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嗜裔专利>正文

一种布料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454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1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布料输送机,包括操作平台,用于传输布匹的传输架,用于调整传输架位置的安装架,用于检测布匹边缘位置的感应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输架以及传输架下侧的传输皮带的设置,将现有的辊筒传动方式更改为传输带传动方式,传输时,布匹更加平整。在布匹的两侧分别设置可以感应布匹边缘位置的感应器,通过丝杆以及移动块的传动,使得传输架可以根据布匹的偏移自动调整位置,以避免布匹在传输过程中发生褶皱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传输布料的布料输送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布料布匹在传输时,一般时米用棍轴传输,一般也只在一侧设置一感应器,用来检测布匹偏移,整体传输时,布匹较容易发生偏移褶皱,而没有调整偏移褶皱的调整机构,影响传输效率以及传输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检测布匹偏移且自动调整传输机构的布料输送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布料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台;用于传输布匹的传输架,所述的传输架包括分别前后纵向设置在操作平台上的第一传输架和第二传输架,所述的第一传输架、第二传输架的下侧分别设置用于压设在布匹两侧的第一传输皮带、第二传输皮带,第一传输架、第二传输架上分别设置用于带动第一传输皮带、第二传输皮带运动的第一传输电机、第二传输电机;用于调整传输架位置的安装架,所述的安装架包括分别横向架设在第一传输架、第二传输架上方的前安装架、后安装架,前安装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前第一电机和前第二电机,前安装架上还分别设置有通过前第一电机、前第二电机控制左右移动的前第一移动块、前第二移动块,后安装架的两侧分别设置后第一电机和后第二电机,后安装架上还设置有分别通过后第一电机、后第二电机控制左右移动的后第一移动块、后第二移动块,前第一移动块、后第一移动块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一传输架并带动所述的第一传输架左右移动,前第二移动块、后第二移动块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二传输架并带动所述的第二传输架左右移动;用于检测布匹边缘位置的感应器,所述的感应器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传输架、第二传输架的前方以及后方的前第一感应器、前第二感应器、后第一感应器、后第二感应器,所述的前第一感应器控制电连接前第一电机,前第二感应器控制电连接前第二电机,后第一感应器控制电连接后第一电机,后第二感应器控制电连接后第二电机。作为优选,传输架的前方、后方还分别横向设置有供布匹倚靠的前杆和后杆,所述的后杆的上方或下方与后杆平行设置有活动杆,所述的活动杆可根据布匹的张力相对后杆上下运动,活动杆的两侧分别设置用于检测活动杆位移的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的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分别控制电连接所述的第一传输电机和第二传输电机。作为优选,第一传输架的前端与前第一感应器之间、第一传输架的后端与后第一感应器之间分别架设有前第一调节轴和后第一调节轴,所述的前第一调节轴、后第一调节轴分别可相对前第一感应器、后第一感应器前后滑动;所述的第二传输架的前端与前第二感应器之间、第二传输架的后端与后第二感应器之间分别架设有前第二调节轴和后第二调节轴,所述的前第二调节轴、后第二调节轴分别可相对前第二感应器、后第二感应器前后滑动。作为优选,安装架上设置有丝杆,所述的丝杆包括安装在前安装架的两侧并分别连接前第一电机、前第二电机的前第一丝杆和前第二丝杆,所述的前第一移动块、前第二移动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前第一丝杆和前第二丝杆上;所述的丝杆还包括安装在后安装架的两侧并分别连接后第一电机、后第二电机的后第一丝杆和后第二丝杆,所述的后第一移动块、后第二移动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后第一丝杆和后第二丝杆上。作为优选,第一传输架、第二传输架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的前第一移动块、前第二移动块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上,所述的后第一移动块、后第二移动块分别固定在所述的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上。作为优选,安装架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轴安装在操作平台上,固定轴上套设有压力控制弹簧,压力控制弹簧下方设置有锁紧螺栓。作为优选,前第一感应器、前第二感应器之间的间距小于后第一感应器、后第二感应器之间的间距。作为优选,丝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感应器,所述的操作平台的前方和后方分别设置有布料感应器。作为优选,感应器为U型红外感应装置,所述的布匹的边缘设置在U型红外感应装置的U型槽内,U型槽内设置有红外探头,所述的感应器滑设在操作平台的两侧并锁紧有感应器锁紧机构。作为优选,传输架的下侧分别固定有滚轮,所述的传输带设置在所述的滚轮上,所述的传输带并排设置有两组。将布匹放置在第一传输架、第二传输架的第一传输皮带、第二传输皮带下方,通过调整安装架两端的固定轴上的压力控制弹簧位置,然后锁紧螺栓锁紧可以调整第一传输皮带、第二传输皮带对布匹的压力。布匹两侧的边缘分别位于U型红外感应装置内,方便其检测边缘位置。工作时,通过第一传输电机、第二传输电机带动第一传输皮带、第二传输皮带传动布匹运动。当位于第一传输架、第二传输架的前方的前第一感应器、前第二感应器检测到布匹的边缘偏移时,分别将信号传递到前安装架上的前第一电机、前第二电机,前第一电机、前第二电机控制前第一丝杆、前第二丝杆带动前第一移动块、前第二移动块移动,前第一移动块、前第二移动块带动第一传输架或第二传输架的前端分别移动,以使布匹边缘在要求的位置,防止布匹歪斜褶皱,即通过感应器检测布匹的位置传递信号给电机,控制电机带动移动块移动从而调整传输架的位置,以使传输架能够微调,与布匹位置相匹配。同理,位于第一传输架、第二传输架后方的后第一感应器、后第二感应器感应布匹后侧的边缘位置,分别传递信号给后第一电机和后第二电机,通过后第一丝杆、后第二丝杆带动后第一移动块、后第二移动块移动,从而调整第一传输架、第二传输架后部的位置。通过丝杆两端的限位感应器通知末端位置。在调整过程中,由于第一传输架、第二传输架可能会发生一定倾斜,故第一传输架、第二传输架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的前第一移动块、前第二移动块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上,后第一移动块、后第二移动块分别固定在所述的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上。倾斜时,前第一移动块、前第二移动块同时在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上滑动以适应这种倾斜。同时,第一传输架的前端与前第一感应器之间、第一传输架的后端与后第一感应器之间分别架设有前第一调节轴和后第一调节轴,前第一调节轴、后第一调节轴分别可相对前第一感应器、后第一感应器前后滑动;第二传输架的前端与前第二感应器之间、第二传输架的后端与后第二感应器之间分别架设有前第二调节轴和后第二调节轴,前第二调节轴、后第二调节轴分别可相对前第二感应器、后第二感应器前后滑动。调节轴分别发生一定滑动以适应这种倾斜。布匹在传输时,张力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布匹在送入传输架前通过前杆进行整理,输出时,通过后杆整理,在后杆上方或下方设置活动杆,当张力较大时,活动杆会被张紧上移,如果张力较小时,活动杆会放松下移,通过活动杆两侧的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感应活动杆两端的位置,从而分别控制第一传输电机、第二传输电机的速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传输架以及传输架下侧的传输皮带的设置,将现有的辊筒传动方式更改为传输带传动方式,传输时,布匹更加平整。在布匹的两侧分别设置可以感应布匹边缘位置的感应器,通过丝杆以及移动块的传动,使得传输架可以根据布匹的偏移自动调整位置,以避免布匹在传输过程中发生褶皱等现象。本技术还可以感应布匹的张力,根据张力调整传输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布料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台;用于传输布匹的传输架,所述的传输架包括分别前后纵向设置在操作平台上的第一传输架和第二传输架,所述的第一传输架、第二传输架的下侧分别设置用于压设在布匹两侧的第一传输皮带、第二传输皮带,第一传输架、第二传输架上分别设置用于带动第一传输皮带、第二传输皮带运动的第一传输电机、第二传输电机;用于调整传输架位置的安装架,所述的安装架包括分别横向架设在第一传输架、第二传输架上方的前安装架、后安装架,前安装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前第一电机和前第二电机,前安装架上还分别设置有通过前第一电机、前第二电机控制左右移动的前第一移动块、前第二移动块,后安装架的两侧分别设置后第一电机和后第二电机,后安装架上还设置有分别通过后第一电机、后第二电机控制左右移动的后第一移动块、后第二移动块,前第一移动块、后第一移动块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一传输架并带动所述的第一传输架左右移动,前第二移动块、后第二移动块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二传输架并带动所述的第二传输架左右移动;用于检测布匹边缘位置的感应器,所述的感应器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传输架、第二传输架的前方以及后方的前第一感应器、前第二感应器、后第一感应器、后第二感应器,所述的前第一感应器控制电连接前第一电机,前第二感应器控制电连接前第二电机,后第一感应器控制电连接后第一电机,后第二感应器控制电连接后第二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嗜裔
申请(专利权)人:余嗜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