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土隧道竖向变形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6200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黄土隧道竖向变形控制结构,包括钢拱架(4)和钢拱架(5)、槽钢(3)、大直径灌浆锁脚锚管(2)、钢筋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钢拱架(4)和钢拱架(5)之间纵向连接槽钢(3),大直径灌浆锁脚锚管(2)位于槽钢(3)下侧,通过连接于槽钢(3)上的大直径灌浆锁脚锚管(2),将钢拱架(4)和钢拱架(5)锚固于围岩深部,大直径灌浆锁脚锚管(2)端部焊接于钢筋连接件(1),钢筋连接件(1)焊接于槽钢(3),钢筋连接件(1)由钢筋弯曲而成,其中大直径灌浆锁脚锚管(2)打入围岩角度为15°~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初期支护中钢拱架的锁定结构,特别适用于黄土隧道的竖向变形控制。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在黄土地区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铁路、公路黄土隧道。由于黄土的特点: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天然含水率时强度较高、很高的湿陷性,使得在黄土地层中修建隧道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其中在黄土隧道开挖过程中产生的竖向变形尤为显著,所以如何控制黄土隧道开挖过程中的竖向变形成为必要。黄土隧道开挖后,使原有围岩的应力重新分布,进而使围岩产生了塑性变形和松弛,为了阻止被扰动后围岩的过度位移和变形,必须采用合理的支护结构来承受围岩的压力。钢拱架是黄土隧道初期支护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永久支护的一部分,钢拱架本身具有较大刚度和较强的承载能力,能够在喷射混凝土未达到要求强度之前,有效的控制围岩的变形和位移,承担地层压力和约束变形。坑道开挖后由于黄土的垂直节理发育,钢拱架需要坚固的基础支撑,才能有效阻止钢拱架在新的应力场形成过程产生的下沉。通过施做大直径的锁脚锚管与钢拱架进行牢固的连接,使锁脚锚管与钢拱架形成一个整体,将钢拱架锚固于围岩深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钢拱架的竖向位移,充分发挥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土隧道竖向变形控制结构,包括钢拱架(4)和钢拱架(5)、槽钢(3)、大直径灌浆锁脚锚管(2)、钢筋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钢拱架(4)和钢拱架(5)之间纵向连接槽钢(3),大直径灌浆锁脚锚管(2)位于槽钢(3)下侧,通过连接于槽钢(3)上的大直径灌浆锁脚锚管(2),将钢拱架(4)和钢拱架(5)锚固于围岩深部,大直径灌浆锁脚锚管(2)端部焊接于钢筋连接件(1),钢筋连接件(1)焊接于槽钢(3),钢筋连接件(1)由钢筋弯曲而成,其中大直径灌浆锁脚锚管(2)打入围岩角度为15°~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武刘泽何开伟孙凯梁庆国蒋代军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