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2261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3 18:01
在发动机的消声器内腔共腔性包容设置一个利用亥姆霍兹共振原理消声和微孔板高频滤波消声功能的,由两块近距相邻微孔板组成的谐振腔(板体)。当高速气流穿过时,发生高频滤波效应和形成动态的亥姆霍兹共振原理消声气柱层,过滤和吸收发动机高频噪声,并在气流共腔膨胀、扩张混响和消声器内腔两端部吸音层阻性吸音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发动机消声器在小结构空间条件下的高效降噪和减少发动机排气背压,并附带提升发动机输出功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利用亥姆霍兹共振原理和微孔板高频滤波消声功能制成的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废气排放的消声器结构装置,内置的高速气流谐振腔(板)是该消声器的基本结构特征和核心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内燃式发动机(包括汽油机、柴油机、燃气发动机等,以下简称发动机)的废气排放消声器(以下简称消声器),分有阻性、抗性、或阻抗混合型三种类型,广泛配置在汽车、工程车辆、内燃气动工具等内燃动力装置上,并成为必备装置。依实际使用需要和可能性,消声器会设计成筒形、方形、扁形、盒式或回管等外形。国家行业标准按照消声器壳体内设置的分腔个数,分类为A、B、C、D四种类别,并提示典型结构示意,规定各种类别的消声器消声量指标:插入损失和功率损失比。以此,设计成不同配置要求的消声器。然而,由于消声器的实际消声效果,不仅与消声器的有效容积、类型、结构材料有关,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转速、气缸数和冲程数等,为达到好的消声效果,消声器可能会设计的相对较大,从而带来占有空间大、成本相对会高的结果。常规消声器的有效容积和发动机排量的比值一般在10?50倍的范围内,为协调消声效果、消声器体积、和实际配置许可空间的关连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谐振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筒体、用于密封筒体端口的上、下端盖,进或出口管和筒体端板及筒体上的防烫护网;在内部还包括仅贴向筒体端板的两个吸音层和由两块高密度微孔金属薄板组成的气流谐振腔;消声器的基本材料是金属薄板件,通过焊接和压合的方式连成一个有进出气口的、带腔室的总成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爱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狮虎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