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地下工程支护
,具体涉及一种深部软弱围岩双壳体耦合让压支护体系,特别适用于深部软岩巷道或隧道结构的支护问题。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下工程建设正朝向更深、更大、更广的方向发展,工程设计与施工面临的水文地质条件变的愈加复杂。其中,高应力流变软岩、深部异常地质带等因素造成了地下工程支护的巨大困难。虽然,国内外专家已经针对深部软岩工程提出多种支护措施,但是现有支护形式仍然很难满足深部岩体复杂的地质构造,为地下工程的安全施工与生产埋下隐患。深部软弱围岩往往包括泥岩、泥质砂岩等强度低、承载力差的沉积岩岩体,这类岩体在地下受长期构造应力的作用,经开挖扰动、卸荷等作用后,具有围岩压力大、变形速度快、支护难度大等特点。对于这类地层中修建的地下结构,其支护形式与普通岩体不同,不能直接施加刚性支护,否则会产生流变变形的能量累积,导致支护结构的瞬间失效。因此,支护结构必须具有让压变形的功能,即能够提供强大支护力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实现支护结构与围岩岩体的协调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深部软岩等不良地质围岩常规支护技术的不足,提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部软弱围岩双壳体耦合让压支护体系,包括第一排锚杆、第二排锚杆、初次喷层、让压层、二次喷层和封堵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排锚杆为高强螺纹锚杆,从围岩开挖面按照中心到两边对称施工的顺序进行打设;所述的第二排锚杆为中空注浆锚杆,第二排锚杆与第一排锚杆间隔布置;所述的初次喷层设置在围岩开挖面内侧,与围岩加固圈紧密接触,在初次喷层内侧依次设置让压层、二次喷层和封堵层,第二排锚杆的外露端部设置在二次喷层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连勋,张永文,贾绪路,翟汉波,刘迪,于伟克,李忠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