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侧摩阻力的预制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3313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小侧摩阻力的预制桩,包括桩身和桩尖,所述桩尖设置于所述桩身的下方,并与桩身机械连接,桩尖的顶部边缘大于所述桩身的横截面边缘1-5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桩身下方设有桩尖,桩尖的顶部边缘大于桩身的横截面边缘预设距离,由于桩尖的顶部横截面大于桩身的横截面,使桩身的在压入过程中,减少桩身和地基之间的侧摩阻力,进一步的,还可在桩身的外侧壁设置向内表面凹陷的条形凹槽,以减小侧摩阻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结构简单,方便快捷,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讲,本技术涉及一种减小侧摩阻力的预制粧。
技术介绍
试粧的设计是根据地质报告及当地经验,选定粧型及单粧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目的一是进一步确定所选粧型的施工可行性,避免粧机全面进场后发现该粧型不适合本场地施工或发现粧基承载力远小于地质报告提供的计算值,此时再改粧型就会拖工期且增加费用。二是根据单粧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单粧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由于地质报告提供的数值往往偏于保守,且粧顶标高以上部分的杂填土不能及时外运,所以根据静载报告进一步确定地基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场地环境、地质以及施工工艺等的影响,粧顶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普遍存在高差,使得实际粧长大于设计粧长,而粧顶标高以上部分的粧长与地基接触会产生摩擦阻力,而这部分摩擦阻力并不包含在单粧竖向承载力中,且粧顶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的高差越大,粧顶标高位置以上的侧阻力对整个试粧侧阻力的贡献越大,此时正确估算出实际的侧阻力难度也越大。粧位处上部存在的砖渣等建筑垃圾孔隙率大,易出现塌孔,可能会出现扩径现象,造成承载力大幅提高。故在施工中如果能排除粧顶标高位置以上的侧阻力的影响对提高单粧竖向静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小侧摩阻力的预制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和桩尖,所述桩尖设置于所述桩身的下方,并与所述桩身机械连接,所述桩尖的顶部边缘大于所述桩身的横截面边缘1‑5cm,所述桩身的外侧壁具有向内表面凹陷的条形凹槽,以减小侧摩阻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向阳曹一峰周宇梁军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凯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