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支承硬车沟道等高调节工装包括若干结构相同的调节组,每一所述调节组包括底座、垫块、压板、压板支撑块和压板固定螺杆;所述底座为长方形,在底座上表面横向贯穿设置有T型槽,在所述T型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螺纹孔;所述垫块上设置有螺纹孔,垫块通过螺杆和T型螺母固定在底座上;在所述压板上前后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压板固定螺杆有两个,分别穿过所述压板的通孔后通过T型螺母固定在底座上,在压板后方的压板固定螺杆上套置有所述压板支撑块,压板支撑块包括内筒和外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省去了每次拆卸环形锻件的麻烦,整体安装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转支承硬车沟道等高调节工装。
技术介绍
在回转支承加工过程中,其环形锻件在硬车沟道加工时需要在机床的回转工作台上进行固定及高度调整,机床的回转工作台为圆盘形,其上面设置有若干以回转工作台的圆心为中心,等角度排列的T型凹槽,通过螺杆和T型螺母对回转支承环形锻件的夹持固定工装进行固定。目前,回转支承加工锻件在固定和调节高度时的工装包括垫块和压板,垫块和压板是分开设置的,压板和垫块分别通过螺杆和T型螺母固定在回转工作台相邻的T型槽上,用于支撑压板后方的压板支撑块是高度固定的金属块。使用时,环形锻件放置在固定好的垫块上后,采用合适尺寸的压板支撑块放在压板的后端,压板的前端压在环形锻件上后锁紧螺杆。这种工装在使用时非常麻烦,需要分别在回转工作台上安装垫块、压板和压板支撑块,且在环形锻件加工完吊装时需要拆卸,垫块和压板在回转工作台上移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目前回转支承加工锻件高度调节及固定工装安装拆卸麻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的回转支承硬车沟道等高调节工装。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回转支承硬车沟道等高调节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结构相同的调节组,每一所述调节组包括底座、垫块、压板、压板支撑块和压板固定螺杆;所述底座为长方形,在底座上表面横向贯穿设置有T型槽,在所述T型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螺纹孔;所述垫块上设置有螺纹孔,垫块通过螺杆和T型螺母固定在底座上;在所述压板上前后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压板固定螺杆有两个,分别穿过所述压板的通孔后通过T型螺母固定在底座上,在压板后方的压板固定螺杆上套置有所述压板支撑块。为了使压板支撑块可以根据环形锻件的高度进行调节,优选的,所述压板支撑块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位于外筒内,两者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为了防止内筒完全落入外筒内,不方便旋转内筒,更进一步的,所述内筒的上端设置有凸肩。为了可以使压板前方的压板固定螺杆根据环形锻件的直径进行前后调节,优选的,所述压板前方的通孔为条形通孔,后方的通孔为圆形通孔。为了可以使垫块不用螺杆和T型螺母固定,优选的,所述垫块的下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宽度比所述底座上的T型凹槽的上开口端的宽度小0.5mm-1.5mm,这样,垫块直接放在底座上即可,凸台卡入底座的T型凹槽上开口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通过底座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回转工作台上,垫块可在底座上滑动,而且垫块不需要用螺杆和T型螺母也可放置在底座上;压板也可在底座上移动,在加工完后,松开T型螺母,即可前后移动,便于吊装,提高了工作效率;压板支撑块采用套筒形式,方便使用,而且还可根据需要调整高度,不需要再对每个尺寸的环形锻件制定尺寸固定的压板支撑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回转工作台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底座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底座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垫块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垫块的仰视图;图6是本技术压板的俯视图。图中:1底座、IlT型槽、12螺纹孔、2回转工作台、3垫块、31螺纹孔、32凸台、4压板、41条形通孔、42圆形通孔、5压板固定螺杆1、6压板固定螺杆I1、7压板支撑块、71内筒、711凸肩、72外筒、8环形锻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若干结构相同的调节组,每一所述调节组包括底座、垫块、压板、压板支撑块和压板固定螺杆。调节组在回转工作台上的T型槽上固定,一般情况下在回转工作台上设置4个或6个调节组。如图1所示,底座I固定在回转工作台2上,垫块3设置在底座I上,并可沿着底座I的T型凹槽前后滑动。压板4通过压板固定螺杆I 5和压板固定螺杆II 6设置在底座I上,在压板固定螺杆II 6上套置有压板支撑块7。为了使压板支撑块7可以根据不同环形锻件8的高度进行调节,优选的,所述压板支撑块7包括内筒71和外筒72,所述内筒71位于外筒72内,两者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为了防止内筒71完全落入外筒72内时不方便旋转内筒71,更进一步的,所述内筒71的上端设置有凸肩711,凸肩711即增大了与压板4的接触面积又保证了内筒71不会完全落入外筒72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底座I为长方形,在底座I上表面横向贯穿设置有T型槽11,在所述T型槽1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图3中设置有5个)螺纹孔12。螺杆穿过螺纹孔12后与回转工作台2上的T型凹槽内的T型螺母配合连接,将底座牢固的固定在回转工作台2上。当然,在固定连接好底座I和回转工作台2后,连接螺杆的上端要低于底座I的T型凹槽11的底面,这样才能保证T型凹槽11内的T型块在滑动时不受影响。连接底座I和回转工作台2的螺杆上端为六角形,采用六角形扳手将螺杆拧紧。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垫块3为长方体结构,垫块3上设置有螺纹孔31,垫块3通过螺杆和T型螺母固定在底座I上,垫块3与底座I连接的螺杆的上端不高于垫块3的上表面,采用六角形扳手将螺杆拧紧。为了可以使垫块3不用螺杆和T型螺母固定,优选的,所述垫块3的下端设置有方形凸台32,所述凸台32的宽度比所述底座I上的T型凹槽的上开口端的宽度小0.5mm-1.5mm,优选的小1mm,这样,垫块3直接放在底座I上即可,凸台32卡入底座I的T型凹槽11上开口内。如图6所示,在所述压板4上前后设置有两个通孔。为了可以使压板4前方的压板固定螺杆I 5可根据环形锻件8的直径进行前后调节,优选的,所述压板4前方的通孔为条形通孔41,后方的通孔为圆形通孔42。使用时,如图1所示,底座I固定在回转工作台上,垫块3如果采用螺杆固定,则松开螺杆后可以根据环形锻件8的直径大小前后移动,调节尺寸,如果垫块3直接用凸台32卡在底座I的T型凹槽11上,则垫块3可直接在底座上滑动。环形锻件8放置在垫块3上后,调节压板支撑块7的内筒,使其与环形锻件8的上表面基本平齐,或略小于环形锻件8的上表面,然后向中心拉动压板4,直到压板4的前端越过环形锻件8后,拧紧压板固定螺杆I 5和压板固定螺杆II 6,将环形锻件8固定。加工完后,松开压板固定螺杆I 5和压板固定螺杆II 6,向外拖动压板4,然后直接将环形锻件8吊起即可。以上所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回转支承硬车沟道等高调节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结构相同的调节组,每一所述调节组包括底座、垫块、压板、压板支撑块和压板固定螺杆;所述底座为长方形,在底座上表面横向贯穿设置有T型槽,在所述T型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螺纹孔;所述垫块上设置有螺纹孔,垫块通过螺杆和T型螺母固定在底座上;在所述压板上前后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压板固定螺杆有两个,分别穿过所述压板的通孔后通过T型螺母固定在底座上,在压板后方的压板固定螺杆上套置有所述压板支撑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支承硬车沟道等高调节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支撑块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位于外筒内,两者通过螺纹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支承硬车沟道等高调节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支承硬车沟道等高调节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结构相同的调节组,每一所述调节组包括底座、垫块、压板、压板支撑块和压板固定螺杆;所述底座为长方形,在底座上表面横向贯穿设置有T型槽,在所述T型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螺纹孔;所述垫块上设置有螺纹孔,垫块通过螺杆和T型螺母固定在底座上;在所述压板上前后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压板固定螺杆有两个,分别穿过所述压板的通孔后通过T型螺母固定在底座上,在压板后方的压板固定螺杆上套置有所述压板支撑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海,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晋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