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冷却水槽,包括:槽体,槽体内部设有多个限位装置,限位装置位于槽体内水位线以下且各限位装置沿着槽体长度方向分布,任意相邻的两个限位装置之间预留有间隙;限位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块和下压条,两个固定块分别固定在槽体两侧的长度边上,下压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块连接,下压条靠近槽体底面的一侧设有软胶垫。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限位装置将电缆压入冷却水中,使得冷却水将电缆包覆住,从而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此外,限位装置中的下压条靠近槽体底面的一侧设有软胶垫,可以避免电缆在传送过程中外被层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冷却水槽。
技术介绍
电缆挤包绝缘或挤包护套时,由于温度非常高,出模后不能立即冷却,而是需要经过冷却水进行冷却。这时电缆冷却水槽就承担了此项任务,使电缆尽可能冷却到室温。电缆冷却水槽一般通入自来水或地下深井水作为冷却介质。现有的电缆冷却水槽为了能使电缆与冷却水充分接触,一般都会设置压料棍将电缆压入冷却水中。但在实际应用中,电缆在传送过程中,很容易从压料棍下滑落出去,而电缆一旦从压料棍滑落后就会回弹到冷却水的表面,影响冷却效果。且在传送过程中,电缆的外被很容易受到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缆冷却水槽,可以防止电缆在传送过程中回弹到冷却水的表面,以达到有效的冷却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缆冷却水槽,包括:槽体,槽体内部设有多个限位装置,限位装置位于槽体内水位线以下且各限位装置沿着槽体长度方向分布,任意相邻的两个限位装置之间预留有间隙;限位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块和下压条,两个固定块分别固定在槽体两侧的长度边上,下压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块连接,下压条靠近槽体底面的一侧设有软胶垫。优选地,槽体两侧的宽度边上设有至少一个槽口,槽口内设有软胶垫。优选地,槽口的数量为三个。优选地,槽口内侧面由外壁至内壁设为斜面。优选地,固定块上设有连接孔,下压条的两端通过连接孔分别与固定块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收线装置,收线装置位于槽体的出缆端。本专利技术中,槽体内部设有多个限位装置,限位装置位于槽体内水位线以下且各限位装置沿着槽体长度方向分布,电缆进入槽体后由进缆端至出缆端依次穿过各限位装置,通过限位装置将电缆压入冷却水中,使得冷却水将电缆包覆住,从而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此外,限位装置中的下压条靠近槽体底面的一侧设有软胶垫,可以避免电缆在传送过程中外被层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缆冷却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缆冷却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参照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缆冷却水槽,包括:收线装置和槽体1,收线装置位于槽体I的出缆端,槽体I两侧的宽度边上设有三个槽口 11,在引入多根电缆3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槽口 11可以将各电缆3隔开,使电缆3在传送过程中更具有条理性,槽口 11内设有软胶垫;槽体I内部设有多个限位装置2,限位装置2位于槽体I内水位线以下且各限位装置2沿着槽体I长度方向分布,任意相邻的两个限位装置2之间预留有间隙;限位装置2包括两个固定块21和下压条22,两个固定块21分别固定在槽体I两侧的长度边上,固定块21上设有连接孔211,下压条22的两端通过连接孔211分别与固定块21连接,下压条22横截面形状为凹凸起伏的波浪状,各电缆3限位装置2时,通过限位装置2中的下压条22的凹凸面进行分隔,下压条22靠近槽体I底面的一侧设有软胶垫,可以避免电缆3在传送过程中外被层的磨损。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工作的,电缆3出模后进入槽体I内,电缆3进入槽体I后由进缆端至出缆端依次穿过各限位装置2,并由收线装置将电缆3收拢,电缆3通过限位装置2被压入冷却水中,使得冷却水将电缆3包覆住,从而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电缆冷却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1),槽体(I)内部设有多个限位装置(2),限位装置(2)位于槽体(I)内水位线以下且各限位装置(2)沿着槽体(I)长度方向分布,任意相邻的两个限位装置⑵之间预留有间隙;限位装置⑵包括两个固定块(21)和下压条(22),两个固定块(21)分别固定在槽体(I)两侧的长度边上,下压条(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块(21)连接,下压条(22)靠近槽体(I)底面的一侧设有软胶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冷却水槽,其特征在于,槽体(I)两侧的宽度边上设有至少一个槽口(11),槽口(11)内设有软胶垫。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冷却水槽,其特征在于,槽口(11)的数量为三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冷却水槽,其特征在于,下压条(22)横截面形状为凹凸起伏的波浪状。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缆冷却水槽,其特征在于,固定块(21)上设有连接孔(211),下压条(22)的两端通过连接孔(211)分别与固定块(21)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缆冷却水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线装置,收线装置位于槽体(I)的出缆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冷却水槽,包括:槽体,槽体内部设有多个限位装置,限位装置位于槽体内水位线以下且各限位装置沿着槽体长度方向分布,任意相邻的两个限位装置之间预留有间隙;限位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块和下压条,两个固定块分别固定在槽体两侧的长度边上,下压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块连接,下压条靠近槽体底面的一侧设有软胶垫。本专利技术通过限位装置将电缆压入冷却水中,使得冷却水将电缆包覆住,从而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此外,限位装置中的下压条靠近槽体底面的一侧设有软胶垫,可以避免电缆在传送过程中外被层的磨损。【IPC分类】H01B13-00, B29C47-88, H01B13-24, H01B13-14【公开号】CN104821207【申请号】CN201510150215【专利技术人】陶成富, 吴本长 【申请人】安徽弘毅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5日【申请日】2015年3月3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冷却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1),槽体(1)内部设有多个限位装置(2),限位装置(2)位于槽体(1)内水位线以下且各限位装置(2)沿着槽体(1)长度方向分布,任意相邻的两个限位装置(2)之间预留有间隙;限位装置(2)包括两个固定块(21)和下压条(22),两个固定块(21)分别固定在槽体(1)两侧的长度边上,下压条(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块(21)连接,下压条(22)靠近槽体(1)底面的一侧设有软胶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成富,吴本长,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弘毅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