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具和烹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3554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5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具,用于烹饪装置,包括:内锅,所述内锅的外壁上复合有电热膜层;外锅,位于所述内锅的外部,且所述外锅的内壁与所述内锅的外壁相贴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厨电产品的能效,同时减小了产品的噪音和辐射,并保证了产品加热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具和一种烹饪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厨电产品的加热方式主要有电热丝加热跟电磁加热,这两种加热方式都有明显的缺点。电热丝加热时会发出可见光,其热能转换效率较低。电磁加热以其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体积小巧、安全性好和外观美观等特点得到了大量的使用,但电磁加热存在噪音大、有辐射、加热不均匀等缺点。因此,如何提尚厨电广品的能效,同时减小广品的噪音和福射,并保证广品加热的均匀性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具。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装置,包括上述锅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具,用于烹饪装置,包括:内锅,所述内锅的外壁上复合有电热膜层;外锅,位于所述内锅的外部,且所述外锅的内壁与所述内锅的外壁相贴合。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锅具,电热膜层复合在内锅的外壁上,锅具采用电热膜层进行加热,其原理是电热膜层通电后产生远红外线,通过远红外线对锅中的水或食物进行加热。薄膜加热具有能效高、噪声小、加热均匀、无辐射等优点,锅具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提高产品的能效,同时减小产品的噪音和辐射,并保证产品加热的均匀性。内锅与外锅相贴合,可以防止电热膜层在产品运输和使用中受到磨损,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锅具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热膜层通过磁控溅射法或沉积法复合在所述内锅的外壁上。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锅具,通过磁控溅射法或沉积法产生电热膜层,可以保证电热膜层的薄厚均匀,从而保证产品加热的均匀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热膜层上喷涂有至少两个电极。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锅具,电极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连接电热膜层的两侧,使电热膜层通电,为产品正常加热提供保障。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锅的底壁设置有第一接触式电极,其中,所述电极通过接触方式或焊接方式与所述第一接触式电极的上端面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式电极的下端面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锅具,电极通过第一接触式电极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极与第一接触式电极可采用焊接的方式相电连接,保证了电极与第一接触式电极的连接强度,避免产品因电极与第一接触式电极的连接出现问题而无法正常工作,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其中,电极也可采用与第一接触式电极相接触的方式相电连接,简化工艺流程。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锅具还包括: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内锅上或所述外锅上,且所述传感器的连接端与所述接触式电极的上端面电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锅具,传感器设置在内锅或外锅上,用于检测加热的温度,为产品正常工作提供保障。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锅具还包括:锅盖,可开、合地盖装在所述内锅上方,且所述锅盖顶部设置有把手。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锅具,锅具在加热时,会将热量传递给锅盖,从而使得锅盖变得很烫,在锅盖上设置把手,可以方便用户提起锅盖,防止用户被烫伤,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受和产品的安全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锅与所述内锅通过二次烧结或高温粘接剂等方式粘接为一体。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锅具,外锅与所述内锅通过二次烧结或高温粘接剂等方式固定在一起,可以避免内锅与外锅产生相对运动使电极与第一接触式电极断开,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产品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锅为高导热陶瓷锅,所述外锅为低导热陶瓷锅。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锅具,内锅采用高导热陶瓷材料制造而成,提高了内锅的导热率,从而提高对内锅里的物品的加热效率。外锅采用低导热陶瓷材料制造而成,降低了外锅的导热率,减少了热量的流失,从而提高锅具的加热效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锅的上端部设置有翻边。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锅具,外锅的内表面形状与内锅的外表面形状一致,内锅放入后可与外锅紧密贴合,且在外锅的上端部设置翻边,便于用户对锅具的使用。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以及加热控制平台,位于所述锅具的下方,并与所述锅具的外锅底壁相接触,其中,所述加热控制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接触式电极,所述第二接触式电极与所述外锅底壁上的第一接触式电极相电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烹饪装置,该烹饪装置中的锅具包括具有透光壁的内锅、外锅及复合在内锅外壁上或外锅内壁上的电热膜,且该内锅上的透光壁或整个内锅壁都可由耐高温透明材料制成,为了使电热膜层产生的远红外光能够顺利的透过内锅,从而提高该锅具的加热效率,以及该外锅由低导热材料做成,并与内锅通过二次烧结或耐高温粘接剂紧密结合不可分离,且在外锅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接触式电极,以及在外锅或内锅内嵌入有传感器,其中,电热膜层上的电极与传感器的引出端都是通过外锅底部上的第一接触式电极与外部电源电连通,其中,该外部电源是由加热控制平台提供的,具体地,外锅底部上的第一接触式电极与加热控制平台上表面的第二接触式电极通过接触的方式相电连接,从而为电热膜层和传感器提供电能,其中,电热膜层将该电能转化为热能,并辐射出远红外光线,远红外光先通过内锅上的透光壁直接照射到容器内的食材上,内锅中的食材吸收远红外光线后内外部同时发热,使得热能转换效率提高,同时,该锅具中嵌入的传感器发出的传感信号可通过第一接触式电极及第二接触式电极传到加热控制平台内部的控制器中,控制器进行识别并进行相关逻辑判断,在控制供给电热膜层的电源的开端,从而控制加热过程。其中,该锅具需与加热控制平台配套使用才能实现加热功能。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锅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锅具的外锅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加热控制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具,用于烹饪装置,包括:内锅1,所述内锅I的外壁上复合有电热膜层2 ;外锅3,位于所述内锅I的外部,且所述外锅3的内壁与所述内锅I的外壁相贴合。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锅具,电热膜层2复合在内锅I的外壁上,锅具采用电热膜层2进行加热,其原理是电热膜层2通电后产生远红外线,通过远红外线对锅中的水或食物进行加热。薄膜加热具有能效高、噪声小、加热均匀、无辐射等优点,锅具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提高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具,用于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锅,所述内锅的外壁上复合有电热膜层;外锅,位于所述内锅的外部,且所述外锅的内壁与所述内锅的外壁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元房振尹善章张建亮张贵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