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墙体钢结构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980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框架,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墙体钢结构框架。其由框条组成,框条的截面呈C形,包括依次连续连接的第一骨柱、第一椽条、第二椽条和第二骨柱,第一骨柱的长度等于第二骨柱的长度,第一椽条的长度等于第二椽条的长度;第一骨柱直立于地面,第一椽条从第一骨柱的顶部沿其两者间的第一柱椽弯折线折弯并斜向上延伸至建筑墙体的屋脊,第二椽条从第一椽条的末端沿其两者间的椽条弯折线折弯并斜向下延伸至第二骨柱的顶部,第二骨柱从第二椽条的末端沿其两者间的第二柱椽弯折线弯折并竖直延伸至地面。该建筑墙体钢结构框架,搭建框架时,只需将一体型的框条沿弯折线折弯框条即可,无需额外的切割和螺钉安装,快捷简便,搭建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建筑框架,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墙体钢结构框架
技术介绍
传统的轻型钢结构框架一般由多个独立的框条单元拼接组成,先裁切成合适的长度,再将其接合端切割成不同的角度,以互相匹配拼接,最后通过螺钉或者焊接,将相邻两个框条单元固定连接。由于上述的裁切及切割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从而限制的钢结构框架的搭建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搭建快捷简便的一体型建筑墙体钢结构框架。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了一种建筑墙体钢结构框架,由框条组成,所述框条的截面呈C形,其包括依次连续连接的第一骨柱、第一椽条、第二椽条和第二骨柱,第一骨柱的长度等于第二骨柱的长度,第一椽条的长度等于第二椽条的长度;第一骨柱与第一椽条的连接端之间设置有两端开设有缺口的槽以形成第一柱椽弯折线,第一椽条与第二椽条的连接端之间设置有两端开设有缺口槽以形成椽条弯折线,第二椽条与第二骨柱的连接端之间设置有两端开设有缺口的槽以形成第二柱椽弯折线;第一骨柱直立于地面,第一椽条从第一骨柱的顶部沿第一柱椽弯折线折弯并斜向上延伸至建筑墙体的屋脊,第二椽条从第一椽条的末端沿椽条弯折线折弯并斜向下延伸至第二骨柱的顶部,第二骨柱从第二椽条的末端沿第二柱椽弯折线弯折并竖直延伸至地面。其中,所述第一骨柱与第一椽条之间的两侧通过弯折后所形成的重叠部分通过螺栓、铆钉或焊接固定连接,第二椽条与第二骨柱之间的两侧通过弯折后所形成的重叠部分通过连螺栓、铆钉或焊接固定连接,以进一步加强骨柱与椽条间的连接强度。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种建筑墙体钢结构框架,由一体型的框条搭建而成,框条在制作时,预先切好相应的槽和切开,以在框条上形成相应的弯折线,搭建框架时,只需沿弯折线折弯框条即可形成所需的框架,而无需额外的切割和螺钉安装,省时省力,搭建快捷简便,大大提高建筑墙体钢结构框架的搭建效率。【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专利技术创造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种建筑墙体钢结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框条弯折前的仰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第一柱椽弯折线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椽条弯折线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0-框条,12-第一骨柱,13-第二骨柱,14-第一橡条,15-第二橡条,16-连接端,17-连接端,18-连接端,20a-槽,20b-缺口,22-第一柱椽弯折线,23-第二柱椽弯折线,24-槽,26-缺口,30-椽条弯折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作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种建筑墙体钢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由框条10组成,框条10的截面呈C形,其为一体型的框条,如图2所示,框条10包括依次连续连接的第一骨柱12、第一椽条14、第二椽条15和第二骨柱13。其中,第一骨柱12的长度等于第二骨柱13的长度,第一椽条14的长度等于第二椽条15的长度。如图3所示,沿第一骨柱12与第一椽条14的连接端16设置有槽20a,槽20a的两端开设有缺口 20b,槽20a和其两端的缺口 20b共同形成第一柱椽弯折线22。类似地,沿第二椽条15与第二骨柱13的连接端17同样设置有两端开设有缺口 20b的槽20a以形成第二柱椽弯折线23。如图4所示,沿第一椽条14与第二椽条15的连接端18设置有两端开设有缺口 26的槽24以形成椽条弯折线30。搭建时,第一骨柱12直立于地面,第一椽条14从第一骨柱12的顶部沿第一柱椽弯折线22折弯并斜向上延伸至建筑墙体的屋脊;第二椽条15从第一椽条14的末端沿椽条弯折线折30弯并斜向下延伸至第二骨柱13的顶部,第二骨柱13从第二椽条15的末端沿第二柱椽弯折线23弯折并竖直延伸至地面,从而形成建筑墙体钢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另外,为进一步加强骨柱与椽条间的连接强度,可以在弯折后的第一骨柱12与第一椽条14之间的两侧的重叠部分通过螺栓、铆钉或焊接加固连接;同理,弯折后的第二椽条15与第二骨柱13之间的两侧的重叠部分也可以通过螺栓、铆钉或焊接加工两者之间的连接。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主权项】1.一种建筑墙体钢结构框架,由框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条的截面呈C形,其包括依次连续连接的第一骨柱、第一椽条、第二椽条和第二骨柱,第一骨柱的长度等于第二骨柱的长度,第一椽条的长度等于第二椽条的长度;第一骨柱与第一椽条的连接端之间设置有两端开设有缺口的槽以形成第一柱椽弯折线,第一椽条与第二椽条的连接端之间设置有两端开设有缺口的槽以形成椽条弯折线,第二椽条与第二骨柱的连接端之间设置有两端开设有缺口的槽以形成第二柱椽弯折线;第一骨柱直立于地面,第一椽条从第一骨柱的顶部沿第一柱椽弯折线折弯并斜向上延伸至建筑墙体的屋脊,第二椽条从第一椽条的末端沿椽条弯折线折弯并斜向下延伸至第二骨柱的顶部,第二骨柱从第二椽条的末端沿第二柱椽弯折线弯折并竖直延伸至地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钢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柱与第一椽条之间的两侧通过弯折后所形成的重叠部分通过螺栓、铆钉或焊接固定连接,第二椽条与第二骨柱之间的两侧通过弯折后所形成的重叠部分通过螺栓、铆钉或焊接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建筑框架,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墙体钢结构框架。其由框条组成,框条的截面呈C形,包括依次连续连接的第一骨柱、第一椽条、第二椽条和第二骨柱,第一骨柱的长度等于第二骨柱的长度,第一椽条的长度等于第二椽条的长度;第一骨柱直立于地面,第一椽条从第一骨柱的顶部沿其两者间的第一柱椽弯折线折弯并斜向上延伸至建筑墙体的屋脊,第二椽条从第一椽条的末端沿其两者间的椽条弯折线折弯并斜向下延伸至第二骨柱的顶部,第二骨柱从第二椽条的末端沿其两者间的第二柱椽弯折线弯折并竖直延伸至地面。该建筑墙体钢结构框架,搭建框架时,只需将一体型的框条沿弯折线折弯框条即可,无需额外的切割和螺钉安装,快捷简便,搭建效率高。【IPC分类】E04B1-24, E04B2-58【公开号】CN204551805【申请号】CN201520025166【专利技术人】武南军, 沈永兴 【申请人】青海永晟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申请日】2015年1月1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墙体钢结构框架,由框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条的截面呈C形,其包括依次连续连接的第一骨柱、第一椽条、第二椽条和第二骨柱,第一骨柱的长度等于第二骨柱的长度,第一椽条的长度等于第二椽条的长度;第一骨柱与第一椽条的连接端之间设置有两端开设有缺口的槽以形成第一柱椽弯折线,第一椽条与第二椽条的连接端之间设置有两端开设有缺口的槽以形成椽条弯折线,第二椽条与第二骨柱的连接端之间设置有两端开设有缺口的槽以形成第二柱椽弯折线;第一骨柱直立于地面,第一椽条从第一骨柱的顶部沿第一柱椽弯折线折弯并斜向上延伸至建筑墙体的屋脊,第二椽条从第一椽条的末端沿椽条弯折线折弯并斜向下延伸至第二骨柱的顶部,第二骨柱从第二椽条的末端沿第二柱椽弯折线弯折并竖直延伸至地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南军沈永兴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永晟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