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定兴专利>正文

双前轮滑板车转向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4033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前轮滑板车转向控制装置,包括把手、车架、前叉杆,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连接座、扭力弹簧及连接杆,其中,前叉杆后方设有供把手及车架组装的固定部,前叉杆前方设有二凸块,凸块分别向下设有枢接杆,枢接杆设有环槽,该环槽的侧缘处开设有卡沟,枢接杆内设有穿孔;连接座枢接于前叉杆的枢接杆上,该连接座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侧缘处开设有卡沟,容置槽底部设有穿孔,连接座的前端设有连接块,该连接块上开设有透孔,而连接座的侧缘设有枢接块,该枢接块则枢接有车轮;扭力弹簧,设入于连接座的容置槽内,该扭力弹簧设有二端部,该二端部分别固定于前叉杆及连接座的卡沟内;连接杆,枢接于连接座的连接块上,该连接杆的二端分别设有透孔。(*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器材,尤指一种应用于双前轮滑板车的转向控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双前轮滑板车转向控制装置,包括把手、车架、前叉杆、连接座、扭力弹簧及连接杆,其中,前叉杆后方设有供把手及车架组装的固定部,前叉杆前方设有二凸块,凸块分别向下设有枢接杆,枢接杆设有环槽,该环槽的侧缘处开设有卡沟,枢接杆内设有穿孔;连接座枢接于前叉杆的枢接杆上,该连接座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侧缘处开设有卡沟,容置槽底部设有穿孔,连接座的前端设有连接块,该连接块上开设有透孔,而连接座的侧缘设有枢接块,该枢接块则枢接有车轮;扭力弹簧,设入于连接座的容置槽内,该扭力弹簧设有二端部,该二端部分另固定于前叉杆及连接座的卡沟内;连接杆,枢接于连接座的连接块上,该连接杆的二端分别设有透孔。所述的双前轮滑板车转向控制装置,其前叉杆的凸块于外缘处开设有滑槽,连接座的容置槽外缘则凸设有可在滑槽内移动的止挡块。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实施例确实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利用身体的重量或出力按压把手及车架一侧,而可使车轮偏向一侧倾斜,进而以较小的旋转半径立即同步顺利转向,达到转弯平衡稳定的目的,从而具有安全性。2、由于本技术的扭力弹簧具有迅速回复到正向行驶的功效,并且设于容置槽内部,而非显露于外,故可防止水份、灰尘等异物侵入或外力的破坏,不易发生故障而损坏,可供长久使用。二连接座2,分别枢接于前叉杆1的二枢接杆12上,该连接座2设有容置槽21,该容置槽21的外缘凸设有止挡块22,容置槽21的侧缘开设有卡沟23,容置槽21底部设有穿孔24,该连接座2的前端向下设有连接块25,该连接块25上开设有透孔26,连接座2的侧缘设有枢接块27,该枢接块27枢接有车轮28。二扭力弹簧3,设于连接座2的容置槽21内,该扭力弹簧3设有二端部31、32。连接杆4,组设于连接座2的连接块25上,该连接杆4的二端分别设有透孔41。组合时,如图2至图4所示,首先将二扭力弹簧3分别设入二连接座2的容置槽21内,并将该扭力弹簧3的一端部32嵌入卡沟23内,再将前叉杆1的二枢接杆14分别插置于二容置槽21内,并使二扭力弹簧3可设入环槽15内,并圈绕于枢接杆14的外缘,二扭力弹簧3的另一端部31可嵌入卡沟16内,而该二连接座2容置槽21的止挡块22,则可位于前叉杆1二凸块12的滑槽13中段位置处,再藉由二螺栓5穿入于枢接杆14、容置槽21的穿孔17、24内,并与螺帽51螺接,使前叉杆1与二连接座2形成活动枢接,再将二连接座2的二连接块25设入连接杆4二端的透孔41内,并藉由螺栓6穿入二连接块25的透孔26及连接杆4的二透孔内,并与螺帽61螺接,使二连接块25与连接杆4形成活动枢接,前叉杆1的固定部11则可供把手7及车架8固定接合,如此,则可以完成组装。使用时,如图5至图7所示,当滑板车前进滑行而欲转弯时,如需转向左侧时,则使用者可利用身体重量或出力按压把手7的左侧,即可使前叉杆1左侧的车轮28承受较大的重量负荷,故造成左侧车轮28会向左侧偏移,而右侧车轮28则会受到连接杆4的连动而同步向左侧偏移,当左、右二侧的车轮28同时向左偏移时,则二连接座2会以枢接杆14为轴心而同时向左侧旋转,其中位于左侧的连接座2容置槽21内的扭力弹簧3,其二端部31、32则分别受到前叉杆1、连接座2的卡沟16、23相对扭转压迫,又该二连接座2的旋转角度范围,则会受限于连接座2外缘的止挡块22推抵至前叉杆1滑槽13内的一侧边处,而防止二车轮28的过度旋转,当二车轮28于转弯动作完成后,欲使车轮28呈现正向行驶时,只需将使用者的身体保持正直,或不再施力按压把手7的左侧,则可藉由位于左侧连接座2容置槽21内的扭力弹簧3,受到扭转压迫后所产生的弹力回复作用,即可轻松的带动左侧的连接座2回归至定位,并透过连接杆4的作用,而带动另一右侧的连接座2回归至定位,如此,即可使二车轮28回复至正向位置,而当欲向右转弯时,两样只需利用身体重量或出力按压把手7及车架8的右侧,而使右侧连接座2容置槽21内的扭力弹簧3产生扭转压迫作用即可右转,故可藉由上述步骤而达到轻易左、右转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双前轮滑板车转向控制装置,包括把手、车架、前叉杆,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连接座、扭力弹簧及连接杆,其中,前叉杆后方设有供把手及车架组装的固定部,前叉杆前方设有二凸块,凸块分别向下设有枢接杆,枢接杆设有环槽,该环槽的侧缘处开设有卡沟,枢接杆内设有穿孔;连接座枢接于前叉杆的枢接杆上,该连接座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侧缘处开设有卡沟,容置槽底部设有穿孔,连接座的前端设有连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定兴
申请(专利权)人:陈定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