斜设置在固定部旁,所述固定部的底部与副支架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台的一侧设置有向下倾斜设置的斜面。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横向设置有支撑管件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两根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之间形成供推出机构移动的活动槽,所述支撑横杆上设置有托管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通过采用主支架与副支架的共同作用将支撑台上的塑料管件推出,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摆臂机构,避免了摆臂机构由于较大的作用力而产生的凹陷,同时避免了摇臂机构在旋转时产生的死点问题,方便管件从扩口机输送装置上落下;同时呈V型的固定部在副支架向上提升时,能将从托管滚轮上的管件固定,然后在管件下放至支撑台上后,导向部从侧面将管件推离扩口机输送装置,使管件能平稳地离开扩口机输送装置,避免管件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磕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台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四;图6为本技术的的推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台;2、导柱;3、主支架;31、套管;32、第一动力部;4、副支架;41、第二动力部;43、推出块;431、固定部;432、导向部;5、支撑部;51、支撑横杆;52、活动槽;53、托管滚轮;6、底座;7、斜面。【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扩口机输送装置包括支撑台I和底座6,支撑台I底部横向设置有两根导柱2,主支架3包括套管31,主支架3依靠套管31套设在导柱2上,并且主支架3依靠套管31在导柱2的导向方向移动,如图4所示,支撑台I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动力部32,第一动力部32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主支架3连接,气缸推动主支架3在导柱2的导向方向上移动;如图4所示,主支架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动力部41,第二动力部41包括对称设置的四个气缸,每一气缸的活塞杆都与副支架4连接,当活塞杆伸出时,副支架4在主支架3上向上运动,当活塞杆缩回时,副支架4在主支架3上向下运动。如图1所示,支撑台I的上表面横向设置有支撑管件的支撑部5,支撑部5包括两根支撑横杆51,支撑横杆51上设置有托管滚轮53,支撑部5的两根支撑横杆51之间形成供推出机构插入的活动槽52,推出机构设置在副支架4上,推出机构包括推出块43,如图6所示,推出块43包括固定部431与导向部432,固定部431呈V型,当副支架4上升时,位于托管滚轮53后方的固定部431能将固定在托管滚轮53上的管件向上抬起,同时呈V型的固定部431通过左右两侧壁将管件夹持,由于推出块43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当管件由于重力下沉时,固定部431的V型会向外展开,将管件包裹住从而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导向部432倾斜设置在固定部431旁,当副支架4向下移动,固定部431上的管件脱离与固定部431的固定,然后管件位于支撑横杆51上,此时倾斜设置在固定部431旁的导向部432从侧面推动管件,将管件推离扩口机输送装置,管件经过自身重力落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摇臂机构产生的。如图2所示,气缸的活塞杆穿设过主支架3与副支架4的底部相固定,气缸固定连接在主支架3上,在使用过程中,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或缩回,使副支架4相对于主支架3上下移动。如图3所示,导柱2与支撑台I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导柱2可以设置有若干个,导柱2设置的越多,副支架4的支撑能力越强,在本实施例中,导柱2的数量优选为两个。支撑台I的底部如图4所示,支撑台I上连接有第一动力部32,第一动力部32与主支架3连接,使主支架3在导柱2的导向方向移动,第一动力部32可以为气缸或者马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部32优选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主支架3连接,使气缸可以驱动主支架3在导柱2的导向方向移动。如图5所示,支撑台I的一侧设置有向下倾斜设置的斜面7,推出块43的导向部432将管件向右推出,向下倾斜的斜面7与平面相比,当管件移动至斜面7上时,管件会由于重力的作用在斜面7滚动离开支撑台1,斜面7具有辅助管件移动的作用。在扩口机输送装置使用时,如图2所示,管件落在托管滚轮53上,然后第一动力部32驱动主支架3移动至管件下方,然后第二动力部41将主支架3上的副支架4向上移动,使托管滚轮53上的管件落入推出块43上的固定部431上,然后第一动力部32将主支架3向右移动至支撑台I边缘,然后第二动力部41将副支架4向下移动,使管件脱离推出块43的固定部431,然后管件落在支撑横杆51上,然后第一动力部32通过移动主支架3,使推出块43的导向部432移动至管件的左侧,然后第一动力部32向右移动将管件推入斜面7,然后管件随着斜面7向下滑动离开扩口机输送装置,完成管件的卸料,与现有的扩口机输送装置相比,这种搬运方式更加方便,同时管件被推出块43均匀推出,与管件运送至翻料架下料相比,减少了生产成本。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扩口机输送装置,包括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上横向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上滑动连接有主支架,所述主支架连接有控制主支架在导柱上移动的第一动力部,所述主支架上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副支架,所述副支架上连接有控制副支架上下移动的第二动力部,所述副支架上设置有推出管件的推出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口机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机构包括推出块,所述推出块包括固定部与导向部,所述固定部呈V型,所述导向部倾斜设置在固定部旁,所述固定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扩口机输送装置,包括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上横向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上滑动连接有主支架,所述主支架连接有控制主支架在导柱上移动的第一动力部,所述主支架上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副支架,所述副支架上连接有控制副支架上下移动的第二动力部,所述副支架上设置有推出管件的推出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国宇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