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钻防尘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1640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击钻防尘袋以解决特殊场合进行钻孔时遇到的粉尘污染等问题。防尘袋包括本体、双面胶、橡皮筋。本体是两端敞口的结构,一端边缘处设置双面胶,另一端设置橡皮筋。本体是圆柱形或圆锥形的结构。防尘袋本体采用柔软可伸缩的透明塑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既避免了粉尘等杂物弄脏家具环境的苦恼,也可防止在高空抬头钻孔时粉尘入眼;双面胶在使用时既有较强的粘贴性又容易拆除,不伤害墙漆,也可以轻松随意粘贴开孔位置及大小,方便安全;防尘袋采用透明材质制作,可以快速准确的找到打孔位置;与冲击钻连接的钻头口处采用橡皮筋,使其对大小钻头的需求均可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所属
本技术涉及装修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冲击钻使用的防尘袋。
技术介绍
在墙体上钻孔时,常常用到冲击钻,用它来钻孔时,除了噪声很大外,粉尘污染相当严重。尤其是在某些场合,比如对已装修好的房间进行维修处理时,特别需要防尘,因此设计一种冲击钻使用的防尘袋变得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钻使用的防尘袋以解决对某些特殊场合进行钻孔时遇到的粉尘污染等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冲击钻防尘袋包括防尘袋本体、双面胶、橡皮筋。防尘袋本体是两端敞口的结构,其中一端边缘处设置有双面胶,另一端设置有橡皮筋。防尘袋本体是圆柱形或圆锥形的结构,当防尘袋本体是圆锥形的结构时,双面胶设置在宽口位置,橡皮筋设置在窄口位置。防尘袋本体采用柔软可伸缩的透明塑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配合冲击钻使用的防尘袋既避免了粉尘等杂物弄脏家具环境的苦恼,也可防止在尚空抬头钻孔时粉尘入眼。2.与墙面或屋顶粘贴处采用双面胶,使用时既有较强的粘贴性又容易拆除,不伤害墙漆,也可以轻松随意粘贴开孔位置及大小,方便安全。3.防尘袋采用透明材质制作,可以快速准确的找到打孔位置。4.与冲击钻连接的钻头口处采用橡皮筋,使其对大小钻头的需求均可实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现有技术图除外)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通过下面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且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1是本技术的圆锥形冲击钻防尘袋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圆柱形冲击钻防尘袋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冲击钻防尘袋在屋顶使用时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I防尘袋本体 2双面胶3橡皮筋 5屋顶4冲击钻【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此之前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词语不能限定解释为通常的含义或辞典中的含义,而应当立足于为了以最佳方式说明其技术专利技术人可以对术语的概念进行适当定义的原则解释为符合本技术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随之,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中表示的结构只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之一,并不能完全代表本技术的技术思想,因此应该理解到对于本技术而言可能会存在能够进行替换的各种等同物和变形例。例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技术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如图1-3所示,冲击钻防尘袋包括防尘袋本体1、双面胶2、橡皮筋3。防尘袋本体I是两端敞口的结构,其中一端边缘处设置有双面胶2,另一端设置有橡皮筋3。防尘袋本体I是圆柱形或圆锥形的结构,当防尘袋本体I是圆锥形的结构时,双面胶2设置在宽口位置,橡皮筋3设置在窄口位置。防尘袋本I体采用柔软可伸缩的透明塑料制成。图3中使用的是圆锥形防尘袋,使用圆柱形防尘袋的情况类似,使用时:1.标注将要开孔的墙面位置;2.将防尘袋有双面胶一面粘贴在开孔部位周围;3.将钻头通过防尘袋下方小口伸入,选好开孔位置打孔;4.钻孔结束后清理防尘袋内灰尘,以便下次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冲击钻防尘袋,包括防尘袋本体(1)、双面胶(2)、橡皮筋(3),其特征在于:防尘袋本体(I)是两端敞口的结构,其中一端边缘处设置有双面胶(2),另一端设置有橡皮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钻防尘袋,其特征在于:防尘袋本体(I)是圆柱形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钻防尘袋,其特征在于:防尘袋本体(I)是圆锥形的结构,其中双面胶(2)设置在宽口位置,橡皮筋(3)设置在窄口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冲击钻防尘袋,其特征在于:防尘袋本体(I)采用透明材质制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钻防尘袋,其特征在于:防尘袋本体(I)采用透明塑料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钻防尘袋,其特征在于:防尘袋本体(I)采用柔软可伸缩的透明塑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击钻防尘袋以解决特殊场合进行钻孔时遇到的粉尘污染等问题。防尘袋包括本体、双面胶、橡皮筋。本体是两端敞口的结构,一端边缘处设置双面胶,另一端设置橡皮筋。本体是圆柱形或圆锥形的结构。防尘袋本体采用柔软可伸缩的透明塑料制成。本技术使用时既避免了粉尘等杂物弄脏家具环境的苦恼,也可防止在高空抬头钻孔时粉尘入眼;双面胶在使用时既有较强的粘贴性又容易拆除,不伤害墙漆,也可以轻松随意粘贴开孔位置及大小,方便安全;防尘袋采用透明材质制作,可以快速准确的找到打孔位置;与冲击钻连接的钻头口处采用橡皮筋,使其对大小钻头的需求均可实现。【IPC分类】B25D17-14【公开号】CN204525382【申请号】CN201520227929【专利技术人】何荣 【申请人】北方锐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5日【申请日】2015年4月1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击钻防尘袋,包括防尘袋本体(1)、双面胶(2)、橡皮筋(3),其特征在于:防尘袋本体(1)是两端敞口的结构,其中一端边缘处设置有双面胶(2),另一端设置有橡皮筋(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锐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