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的防蔓延燃烧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6913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的防蔓延燃烧防护结构,包括单元电池、吸塑壳、隔热板、顶部压板、外壳;所述的吸塑壳包裹在单元电池的外壁,隔热板包裹在吸塑壳的外壁,顶部压板贴合在顶部隔热板的顶面,单元电池连同包裹其上的吸塑壳、隔热板一起套置在外壳内。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单元电池的外壳材质为铝合金,铝合金表面进行阳极氧化绝缘处理;铝合金外壳的内表面分别敷贴一层阻燃隔热片,具有超强的隔热性能与阻燃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的防蔓延燃烧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发问世以来,在短短十几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超薄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更高、循环寿命更好等优点,因此备受青睐。聚合物锂离子单体电池极限耐温在135~150摄氏度,由于单体电池本身的品质缺陷等极端异常情况下发生电池起火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约550~650摄氏度)、烟雾,从而引起相邻的锂离子电池燃烧,以至于发生电池组燃烧的连锁反应。为此,业者急需一种可以防止锂离子电池一起燃烧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燃效果好、安全系数高的大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的防蔓延燃烧防护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是一种大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的防蔓延燃烧防护结构,包括单元电池、吸塑壳、隔热板、顶部压板、外壳;所述的吸塑壳包裹在单元电池的外壁,隔热板包裹在吸塑壳的外壁,顶部压板贴合在顶部隔热板的顶面,单元电池连同包裹其上的吸塑壳、隔热板一起套置在外壳内。所述的吸塑壳由左吸塑壳和右吸塑壳组成;所述的左吸塑壳和右吸塑壳分别包裹在单元电池的左、右侧壁和顶部、底部上。所述的隔热板包括左侧隔热板、右侧隔热板、顶部隔热板和底部隔热板;所述的左侧隔热板、右侧隔热板分别贴合在吸塑壳左侧壁和右侧壁上,顶部隔热板贴合在吸塑壳的顶面,底部隔热板贴合在吸塑壳的底面及两端壁上。所述的外壳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技术单元电池的外壳材质为铝合金,铝合金表面进行阳极氧化绝缘处理;铝合金外壳的内表面分别敷贴一层阻燃隔热片,具有超强的隔热性能与阻燃作用。2、单元电池由三只45Ah聚合物锂离子单体电池与铜质镀银的电极镶块通过盘头铜螺钉铆接并联而成,单体电池之间使用镀银铜片或镀金铜片进行连接,具有良好的电接触性能和防腐性能。3、每个单体电池的各边缘及顶部进行灌胶封装,增加电池机械强度。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是本技术大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的防蔓延燃烧防护结构的第一个实施例,它包括单兀电池1、吸塑壳2、隔热板3、顶部压板4、外壳5。所述的吸塑壳2由左吸塑壳21和右吸塑壳22组成。所述的左吸塑壳21和右吸塑壳22分别包裹在单元电池I的左、右侧壁和顶部、底部上,将整个单元电池I的外壁包裹起来。所述的隔热板3包括左侧隔热板31、右侧隔热板32、顶部隔热板33和底部隔热板34。所述的左侧隔热板31、右侧隔热板32分别贴合在吸塑壳2左侧壁和右侧壁上,顶部隔热板33贴合在吸塑壳2的顶面,底部隔热板34贴合在吸塑壳2的底面及两端壁上,隔热板3将整个吸塑壳2的外壁包裹住。所述的顶部压板4贴合在顶部隔热板3的顶面,顶部压板4和顶部隔热板3上开设有与单元电池I极柱相配合的孔、槽。所述的单元电池I连同包裹其上的吸塑壳2、隔热板3 —起套置在外壳5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壳5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其上部为矩形,下部外形呈半圆弧形,相应的吸塑壳2、隔热板3的外形皆按此形状设计。如图5、图6所示,是本技术大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的防蔓延燃烧防护结构的第二个实施例,它包括单元电池I’、吸塑壳2’、隔热板3’、顶部压板4’、外壳5’。该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所述的外壳5’的形状为矩形,相应的吸塑壳2’、隔热板3’的外形皆按此形状设计。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隔热板3是采用最新的纳米新技术制造出来的新材料,由特殊的无机耐火粉末形成了微小的超级气孔,其导热系数比静止空气还要小。高温下,隔热性能比传统纤维类的保温材料要好3~4倍,是迄今为止保温性能最好的隔热材料。将该阻燃隔热片置于60°C ±2°C、相对湿度95%的恒温恒湿箱内搁置24小时后,使用500V兆欧表检测该阻燃隔热片在高温高湿环境前后的绝缘阻抗,试验前后的绝缘阻抗均为无穷大,表观无可见变化。该阻燃隔热片符合EU欧盟的91/155/EEC的标准,其中的增强纤维符合WHO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不会被吸入人体内部而造成危害,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新型隔热材料。本技术的重点就在于:设有隔热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产品的形状可有多种,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大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的防蔓延燃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电池、吸塑壳、隔热板、顶部压板、外壳;所述的吸塑壳包裹在单元电池的外壁,隔热板包裹在吸塑壳的外壁,顶部压板贴合在顶部隔热板的顶面,单元电池连同包裹其上的吸塑壳、隔热板一起套置在外壳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的防蔓延燃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塑壳由左吸塑壳和右吸塑壳组成;所述的左吸塑壳和右吸塑壳分别包裹在单元电池的左、右侧壁和顶部、底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的防蔓延燃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板包括左侧隔热板、右侧隔热板、顶部隔热板和底部隔热板;所述的左侧隔热板、右侧隔热板分别贴合在吸塑壳左侧壁和右侧壁上,顶部隔热板贴合在吸塑壳的顶面,底部隔热板贴合在吸塑壳的底面及两端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的防蔓延燃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的防蔓延燃烧防护结构,包括单元电池、吸塑壳、隔热板、顶部压板、外壳;所述的吸塑壳包裹在单元电池的外壁,隔热板包裹在吸塑壳的外壁,顶部压板贴合在顶部隔热板的顶面,单元电池连同包裹其上的吸塑壳、隔热板一起套置在外壳内。由于本技术单元电池的外壳材质为铝合金,铝合金表面进行阳极氧化绝缘处理;铝合金外壳的内表面分别敷贴一层阻燃隔热片,具有超强的隔热性能与阻燃作用。【IPC分类】H01M2-02, H01M2-08, H01M10-058, H01M10-42, H01M2-20【公开号】CN204558602【申请号】CN201520237837【专利技术人】王晶良, 蔡享江 【申请人】厦门宝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申请日】2015年4月2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的防蔓延燃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电池、吸塑壳、隔热板、顶部压板、外壳;所述的吸塑壳包裹在单元电池的外壁,隔热板包裹在吸塑壳的外壁,顶部压板贴合在顶部隔热板的顶面,单元电池连同包裹其上的吸塑壳、隔热板一起套置在外壳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晶良蔡享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宝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