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春霞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采血整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3541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5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采血整合装置,属于采血领域。本整合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上端具有提手,壳体上端一侧上滑动连接有储物抽屉,储物抽屉上具有拉手,壳体前侧具有多个置物腔,置物腔之间具有隔板,隔板由金属材料制成,隔板上放置有装瓶装置,装瓶装置包括置瓶块,置瓶块上具有置瓶槽,置瓶槽的底部呈圆弧形,置瓶块能够吸附于隔板上,置物腔一侧固连有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标识块,标识块上吸附有呈圆块形的磁块,磁块上具有标识纸,壳体的侧壁上与置物腔对应处固连有置单板,壳体底部还具有封板,封板的一端铰接于壳体,封板的另一端固连有磁板,封板能够盖住壳体前侧,封板上具有把手一。本装置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采血领域,涉及一种新型采血整合装置
技术介绍
抽血检查一般采静脉血,静脉血化验除特殊要求的项目以外,一般要求在上午抽血,抽血前尽量减少运动量,不要吃食物,保持空腹,可以喝少量的水,除某些必须按时服用的某些实验结果有所干扰。如是住院病人,应在比较平稳的状态下,由医生或护士为您抽血。抽血前应尽量清洁抽血部位的皮肤。抽血量的多少是根据化验内容的不同及项目的多少来决定的,抽血量一般在2 — 20毫升,最多不会超过50毫升。在诊断许多疾病之前均需要进行采血验血,通过采血针,输血管和真空采血瓶进行血液的储蓄,但是目前的血液收集装置结构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血液送检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患者进行运送,另一种是采血人员进行运送,前者一般是患者较少时所采取的运送方式,该运送方式中,病人直接将血瓶拿在手上进行运送,十分的危险。后者运送方式适用于患者较多的运送方式,该种方式中,运送设备结构设计不合理,使操作人员不能很好的分类,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采血整合装置,该新型采血整合装置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实用性强,解决了现有采血运送装置结构不合理,使用麻烦,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采血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合装置包括呈方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具有提手,所述壳体上端一侧上滑动连接有储物抽屉,所述储物抽屉上具有拉手,所述壳体前侧具有若干个置物腔,所述置物腔之间具有隔板,所述隔板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隔板上放置有装瓶装置,所述装瓶装置包括呈方形的置瓶块,所述置瓶块上具有若干个置瓶槽,所述置瓶槽的底部呈圆弧形,所述置瓶块能够吸附于所述隔板上,所述置物腔一侧固连有呈方形且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标识块,所述标识块上吸附有呈圆块形的磁块,所述磁块上具有标识纸,所述壳体的侧壁上与所述置物腔对应处固连有置单板,所述壳体底部还具有封板,所述封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封板的另一端固连有磁板,所述封板能够盖住所述壳体前侧,所述封板上具有把手一。本整合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在置单板上放置病人的验血单据,同时在磁块的标识纸上写上该病人的名字,起到双重确认,将采取血液后的采血瓶放置在置瓶槽内,当病人较少时,可取下对应的置瓶块让病人送去检验,病人较多时,将一批病人的血液采取及其放置完毕后再将整个装置送至检验,十分的方便,过程中,置瓶块能够吸附在隔板,避免在走动的过程中发生事故,同时将封板吸附在壳体上,进一步起到保护作用,另外,储物抽屉内放置常用的采血针,采血管等常用道具,以备紧急使用,本装置结构设计巧妙,考虑到了两种情况,实用性强。上述的一种新型采血整合装置中,所述置瓶块底部固连有磁片,所述置瓶块上具有把手二,所述把手二的两端铰接于所述置瓶块的两端。通过磁片使置瓶块吸附在隔板上,十分的牢固,同时拿取置瓶块时,通过把手二拿取,安全性能高,能够很大程度上防止掉落。上述的一种新型采血整合装置中,所述封板上具有若干个可视窗,所述可视窗的数量与所述置物腔相同。在封板未打开的情况下,通过可视窗能够方便的观察。上述的一种新型采血整合装置中,所述置单板上吸附有压块,所述压块由磁性材料制成。通过压块将病人的验血单据压住,防止被吹落,设计考虑周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采血整合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本新型采血整合装置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实用性强。2、本新型采血整合装置中当病人较少时,可取下对应的置瓶块让病人送去检验,病人较多时,将一批病人的血液采取及其放置完毕后再将整个装置送至检验,十分的方便。3、本新型采血整合装置中置瓶块能够吸附在隔板,避免在走动的过程中发生事故,同时将封板吸附在壳体上,进一步起到保护作用。4、本新型采血整合装置的储物抽屉内放置常用的采血针,采血管等常用道具,以备紧急使用。5、本新型采血整合装置结构设计巧妙,考虑到了两种情况,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新型采血整合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新型采血整合装置中装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la、置物腔;2、提手;3、储物抽屉;4、拉手;5、隔板;6、置瓶块;6a、置瓶槽;7、标识块;8、磁块;9、标识纸;10、置单板;11、封板;12、磁板;13、把手一 ;14、磁片;15、把手二 ;16、可视窗;17、压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新型采血整合装置包括呈方形的壳体1,壳体I的上端具有提手2,壳体I上端一侧上滑动连接有储物抽屉3,储物抽屉3上具有拉手4,壳体I前侧具有若干个置物腔la,置物腔Ia之间具有隔板5,隔板5由金属材料制成,隔板5上放置有装瓶装置,装瓶装置包括呈方形的置瓶块6,置瓶块6上具有若干个置瓶槽6a,置瓶槽6a的底部呈圆弧形,置瓶块6能够吸附于隔板5上,置物腔Ia —侧固连有呈方形且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标识块7,标识块7上吸附有呈圆块形的磁块8,磁块8上具有标识纸9,壳体I的侧壁上与置物腔Ia对应处固连有置单板10,壳体I底部还具有封板11,封板11的一端铰接于壳体1,封板11的另一端固连有磁板12,封板11能够盖住壳体I前侧,封板11上具有把手—13ο本整合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在置单板10上放置病人的验血单据,同时在磁块8的标识纸9上写上该病人的名字,起到双重确认,将采取血液后的采血瓶放置在置瓶槽6a内,当病人较少时,可取下对应的置瓶块6让病人送去检验,病人较多时,将一批病人的血液采取及其放置完毕后再将整个装置送至检验,十分的方便,过程中,置瓶块6能够吸附在隔板5,避免在走动的过程中发生事故,同时将封板11吸附在壳体I上,进一步起到保护作用,另外,储物抽屉3内放置常用的采血针,采血管等常用道具,以备紧急使用,本装置结构设计巧妙,考虑到了两种情况,实用性强。如图2所示,置瓶块6底部固连有磁片14,置瓶块6上具有把手二 15,把手二 15的两端铰接于置瓶块6的两端。通过磁片14使置瓶块6吸附在隔板5上,十分的牢固,同时拿取置瓶块6时,通过把手二 15拿取,安全性能高,能够很大程度上防止掉落。如图1所示,封板11上具有若干个可视窗16,可视窗16的数量与置物腔Ia相同。在封板11未打开的情况下,通过可视窗16能够方便的观察。如图1所示,置单板10上吸附有压块17,压块17由磁性材料制成。通过压块17将病人的验血单据压住,防止被吹落,设计考虑周全。本装置结构设计巧妙,考虑到了两种情况,实用性强。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新型采血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合装置包括呈方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具有提手,所述壳体上端一侧上滑动连接有储物抽屉,所述储物抽屉上具有拉手,所述壳体前侧具有若干个置物腔,所述置物腔之间具有隔板,所述隔板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隔板上放置有装瓶装置,所述装瓶装置包括呈方形的置瓶块,所述置瓶块上具有若干个置瓶槽,所述置瓶槽的底部呈圆弧形,所述置瓶块能够吸附于所述隔板上,所述置物腔一侧固连有呈方形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采血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合装置包括呈方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具有提手,所述壳体上端一侧上滑动连接有储物抽屉,所述储物抽屉上具有拉手,所述壳体前侧具有若干个置物腔,所述置物腔之间具有隔板,所述隔板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隔板上放置有装瓶装置,所述装瓶装置包括呈方形的置瓶块,所述置瓶块上具有若干个置瓶槽,所述置瓶槽的底部呈圆弧形,所述置瓶块能够吸附于所述隔板上,所述置物腔一侧固连有呈方形且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标识块,所述标识块上吸附有呈圆块形的磁块,所述磁块上具有标识纸,所述壳体的侧壁上与所述置物腔对应处固连有置单板,所述壳体底部还具有封板,所述封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封板的另一端固连有磁板,所述封板能够盖住所述壳体前侧,所述封板上具有把手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春霞张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苏春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