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连杆式斜顶内侧抽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38086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08:39
注塑模具连杆式斜顶内侧抽芯机构,包括上、下复板,上复板中设定位块和浇口衬套,上复板下设型腔,下复板中开穿孔,下复板上设模脚,模脚之间设上、下顶针板,上、下顶针板之间设顶针,注射机的顶杆与下顶针板相接触,模脚上设型芯与型腔之间有塑料件,塑料件内壁制内竖板,内竖板上开卡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顶针板之间设底座上设连杆,底座经下销轴与连杆下部旋转配合,型芯中开顶块槽,顶块槽的一侧为斜面,斜面内侧制斜导槽,顶块槽中设斜顶块,斜顶块下部经上销轴与连杆上部旋转配合,斜顶块位于斜面一侧制斜导轨与斜导槽配合,斜顶块位于直面一侧制竖板槽和凸块,竖板槽与内竖板配合,凸块与卡孔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注塑模具连杆式斜顶内侧抽芯机构
技术介绍
在注塑模具中塑料件的内壁制有倒钩或卡孔或卡扣等结构,已有技术通常是采用斜导柱带动内抽芯滑块,在模具开模塑料件被顶出的同时,通过斜导柱与内抽芯滑块的配合,使内抽芯滑块脱出倒钩,但是当注塑模具的体积和内部空间较小,塑料件的内壁制有左右两个卡孔,且两个卡孔之间的距离很近时,注塑模具则无法给内抽芯滑块向内滑动足够的空间,使塑料件无法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小空间注塑模具内抽芯,保证塑料件顺利脱模的注塑模具连杆式斜顶内侧抽芯机构。本技术注塑模具连杆式斜顶内侧抽芯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复板和下复板,在上复板中设置定位块和浇口衬套,上复板下设置型腔,在下复板中开有穿孔,下复板上设置模脚,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有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上、下顶针板之间设置顶针,注射机的顶杆穿过穿孔与下顶针板下面相接触,在模脚上设置型芯,型芯与型腔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塑料件的内壁制有内竖板,内竖板上开有卡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顶针板之间设置底座,底座上设置连杆,底座经下销轴与连杆的下部旋转配合,在型芯中开有顶块槽,顶块槽的一侧为斜面,斜面内侧制有斜导槽,在顶块槽中设置斜顶块,斜顶块下部经上销轴与连杆的上部旋转配合,在斜顶块位于斜面一侧制有斜导轨,斜导轨与斜导槽相配合,在斜顶块上制有竖板槽和凸块,竖板槽与塑料件的内竖板相配合,凸块与卡孔相配入口 ο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连杆式斜顶内侧抽芯机构,当塑料件注塑成型后,下复板带动模脚、上顶针板、下顶针板、顶针、连杆、型芯、斜顶块和塑料件一同向后移动,模具开模,当上、下顶针板向后移动至与注塑机的顶杆相接触时,上、下顶针板、顶针、底座和连杆停止移动,连杆顶住斜顶块停止移动,顶针和斜顶块顶住塑料件停止移动,而下复板、模脚和型芯继续向后移动,型芯中的斜导槽与斜顶块的斜导轨配合,使斜顶块沿着斜导槽倾斜向内侧滑动,使斜顶块的凸块逐渐脱出塑料件的卡孔,而连杆也随着斜顶块向内侧摆动;当塑料件完成脱模后,下复板带动模脚、型芯、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和顶针复位,当顶针与型腔内壁相接触时,型腔顶住顶针、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复位,上、下顶针板带动底座,底座带动连杆,连杆拉动斜顶块沿着斜导槽向下回复原位。本方案注塑模具连杆式斜顶内侧抽芯机构,通过在型芯中设置一个内侧抽芯的斜顶块,在上、下顶针板上设置一个底座,在底座与斜顶块之间连接一根连杆,斜顶块倾斜向内侧抽芯或者复位动作都由连杆带动,而连杆由上、下销子与底座和斜顶块旋转配合,可小幅度摆动,只需一个较小的倾斜角度,便能使斜顶块抽出卡孔,所占用注塑模具的内部空间小,特别适用于小空间注塑模具内抽芯,并且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降低了模具的开发成本。本技术注塑模具连杆式斜顶内侧抽芯机构,所述的斜顶块的下部开有摆动槽,摆动槽经上销轴与连杆上部旋转配合。所述的斜顶块的下部制有连接耳朵,连接耳朵经上销轴与连杆上部旋转配合。可根据需要,将斜顶块与连杆的连接设计成不同方式。所述的斜导槽为燕尾槽或者工字槽。【附图说明】图1是注塑模具连杆式斜顶内侧抽芯机构合模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注塑模具连杆式斜顶内侧抽芯机构开模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注塑模具连杆式斜顶内侧抽芯机构侧抽芯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连杆式斜顶内侧抽芯机构,如图1一图3所示,包括上复板I和下复板2,在上复板中设置定位块3和浇口衬套4,上复板下设置型腔5,在下复板2中开有穿孔6,下复板上设置模脚7,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有上顶针板8和下顶针板9,上、下顶针板之间设置顶针10,注射机的顶杆11穿过穿孔6与下顶针板下面相接触,在模脚7上设置型芯12,型芯与型腔5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13,塑料件的内壁制有内竖板14,内竖板上开有卡孔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顶针板8、9之间设置底座16,底座上设置连杆18,底座经下销轴17与连杆18的下部旋转配合,在型芯12中开有顶块槽19,顶块槽的一侧为斜面21,斜面内侧制有斜导槽22,在顶块槽中设置斜顶块23,斜顶块下部经上销轴24与连杆18的上部旋转配合,在斜顶块位于斜面一侧制有斜导轨25,斜导轨与斜导槽相配合,在斜顶块上制有竖板槽26和凸块27,竖板槽与塑料件13的内竖板相配合,凸块与卡孔15相配合。当塑料件注塑成型后,下复板2带动模脚7、上顶针板8、下顶针板9、顶针10、连杆18、型芯12、斜顶块23和塑料件13 —同向后移动,模具开模,当上、下顶针板8、9向后移动至与注塑机的顶杆11相接触时,上、下顶针板、顶针10、底座18和连杆18停止移动,连杆顶住斜顶块23停止移动,顶针10和斜顶块23顶住塑料件13停止移动,而下复板2、模脚7和型芯12继续向后移动,型芯中的斜导槽22与斜顶块23的斜导轨25配合,使斜顶块沿着斜导槽倾斜向内侧滑动,使斜顶块的凸块27逐渐脱出塑料件13的卡孔15,而连杆18也随着斜顶块23向内侧摆动;当塑料件完成脱模后,下复板2带动模脚7、型芯12、上顶针板8、下顶针板9和顶针10复位,当顶针与型腔5内壁相接触时,型腔顶住顶针、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复位,上、下顶针板带动底座16,底座带动连杆18,连杆拉动斜顶块23沿着斜导槽22向下回复原位。本方案注塑模具连杆式斜顶内侧抽芯机构,通过在型芯12中设置一个内侧抽芯的斜顶块23,在上、下顶针板8、9上设置一个底座16,在底座与斜顶块之间连接一根连杆18,斜顶块倾斜向内侧抽芯或者复位动作都由连杆带动,而连杆18由上、下销子24、17与底座16和斜顶块23旋转配合,可小幅度摆动,只需一个较小的倾斜角度,便能使斜顶块抽出卡孔15,所占用注塑模具的内部空间小,特别适用于小空间注塑模具内抽芯,并且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降低了模具的开发成本。所述的斜顶块23的下部开有摆动槽28,摆动槽经上销轴24与连杆18上部旋转配合。所述的斜顶块23的下部制有连接耳朵,连接耳朵经上销轴24与连杆18上部旋转配合。可根据需要,将斜顶块23与连杆18的连接设计成不同方式。所述的斜导槽22为燕尾槽或者工字槽。【主权项】1.注塑模具连杆式斜顶内侧抽芯机构,包括上复板(I)和下复板(2),在上复板中设置定位块(3)和浇口衬套(4),上复板下设置型腔(5),在下复板(2)中开有穿孔(6),下复板上设置模脚(7),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有上顶针板(8)和下顶针板(9),上、下顶针板之间设置顶针(10),注射机的顶杆(11)穿过穿孔(6)与下顶针板下面相接触,在模脚(7)上设置型芯(12),型芯与型腔(5)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13),塑料件的内壁制有内竖板(14),内竖板上开有卡孔(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顶针板(8、9)之间设置底座(16),底座上设置连杆(18),底座经下销轴(17)与连杆(18)的下部旋转配合,在型芯(12)中开有顶块槽(19),顶块槽的一侧为斜面(21),斜面内侧制有斜导槽(22),在顶块槽中设置斜顶块(23),斜顶块下部经上销轴(24)与连杆(18)的上部旋转配合,在斜顶块位于斜面一侧制有斜导轨(25),斜导轨与斜导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注塑模具连杆式斜顶内侧抽芯机构,包括上复板(1)和下复板(2),在上复板中设置定位块(3)和浇口衬套(4),上复板下设置型腔(5),在下复板(2)中开有穿孔(6),下复板上设置模脚(7),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有上顶针板(8)和下顶针板(9),上、下顶针板之间设置顶针(10),注射机的顶杆(11)穿过穿孔(6)与下顶针板下面相接触,在模脚(7)上设置型芯(12),型芯与型腔(5)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13),塑料件的内壁制有内竖板(14),内竖板上开有卡孔(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顶针板(8、9)之间设置底座(16),底座上设置连杆(18),底座经下销轴(17)与连杆(18)的下部旋转配合,在型芯(12)中开有顶块槽(19),顶块槽的一侧为斜面(21),斜面内侧制有斜导槽(22),在顶块槽中设置斜顶块(23),斜顶块下部经上销轴(24)与连杆(18)的上部旋转配合,在斜顶块位于斜面一侧制有斜导轨(25),斜导轨与斜导槽相配合,在斜顶块位于直面(20)一侧制有竖板槽(26)和凸块(27),竖板槽与塑料件(13)的内竖板相配合,凸块与卡孔(15)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正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