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光光度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4081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光光度计装置,它涉及分光光度计技术领域,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圆形孔,圆形孔内安装有凸透镜,凸透镜的右侧设置有吸收池,吸收池的右侧设置有硅光电二极管,转柱设置在圆形孔的左端,转柱的左端安装有转盘,转柱右端的内部安装有光源,光源的外壳通过转轴安装在转柱上,光源的外壳下端安装有复位弹簧,光源的外壳的上端安装有驱动器,驱动器的驱动杆与光源的外壳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快速调节,操作简便,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节省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光光度计装置,属于分光光度计

技术介绍
分光光度计,又称光谱仪(spectrometer),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测量范围一般包括波长范围为380~780 nm的可见光区和波长范围为200?380rim的紫外光区。不同的光源都有其特有的发射光直,因此可采用不同的发光体作为仪器的光源。钨灯的发射光谱:钨灯光源所发出的380?780nm波长的光谱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可得到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连续色谱;该色谱可作为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光源。分光光度法是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常用的波长范围为:(1)200?380nm的紫外光区,(2) 380?780nm的可见光R,2.5?25μπι (按波数计为4000cm〈-l>?400cm〈-l>)的红外光区。所用仪器为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为保证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所有仪器应按照国家计暈检定规程或本附录规定,定期进行校正检定。分光光度计采用一个可以产生多个波长的光源,通过系列分光装置,从而产生特定波长的光源,光线透过测试的样品后,部分光线被吸收,计算样品的吸光值,从而转化成样品的浓度。样品的吸光值与样品的浓度成正比。现有的分光光度计装置在使用不便于调节角度,使用不方便,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光光度计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分光光度计装置,它包含壳体、吸收池、硅光电二极管、凸透镜、转柱、转盘、光源、复位弹簧、驱动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圆形孔,圆形孔内安装有凸透镜,凸透镜的右侧设置有吸收池,吸收池的右侧设置有硅光电二极管,转柱设置在圆形孔的左端,转柱的左端安装有转盘,转柱右端的内部安装有光源,光源的外壳通过转轴安装在转柱上,光源的外壳下端安装有复位弹簧,光源的外壳的上端安装有驱动器,驱动器的驱动杆与光源的外壳相配合。作为优选,所述的复位弹簧的外表面设置有防尘套。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器的驱动杆上安装有减震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快速调节,操作简便,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节省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_吸收池;3_娃光电二极管;4_凸透镜;5_转柱;6_转盘;7_光源;8-复位弹簧;9-驱动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壳体1、吸收池2、硅光电二极管3、凸透镜4、转柱5、转盘6、光源7、复位弹簧8、驱动器9,壳体I的内部设置有圆形孔,圆形孔内安装有凸透镜4,凸透镜4的右侧设置有吸收池2,吸收池2的右侧设置有硅光电二极管3,转柱5设置在圆形孔的左端,转柱5的左端安装有转盘6,转柱5右端的内部安装有光源7,光源7的外壳通过转轴安装在转柱5上,光源7的外壳下端安装有复位弹簧8,光源7的外壳的上端安装有驱动器9,驱动器9的驱动杆与光源7的外壳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的复位弹簧8的外表面设置有防尘套。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器9的驱动杆上安装有减震垫。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调节时,通过驱动器9驱动光源7的外壳调节角度,复位时通过复位弹簧8实现复位,操作简便,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分光光度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壳体(I)、吸收池(2)、硅光电二极管(3)、凸透镜(4)、转柱(5)、转盘(6)、光源(7)、复位弹簧(8)、驱动器(9),壳体(I)的内部设置有圆形孔,圆形孔内安装有凸透镜(4),凸透镜⑷的右侧设置有吸收池(2),吸收池⑵的右侧设置有硅光电二极管(3),转柱(5)设置在圆形孔的左端,转柱(5)的左端安装有转盘(6),转柱(5)右端的内部安装有光源(7),光源(7)的外壳通过转轴安装在转柱(5)上,光源(7)的外壳下端安装有复位弹簧(8),光源(7)的外壳的上端安装有驱动器(9),驱动器(9)的驱动杆与光源(7)的外壳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光光度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弹簧(8)的外表面设置有防尘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光光度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9)的驱动杆上安装有减震垫。【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光光度计装置,它涉及分光光度计
,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圆形孔,圆形孔内安装有凸透镜,凸透镜的右侧设置有吸收池,吸收池的右侧设置有硅光电二极管,转柱设置在圆形孔的左端,转柱的左端安装有转盘,转柱右端的内部安装有光源,光源的外壳通过转轴安装在转柱上,光源的外壳下端安装有复位弹簧,光源的外壳的上端安装有驱动器,驱动器的驱动杆与光源的外壳相配合;本技术便于快速调节,操作简便,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节省时间。【IPC分类】G01N21-31【公开号】CN204536194【申请号】CN201520279930【专利技术人】李东颖, 张艳 【申请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公开日】2015年8月5日【申请日】2015年5月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光光度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壳体(1)、吸收池(2)、硅光电二极管(3)、凸透镜(4)、转柱(5)、转盘(6)、光源(7)、复位弹簧(8)、驱动器(9),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圆形孔,圆形孔内安装有凸透镜(4),凸透镜(4)的右侧设置有吸收池(2),吸收池(2)的右侧设置有硅光电二极管(3),转柱(5)设置在圆形孔的左端,转柱(5)的左端安装有转盘(6),转柱(5)右端的内部安装有光源(7),光源(7)的外壳通过转轴安装在转柱(5)上,光源(7)的外壳下端安装有复位弹簧(8),光源(7)的外壳的上端安装有驱动器(9),驱动器(9)的驱动杆与光源(7)的外壳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颖张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