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大水面出血病的复合菌种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873868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防治大水面出血病的复合菌种制作方法,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粪链球菌、光合细菌、反硝化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加花生粕在20~30℃的温度下搅拌发酵,与珊瑚颗粒载体混合制成复合菌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净化和活化水体达到有效防治大水面出血病的复合菌种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治大水面出血病的复合菌种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微生物应用领域,具体涉及防治大水面出血病的复合菌种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大水面出血病也称细菌性败血病,目前为止是我国水产史上危害最大,范围最广,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这种传染病的大肆爆发是由一定原因造成的,在我国的水产养殖中,微生态在水产养殖环境中起着养殖生物排泄物及残饵的分解、转化、水质因子的调节与稳定等作用,它的正常与否决定着水质的优劣,进而养殖生物能否健康成长,我国的养殖多以静水为主,水质老化严重、缺乏适口饵料。养殖水体长期得不到交换,水体中浮游植物种类单一,且不适口,养殖鱼类很难得到充足和营养全面的食物,导致水产养殖物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另外,放养密度大,品种搭配失衡,为促进水产养殖物生长而大量投肥,过剩的肥料及代谢物,无法被充分利用,造成了水体的二次污染,既浪费了水体又诱发了鱼病;随着水体负载力的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远不能对抗因养殖带入水体的有机物污染,必须靠人为的经常性消毒和施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调水剂来平衡,而经常使用生石灰消毒和调节水质,也会引起池塘繁生蓝藻、绿藻、苔藓等绿色植物,致使池塘在生产中常发生“死泥皮”的现象。以上是爆发大面积出血病的几个主要原因,而一但爆发性出血病发生后,对于出血病的治疗通常以菊酯类、菌素类杀虫剂、戊二醛、氯制剂等应对,而用上述药物应对该病时,往往在施药初期死鱼量会明显增加。近年来,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生物制剂能明显降低水产生物肠道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数量,从而减少氨及其他腐败物质的过多产生。另外,有益微生物能利用水环境中过多的有机物合成菌体物质,从而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净化养殖水环境。净化水体的微生物常见的有:光合细菌(PSB,photosyntheticbacteria)、芽孢杆菌(Bacillusspp.)、硝化细菌(nitrifuingbacteria)、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oBacteriovorus)等等。目前我国水产养殖每年应用微生物制剂近20万吨。由于微生物制剂中的活菌体在水体中的存活时间较短,特别是有些益生菌群在水体中缺少附着物的情况下随着换水而流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需要频繁补加菌剂,造成使用成本较高,严重制约了微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业的服务与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净化和活化水体达到有效防治大水面出血病的复合菌种制作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有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防治大水面出血病的复合菌种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不同的微生物复合菌群分别制成单元制剂:复合菌剂一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纳豆芽孢杆菌组成,复合菌剂一中所含的各种微生物培养液在菌剂中的重量配比为:枯草芽孢杆菌,3-5份地衣芽孢杆菌,2-4份纳豆芽孢杆菌,2-4份;复合菌剂二由粪链球菌、产朊假丝酵母和羊肚菌菌丝体组成,复合菌剂二中所含的各种微生物培养液在菌剂中的重量配比为:粪链球菌,1~3份产朊假丝酵母,2~4份羊肚菌菌丝体,1~3份;复合菌剂三由光合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组成,复合菌剂三中所含的各种微生物培养液在菌剂中的重量配比为:光合细菌,2~4份反硝化细菌,2~4份;将以上单元制剂以复合菌一2~4份,复合菌二2~4份,复合菌三1~3份的比例加花生粕在20~30℃的温度下搅拌发酵;2)将珊瑚研磨,过50~100目筛后,置于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静置6~12小时后分散制成悬浮液,提取该悬浮液液面下8~13cm、20~25cm和33~38cm三个阶梯部分的悬浮液,离心干燥,分别得到粒径小于100μm、10~15mm、20~25mm的珊瑚颗粒待用,底部沉淀物取出备用;3)将步骤1)得到的复合菌液和步骤2)得到的珊瑚颗粒混合,在25~30℃,培养增殖时间24~48小时,干燥待用。进一步地,将对数生长期的复合菌种和珊瑚颗粒以1:2~2.5的体积比混合。进一步地,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菌液直接喷雾至珊瑚颗粒上,干燥待用。进一步地,所述光合细菌为红螺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嗜硫红假单孢菌的其中之一,所述反硝化细菌为反硝化微球菌或硝化假单孢杆菌。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沉淀物为粒径较大的珊瑚颗粒,底部沉淀物表面喷淋光合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底部沉淀物、光合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质量比为1:0.3~0.5:0.3~0.5。上述各种微生物均可市购或从有关微生物保藏机构获得。本方法还可用于水产养殖生物用复合载体微生态水质净化剂。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物质的浓度,抑制水体中有害微生物繁殖和生长,净化水质,提高水产品品质和性能;该微生物制剂可迅速降解水体中的残存饲料、鱼类的粪便及其它有机物,特别是清除池塘长时间的养殖水体底部积累的残余饲料、排泄废物、动植物残体;同时,还能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能有效避免固体有机物和有害物质的积累;本专利技术中微生物菌群加入了适量比例的羊肚菌菌丝体,该菌体协同作用可极大地在水体的富营养化上起到作用;活化后的珊瑚颗粒作为固定载体,与复合菌群协同作用克服了游离微生物易死亡、易流失、活性不高和降解效率低的缺点,且将珊瑚颗粒活化筛选为三个梯度后,不同粒径的珊瑚颗粒可在池塘水体的不同深度起到积极的作用,珊瑚本身具有多孔、多沟槽、多纹理的结构特点,复合菌种可以更有安全长久的“栖息”场所,有利于菌体的繁殖和作用发挥,另外,珊瑚的主要成份为碳酸钙,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水体的酸度。本专利技术安全无毒,制作成本低,可大大防治细菌性出血病的发生,为农业养殖减少了经济损失,提高了农业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制备复合菌种取枯草芽孢杆菌30g,地衣芽孢杆菌20g,纳豆芽孢杆菌20g,混合制成复合菌剂一;取粪链球菌10g,产朊假丝酵母20g,羊肚菌菌丝体10g,混合制成复合菌剂二;取光合细菌20g,反硝化细菌20g,混合制成复合菌剂三;将复合菌剂一、复合菌剂二、复合菌剂三以1:1:0.5的重量比混合,加复合菌种重量一半的花生粕,在20℃的温度下搅拌发酵。2、制备珊瑚固定载体取珊瑚体研磨后过筛,分别过筛50目、60目、70目、80目、100目后,置于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静置6~12小时后分散制成悬浮液,分别提取3个梯度的悬浮液,离心干燥,分别得到粒径小于100μm、10~15mm、20~25mm的珊瑚颗粒待用,底部沉淀物取出备用。3、吸附固定将复合菌种以1:2的体积比分别与粒径小于100μm、10~15mm、20~25mm的珊瑚颗粒混合,干燥;底部沉淀物、光合细菌和反硝化细菌以质量比为1:0.3:0.3的比重喷淋混合。实施例21、制备复合菌种取枯草芽孢杆菌40g,地衣芽孢杆菌30g,纳豆芽孢杆菌30g,混合制成复合菌剂一;取粪链球菌20g,产朊假丝酵母30g,羊肚菌菌丝体20g,混合制成复合菌剂二;取光合细菌30g,反硝化细菌30g,混合制成复合菌剂三;将复合菌剂一、复合菌剂二、复合菌剂三以1:1:1的重量比混合,加复合菌种重量一半的花生粕,在20℃的温度下搅拌发酵。2、制备珊瑚固定载体取珊瑚体研磨后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防治大水面出血病的复合菌种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不同的微生物复合菌群分别制成单元制剂:复合菌剂一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纳豆芽孢杆菌组成,复合菌剂一中所含的各种微生物培养液在菌剂中的重量配比为:枯草芽孢杆菌,3-5份地衣芽孢杆菌,2-4份纳豆芽孢杆菌,2-4份;复合菌剂二由粪链球菌、产朊假丝酵母和羊肚菌菌丝体组成,复合菌剂二中所含的各种微生物培养液在菌剂中的重量配比为:粪链球菌,1~3份产朊假丝酵母,2~4份羊肚菌菌丝体,1~3份;复合菌剂三由光合细菌、反硝化细菌组成,复合菌剂三中所含的各种微生物培养液在菌剂中的重量配比为:光合细菌,2~4份反硝化细菌,2~4份;将以上单元制剂以复合菌一2~4份,复合菌二2~4份,复合菌三1~3份的比例加花生粕在20~30℃的温度下搅拌发酵;2)将珊瑚研磨,过50~100目筛后,置于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静置6~12小时后分散制成悬浮液,提取该悬浮液液面下8~13cm、20~25cm和33~38cm三个阶梯部分的悬浮液,离心干燥,分别得到粒径小于100μm、10~15mm、20~25mm的珊瑚颗粒待用,底部沉淀物取出备用;3)将步骤1)得到的复合菌液和步骤2)得到的珊瑚颗粒混合,在25~30℃,培养增殖时间24~48小时,干燥待用。...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治大水面出血病的复合菌种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不同的微生物复合菌群分别制成单元制剂:复合菌剂一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纳豆芽孢杆菌组成,复合菌剂一中所含的各种微生物培养液在菌剂中的重量配比为:枯草芽孢杆菌,3-5份地衣芽孢杆菌,2-4份纳豆芽孢杆菌,2-4份;复合菌剂二由粪链球菌、产朊假丝酵母和羊肚菌菌丝体组成,复合菌剂二中所含的各种微生物培养液在菌剂中的重量配比为:粪链球菌,1~3份产朊假丝酵母,2~4份羊肚菌菌丝体,1~3份;复合菌剂三由光合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组成,复合菌剂三中所含的各种微生物培养液在菌剂中的重量配比为:光合细菌,2~4份反硝化细菌,2~4份;将以上单元制剂以复合菌一2~4份,复合菌二2~4份,复合菌三1~3份的重量份比例加花生粕在20~30℃的温度下搅拌发酵;2)将珊瑚研磨,过50~100目筛后,置于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静置6~12小时后分散制成悬浮液,提取该悬浮液液面下8~13cm、20~25cm和33~38cm三个阶梯部分的悬浮液,离心干燥,分别得到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益多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