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1815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3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板结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木饰面板表面的硬度和耐用程度,而且防火性能好,重量轻。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合板结构,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层、第一金属薄板层、蛭石板层和第二金属薄板层相互粘接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在面层与蛭石板层之间以及蛭石板层的下端面上设置一层金属薄板层,不仅提高了木饰面板表面的硬度,而且也提高了板体的耐用程度,而且提高了平整度、保温、绝热、隔音、吸声效果;使其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且体重轻,安装方便,天然美观、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木饰面板,尤其是一种用复合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装饰用的木制装饰材料,普遍使用多层杂木板贴木饰面,高密度板贴木饰面或直接用木板当木饰面这三种做法,这种传统的木饰面当作地面、作木地板时,容易受潮湿、易变形;当作墙体装饰板时,平整度较差,保温、隔音效果不够好;当作墙顶天花时,没有吸声、没有绝热效果;用于家具时,硬度比较低,容易被硬物划伤;当发生火灾时,木制品产品使得无法控制火势蔓延,助长了火苗的上升,降低了生命和财物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板结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木饰面板表面的硬度和耐用程度,而且防火性能好,重量轻。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合板结构,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层、第一金属薄板层、蛭石板层和第二金属薄板层相互粘接组成。本技术所述的面层采用木皮饰面层或印刷图案层。本技术所述的木皮饰面层厚度为0.2-3_。本技术所述的印刷图案层的厚度为0.05mm-0.1mm。本技术所述的第一金属薄板层的厚度为0.l_3mm。本技术所述的蛭石板层的厚度为2-100mm。本技术所述的第二金属薄板层的厚度为0.1-3_。本技术所述的第一金属薄板层和第二金属薄板层均采用铝薄板、钢薄板或镀锌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在面层与蛭石板层之间以及蛭石板层的下端面上设置一层金属薄板层,不仅提高了木饰面板表面的硬度,而且也提高了板体的耐用程度,而且提高了平整度、保温、绝热、隔音、吸声效果;使其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且体重轻,安装方便,天然美观、耐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复合板结构,包括板体5,其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0.2-3mm的面层1、0.1-3mm的第一金属薄板层2、2_100mm的輕石板层3和0.1-3mm的第二金属薄板层4相互粘接组成。所述面层I采用木皮饰面层或印刷图案层,当采用木皮饰面时,厚度为0.2-3mm,其为天然竹木皮;而采用印刷图案层时,厚度为0.05mm。本技术的第一金属薄板层2和第二金属薄板层4均采用铝薄板、钢薄板或镀锌板。优选,面层I的厚度为0.5-lmm、第一金属薄板层2的厚度为0.2-0.5mm、輕石板层3的厚度为3-15mm,的第二金属薄板层4的厚度为0.15-0.3mm。本技术的复合板结构采用天然木质薄板材与薄金属(薄铝板、薄钢板、镀锌板)和蛭石板复合后构成,可以用于木饰面板、墙板及天花,更好的突破了木饰面板的防火性能和抗磨抗压能力,大大提高了保温、隔音、吸声、绝热效果,克服了传统木饰面板易变形、易受潮、易燃烧的缺点,减轻了体积重量,带来隔墙及安装更加方便。【主权项】1.一种复合板结构,包括板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5)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层(I)、第一金属薄板层(2)、蛭石板层(3)和第二金属薄板层(4)相互粘接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I)采用木皮饰面层或印刷图案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皮饰面层厚度为0.2-3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图案层的厚度为0.05mm-0.1mm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薄板层(2)的厚度为 0.l_3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蛭石板层(3)的厚度为2-100mmo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薄板层(4)的厚度为 0.l_3m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薄板层(2)和第二金属薄板层(4)均采用铝薄板、钢薄板或镀锌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板结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木饰面板表面的硬度和耐用程度,而且防火性能好,重量轻。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合板结构,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层、第一金属薄板层、蛭石板层和第二金属薄板层相互粘接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在面层与蛭石板层之间以及蛭石板层的下端面上设置一层金属薄板层,不仅提高了木饰面板表面的硬度,而且也提高了板体的耐用程度,而且提高了平整度、保温、绝热、隔音、吸声效果;使其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且体重轻,安装方便,天然美观、耐用。【IPC分类】B32B15-10, E04F13-075, B32B15-04, B32B9-04【公开号】CN204510671【申请号】CN201520028086【专利技术人】刘辉, 刘丽丽 【申请人】深圳市千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申请日】2015年1月1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板结构,包括板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5)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层(1)、第一金属薄板层(2)、蛭石板层(3)和第二金属薄板层(4)相互粘接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刘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千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