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冲击式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4280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除尘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冲击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管的末端与引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一出风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出风管呈弯折状,所述第二出风管的一端穿过除尘器与所述第一出风管相连,所述第二出风管的另一端与出风喇叭口相连,所述出风喇叭口朝向水室设置,所述精净化室呈S形,所述精净化室的一端安装有进风叶片并且其另一端安装有出风叶片,所述精净化室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棉,所述进风喇叭口与所述精净化室的进风叶片端相连,所述旋流板位于所述除尘器的一侧,所述旋流板的一端与所述精净化室的出风叶片端与相连,所述旋流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干燥塔相连,所述干燥塔与所述烟囱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除尘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冲击式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锅炉是利用燃料燃烧后释放的热能或工业生产中的余热传递给容器内的水,使水达到所需要的温度或一定压力蒸汽的热力设备。水进入锅炉以后,在汽水系统中锅炉受热面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水,使水加热成一定温度和压力的热水或生成蒸汽,被引出应用。在燃烧设备部分,燃料燃烧不断放出热量,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热的传播,将热量传递给锅炉受热面,而本身温度逐渐降低,最后由烟囱排出。从烟囱排出的锅炉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灰尘,如果直接将烟气排入大气,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目前,市面上使用的除尘装置虽然能够捕获粗尘粒,但是很难将细尘捕集下来,捕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捕集效率高的水冲击式除尘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冲击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管、引风机、除尘器、第一出风管、干燥塔、烟囱、旋流板,所述烟气管的末端与所述引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一出风管的一端相连,所述除尘器位于所述引风机的一侧,所述除尘器的下部安装有水室,所述除尘器的上部安装有第二出风管、精净化室、出风喇叭口、进风喇叭口,所述第二出风管呈弯折状,所述第二出风管的一端穿过所述除尘器与所述第一出风管相连,所述第二出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喇叭口相连,所述出风喇叭口朝向所述水室设置,所述精净化室呈S形,所述精净化室的一端安装有进风叶片并且其另一端安装有出风叶片,所述精净化室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棉,所述进风喇叭口与所述精净化室的进风叶片端相连,所述旋流板位于所述除尘器的一侧,所述旋流板的一端与所述精净化室的出风叶片端与相连,所述旋流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干燥塔相连,所述干燥塔与所述烟囱相连。所述烟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导流板、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安装于所述烟囱上,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烟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导流板、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安装于所述烟气管上,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出风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导流板、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管上,所述第三导流板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三转轴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从锅炉出来的烟气进入烟气管,烟气在引风机所产生的正压作用下,高速进入除尘器并转弯向下冲击水室中的水面,烟气中粗尘粒由于吸附作用被水捕获,细尘粒随高速气流进入“S”形精净化室,由于高速气流冲击水面激起的水滴、水雾及离心力的作用,细尘同时被捕集下来,最后通过旋流板除水及后部干燥塔脱水后进人烟囱排入大气,将粗尘粒、细尘均捕集下来,捕集效率高;2、引风机、出风叶片、进风叶片的设置,加速气流的流通速度;3、第二出风管呈弯折状,烟气对水面的冲击力大,捕获效果好;4、出风喇叭口、进风喇叭口的设置,出风、进风面积大,出风、进风效率高;5、精净化室呈S形,精净化室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棉,净化效率高;6、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第三导流板的设置,用于调节烟气的流通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中,1-烟气管,2-引风机,3-除尘器,4-第一出风管,5-干燥塔,6_烟囱,7_水室,8-第二出风管,9-精净化室,10-出风喇叭口,11-进风喇叭口,12-进风叶片,13-出风叶片,14-过滤棉,15-旋流板,16-第一导流板,17-第一转轴,18-第二导流板,19-第二转轴,20-第三导流板,21-第三转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水冲击式除尘装置,包括烟气管1、引风机2、除尘器3、第一出风管4、干燥塔5、烟囱6、旋流板15,烟气管I的末端与引风机2的进风口相连,引风机2的出风口与第一出风管4的一端相连,除尘器3位于引风机2的一侧,除尘器3的下部安装有水室7,除尘器3的上部安装有第二出风管8、精净化室9、出风喇叭口 10、进风喇叭口 11,第二出风管8呈弯折状,第二出风管8的一端穿过除尘器3与第一出风管4相连,第二出风管8的另一端与出风喇叭口 10相连,出风喇叭口 10朝向水室7设置,精净化室9呈S形,精净化室9的一端安装有进风叶片12并且其另一端安装有出风叶片13,精净化室9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棉14,进风喇叭口 11与精净化室9的进风叶片12端相连,旋流板15位于除尘器3的一侧,旋流板15的一端与精净化室9的出风叶片13端与相连,旋流板15的另一端与干燥塔5相连,干燥塔5与烟囱6相连。烟囱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导流板16、第一转轴17,第一转轴17安装于烟囱6上,第一导流板16的一端安装于第一转轴17上。烟气管I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导流板18、第二转轴19,第二转轴19安装于烟气管I上,第二导流板18的一端安装于第二转轴19上。第一出风管4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导流板20、第三转轴21,第三转轴21安装于第一出风管4上,第三导流板20的一端安装于第三转轴21上。以上对本技术的I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水冲击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管、引风机、除尘器、第一出风管、干燥塔、烟囱、旋流板,所述烟气管的末端与所述引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一出风管的一端相连,所述除尘器位于所述引风机的一侧,所述除尘器的下部安装有水室,所述除尘器的上部安装有第二出风管、精净化室、出风喇叭口、进风喇叭口,所述第二出风管呈弯折状,所述第二出风管的一端穿过所述除尘器与所述第一出风管相连,所述第二出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喇叭口相连,所述出风喇叭口朝向所述水室设置,所述精净化室呈S形,所述精净化室的一端安装有进风叶片并且其另一端安装有出风叶片,所述精净化室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棉,所述进风喇叭口与所述精净化室的进风叶片端相连,所述旋流板位于所述除尘器的一侧,所述旋流板的一端与所述精净化室的出风叶片端与相连,所述旋流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干燥塔相连,所述干燥塔与所述烟囱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冲击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导流板、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安装于所述烟囱上,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冲击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导流板、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安装于所述烟气管上,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冲击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导流板、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管上,所述第三导流板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三转轴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除尘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冲击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管的末端与引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一出风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出风管呈弯折状,所述第二出风管的一端穿过除尘器与所述第一出风管相连,所述第二出风管的另一端与出风喇叭口相连,所述出风喇叭口朝向水室设置,所述精净化室呈S形,所述精净化室的一端安装有进风叶片并且其另一端安装有出风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冲击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管、引风机、除尘器、第一出风管、干燥塔、烟囱、旋流板,所述烟气管的末端与所述引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一出风管的一端相连,所述除尘器位于所述引风机的一侧,所述除尘器的下部安装有水室,所述除尘器的上部安装有第二出风管、精净化室、出风喇叭口、进风喇叭口,所述第二出风管呈弯折状,所述第二出风管的一端穿过所述除尘器与所述第一出风管相连,所述第二出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喇叭口相连,所述出风喇叭口朝向所述水室设置,所述精净化室呈S形,所述精净化室的一端安装有进风叶片并且其另一端安装有出风叶片,所述精净化室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棉,所述进风喇叭口与所述精净化室的进风叶片端相连,所述旋流板位于所述除尘器的一侧,所述旋流板的一端与所述精净化室的出风叶片端与相连,所述旋流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干燥塔相连,所述干燥塔与所述烟囱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奥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