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带压力的金属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0657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1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在线带压力的金属热处理装置,其包括:一承载体;一压力机构,其包括:安装于承载体中并可相互抵触的第一、第二压力座以及分别用于驱动第一、第二压力座相对移动的第一、第二驱动机构,第一压力座和第二压力座相对的面分别形成有相对应并与工件适配的第一、第二型槽,该第一、第二型槽对接后形成一型腔,且该第一、第二压力座外表面还设置有保温结构;二加热机构,其分别安装于第一、第二压力座中;一温度控制精度为1℃的温度控制装置,其安装于承载体外侧;一时间控制精度为1s的时间控制装置,其安装于承载体外侧;一冷却机构,其安装于承载体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工件在处理过程中性能合格及不会出现变形、停炉卸料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热处理
,特指一种在线带压力的金属热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热处理是将金属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质内加热、保温、冷却,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或内部的金相组织结构,来控制其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热处理是可热处理强化的金属提高强度最为重要的一种强化方式,同时稳定紧密用具、零件等产品的外形尺寸,降低材料的内应力。不同的金属材料,其热处理温度区间不尽相同,温度区间越小,控制精度要求就越高,材料的性能越均匀、稳定。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温度区间窄,约±5°C,对热处理温度非常敏感的某些材料,热处理温度区间,甚至要求在±1°C,例如2A12铝合金。所以为保证这类材料的性能指标,热处理温度精度控制尤其严格。目前,常见的热处理装置有气氛炉、盐浴炉,其皆通过气体或液体传热介质给材料加热,必然存在加热滞后且速度慢,温度场不均匀,温度波动大灯缺点,造成材料热处理后性能不达标或不均匀等问题。在热处理的期间,由于材料内部存在一定的内应力,在受热过程极易发生变形,造成材料扭拧、翘曲、起波浪、侧弯等缺陷,不能保持良好的外形尺寸。此夕卜,现有的热处理装置都是静态热处理,需要停炉装卸料,即费时又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线带压力的金属热处理 目.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在线带压力的金属热处理装置包括:一承载体;一压力机构,其包括:安装于承载体中并可相互抵触的第一压力座和第二压力座以及分别安装于承载体上下两端并用于驱动第一压力座和第二压力座相对移动的第一、第二驱动机构,其中,第一压力座和第二压力座相对的面分别形成有相对应并与工件适配的第一、第二型槽,该第一、第二型槽对接后形成一型腔,且该第一压力座和第二压力座外表面还设置有保温结构;二加热机构,其分别安装于第一压力座和第二压力座中;一温度控制精度为l°c的温度控制装置,其安装于承载体外侧;一时间控制精度为Is的时间控制装置,其安装于承载体外侧;一冷却机构,其安装于承载体下方。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承载体安装于一生产流水线上,并可在生产流水线上移动,令承载体中的压力机构配合加热机构在生产流水线上移动过程中对工件进行热处理;所述冷却机构设置于生产流水线上。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压力座和第二压力座相对的面镀有金属锻层。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镀层为银镀层。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机构可以是电加热管或燃气加热组件、电阻加热组件、感应加热组件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螺杆及与螺杆匹配的伺服电机组件,该螺杆与第一压力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与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一致。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压力施加杆及与压力施加杆匹配的气缸组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与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一致。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保温结构为保温棉层。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冷却机构可以是水冷水槽或风冷却器、水冷板组件。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冷板组件包括:一支撑体、安装于支撑体中并可相互抵触的第一水冷板和第二水冷板以及分别安装于承载体上下两端并用于驱动第一、第二水冷板相对移动的第一、第二施力机构,其中,第一水冷板和第二水冷板相对的面分别形成有相对应并与工件适配的第一、第二槽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第一压力座和第二压力座不仅可以直接对工件加热,还可对工件进行施加压力,使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扭拧、翘曲、起波浪、侧弯等缺陷,可有效能保持良好的外形尺寸。由于压力机构直接与工件接触并进行加热处理,其加热快,温度场均匀,温度波动大等,保证工件热处理后性能达标。另外,第一压力座和第二压力座通过其第一、第二型槽夹紧工件,此时,第一、第二型槽与工件表面紧密贴合,以致在无保护性气氛下也能够达到隔绝空气,并起到防氧化作用,达到近似真空或气氛保护热处理方式后的表面质量。再者,第一压力座和第二压力座均由热导率高、表面粘附性低的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其中,所述第一压力座和第二压力座相对的面(与工件接触的面)镀有金属镀层,该金属镀层可防止工件表面出现氧化、污染和防止工件表面与压力机构出现粘着等问题,以保证工作热处理后的表面作用,且便于在热处理后易与工件分离。本技术中的在线带压力的金属热处理装置能够自动卸料,并可安装于一生产流水线上,实现动态热处理,以满足不同的热处理需求,并可解决当前处理不均匀、温度波动大造成工件性能不合格及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变形、停炉卸料等问题,以致具有极高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拆卸冷却机构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拆卸冷却机构后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水冷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2,为一种在线带压力的金属热处理装置,其包括:一承载体1、安装于承载体I中的压力机构2、安装于二安装于压力机构2中的加热机构3以及温度控制装置4、时间控制装置5、冷却机构。所述的压力机构2包括:安装于承载体I中并可相互抵触的第一压力座21和第二压力座22以及分别安装于承载体I上下两端并用于驱动第一压力座21和第二压力座22相对移动的第一、第二驱动机构23、24,其中,第一压力座21和第二压力座22相对的面分别形成有相对应并与工件10适配的第一、第二型槽,该第一、第二型槽对接后形成一型腔,且该第一压力座21和第二压力座22外表面还设置有保温结构25。所述第一压力座21和第二压力座22通过其第一、第二型槽夹紧工件10,此时,第一、第二型槽与工件10表面紧密贴合,以致在无保护性气氛下也能够达到隔绝空气,并起到防氧化作用,达到近似真空或气氛保护热处理方式后的表面质量。所述的工件10为由2A12铝合金制成的航空托架。所述的第一压力座21和第二压力座22均由热导率高、表面粘附性低的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其中,所述第一压力座21和第二压力座22相对的面(与工件接触的面)镀有金属镀层。具体而言,所述金属镀层为银镀层,该银镀层可防止工件表面出现氧化、污染和防止工件表面与压力机构出现粘着等问题,以保证工作热处理后的表面作用,且便于在热处理后易与工件分离。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3包括螺杆及与螺杆匹配的伺服电机组件,该螺杆与第一压力座21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4的结构与第一驱动机构23的结构一致。或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3包括压力施加杆及与压力施加杆匹配的气缸组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4的结构与第一驱动机构23的结构一致。所述的保温结构25为保温棉层,用于对加热后的第一压力座21和第二压力座22进行保温。两个所述加热机构3分别安装于第一压力座21和第二压力座22中,其中,所述加热机构3可以是电加热管或燃气加热组件、电阻加热组件、感应加热组件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本实施例采用电加热管加热。所述压力机构2中的第一压力座21和第二压力座22不仅可以直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线带压力的金属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承载体(1);一压力机构(2),其包括:安装于承载体(1)中并可相互抵触的第一压力座(21)和第二压力座(22)以及分别安装于承载体(1)上下两端并用于驱动第一压力座(21)和第二压力座(22)相对移动的第一、第二驱动机构(23、24),其中,第一压力座(21)和第二压力座(22)相对的面分别形成有相对应并与工件适配的第一、第二型槽,该第一、第二型槽对接后形成一型腔,且该第一压力座(21)和第二压力座(22)外表面还设置有保温结构(25);二加热机构(3),其分别安装于第一压力座(21)和第二压力座(22)中;一温度控制精度为1℃的温度控制装置(4),其安装于承载体(1)外侧;一时间控制精度为1s的时间控制装置(5),其安装于承载体(1)外侧;一冷却机构,其安装于承载体(1)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胜谢文珍刘位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通旺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