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播种机的分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46824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7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土豆播种机的分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储料杯,所述各储料杯由择种部和储种部构成,所述择种部呈弧形槽,择种部一端与储种部相连,择种部另一端设有用于防止种子脱落的挡块,择种部与储种部相垂直,所述储种部向内凹,储种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链传动机构的链条相连的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作简单,工艺性好,保证了种子在整个输送过程中不会掉落,成本低,且便于调节种子之间的距离。(*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器具的
,具体涉及一种土豆播种机的分种装置
技术介绍
土豆(马铃薯)不仅口感好,而且还富含有膳食纤维,有助促进胃肠蠕动,疏通肠道。中医认为马铃薯“性平味甘无毒,能健脾和胃,益气调中,缓急止痛,通利大便,因此马铃薯是餐桌上常点的一道菜。马铃薯是块茎繁殖,且容易生长,传动的播种方法,是播种者将马铃薯一块一块的丢到土里,在整个播种的过程中,播种者长时间处于弯腰的状态,播种者劳动一天,往往腰酸背痛,腰部伸直都困难,劳动强度非常大。随着社会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刚性增长,加快了农产品的机械化生产。但现有的以发动机为动力进行播种的大型播种机,体积较大,重量重,设备价格高,适合在农田面积大的平原地区使用,而由于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农田多为小块的不规则梯田,以发动机为动力的播种机因其体积大、重量重,搬运极不方便,无法适应在爬坡下坎的山地使用。而且现有播种机设有一个加料斗,种子放置在加料斗中,通过输送装置送至出料口,当播种机运动时,种子随着输送装置的运动四处洒落,增加了成本,且这种播种方式,不能够保证各种子之间的间距,存在一些密、一些疏,从而不利于种子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土豆播种机的分种装置,该分种装置能够保证种子在整个输送过程中不会掉落,降低成本,控制种子的间距。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土豆播种机的分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储料杯,所述各储料杯由择种部和储种部构成,所述择种部呈弧形槽,择种部一端与储种部相连,择种部另一端设有用于防止种子脱落的挡块,择种部与储种部相垂直,所述储种部向内凹,储种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链传动机构的链条相连的连接板。所述储种部呈碗状。所述储种部的底部设有漏水漏沙口。所述各连接板上设有两个用于与链传动机构的链条相连的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包括若干个储料杯,储料杯由择种部和储种部构成,择种部与储种部垂直连接,储种部上设有连接板,若干个储料杯通过连接板安装在链传动机构的链条上,当链传动机构的链轮转动时,带动链条和链条上的若干个储料杯转动,将储料杯带入加料斗中,由于储料杯择种部的弧形槽开口向上,种子载入储料杯的择种部,实现在加料斗中进行选种;随着链条的运动,当储料杯运动到水平位置时,由于重力,种子自然落入储料杯的储种部;当链条继续运动,储料杯择种部的弧形槽开口向下,通过下面的储料杯择种部防止了种子掉落,当储料杯的储种部的开口向下时,种子落入土壤中,本技术制作简单,工艺性好,保证了种子在整个输送过程中不会掉落,成本低,且便于调节种子之间的距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播种机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侧视图。附图中:储料杯1、择种部1-1、储种部1-2、连接板1-3、挡块1-4、漏水漏沙口 1-5、机架2、左矩形底框架2-1、右矩形底框架2-2、两个加料斗3、两个导料箱4、两条链传动机构5、支撑横梁6、动力牵引钩7、行走轮8、可调加料斗连接板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土豆播种机的分种装置,包括若干储料杯1,所述各储料杯I由择种部1-1和储种部1-2构成,所述择种部1-1呈弧形槽,所述择种部1-1横截面呈中空的扇形,择种部1-1 一端与储种部1-2相连,另一端设有用于防止种子脱落的挡块1-4,择种部1-1与储种部1-2相垂直,所述储种部1-2向内凹,所述储种部1-2呈碗状,储种部1-2设有折弯边,择种部1-1与储种部1-2的折弯边焊接固定,所述储种部1-2的底部设有漏水漏沙口 1-5,储种部1-2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链传动机构的链条相连的连接板1-3,所述各连接板1-3上设有两个用于与链传动机构的链条相连的安装孔,储料杯I通过销子插入连接板1-3的安装孔与链条的链节相连。采用本技术的土豆播种机,包括机架2、两个加料斗3、两个导料箱4、两条链传动机构5、支撑横梁6、动力牵引钩7、转轴、行走轮8及可调加料斗连接板9,所述机架2由左矩形底框架2-1和右矩形底框架2-2构成,所述左矩形底框架2-1和右矩形底框架2-2下端分别安装有两个安装架,左、右矩形底框架各支撑一转轴,两转轴上分别安装以行走轮8,本技术可以安装两个转轴,通过分轴方式实现了差速功能,保证了播种机在转弯时,没有滑动摩擦,减小了行动阻力和随动性,保证了机架2的平稳性。所述支撑横梁6的两端设有用于调节两加料斗3距离的条形孔,两加料斗3通过螺栓与穿过支撑横梁6条形孔,安装在支撑横梁6上,使两个加料斗3并排悬挂在支撑横梁6,所述两加料斗3之间连接有可调加料斗连接板9,可调加料斗连接板9上设有条形孔,两加料斗3通过螺栓与可调加料斗连接板9的条形孔相配合相连,所述加料斗3呈上大下小结构,加料斗3上端用于放料,加料斗3下端设有开口,该开口的大小便于链传动机构5的链条和储料杯I穿过;支撑横梁6上端设有四个轴承座,每两个轴承座之间安装有第一从动轴。左矩形底框架2-1和右矩形底框架2-2上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一导料箱4,两个左矩形底框架2-1和右矩形底框架2-2并排设置,两导料箱4之间留有间距,所述间距为种植行间距,两导料箱4分别位于两加料斗3旁,对应设置在支撑横梁6的第一从动轴,所述两导料箱4上部设有加料斗3让位口,两导料箱4通过加料斗让位口搁在加料斗3上,两导料箱4下端设有下种出口,各导料箱4的两侧壁均支撑有第二从动轴和第三从动轴,两条链传动机构5分别穿过两加料斗3设置在两转轴8、支撑横梁6的第一从动轴和两导料箱4的第二从动轴之间,所述两条链传动机构5分别由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和链条构成,所述主动链轮套设在转轴的中部,第一从动链轮安装在支撑横梁6的第一从动轴上,第二从动链轮安装在导料箱4的第二从动轴上,第三从动链轮安装在导料箱4的第三从动轴,链条套设置在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和第三从动链轮上,所述若干个储料杯I安装在链条的链节上。动力牵引钩7安装在机架2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动力牵引钩7与人或耕牛或驱动装置相连,通过它们带动土豆播种机运动,由于行走轮8与地面有摩擦力,因此带动行走轮8转动,行走轮8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主动链轮转动,主动链轮转动带动整个链传动机构5运动,从而带动链传动机构5上的储料杯I运动,将加料斗3中的土豆种子运输至导料箱4下端的下种出口,落入土中。本技术不需要设置动力,通过外部动力带动,降低了成本,且可以适用于动力驱动装置、人或耕牛,这样便于土豆播种机的灵活设置,适用于机械化的平原地区或丘陵地区。【主权项】1.一种土豆播种机的分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储料杯,所述各储料杯由择种部和储种部构成,所述择种部呈弧形槽,择种部一端与储种部相连,择种部另一端设有用于防止种子脱落的挡块,择种部与储种部相垂直,所述储种部向内凹,储种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链传动机构的链条相连的连接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豆播种机的分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种部呈碗状。3.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土豆播种机的分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储料杯,所述各储料杯由择种部和储种部构成,所述择种部呈弧形槽,择种部一端与储种部相连,择种部另一端设有用于防止种子脱落的挡块,择种部与储种部相垂直,所述储种部向内凹,储种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链传动机构的链条相连的连接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克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博沃发动机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