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面板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925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0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ED面板灯,包括:外框架,带有LED光源的PCB板,半透射半散射结构和扩散盖板。所述外框架具有底部平面和与所述底部平面连接的侧壁,其顶部与扩散盖板相连接;所述PCB板置于所述外框架内部,所述半透射半散射结构位于所述LED光源和所述扩散盖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LED面板灯解决了以往面板灯中必须选用带光学透镜的封装体来增大点光源发光角度才能达到出光均匀的问题,该面板灯无需导光板,通过半透射半散射结构对光线进行漫反射,使整个面板灯大面积均匀出光,无光斑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面板灯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英文为Light Emitting D1de,简称LED)是利用半导体的P-N结电致发光原理制成的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LED具有环保、亮度高、功耗低、寿命长、工作电压低、易集成化等优点,是继白炽灯、荧光灯和高强度放电灯之后的第四代新光源。现有结构的LED面板灯大多采用侧部发光的背光模组形式设计,其将LED光源安装在面板灯框架的侧面,LED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板折射,使光线从面板灯正面导出,LED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板折射,会损耗部分光能,降低了面板灯的发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LED面板灯,其具有光线均匀、散热好、寿命长、光纤柔和不会产生疲劳、装配简单等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LED面板灯,包括:外框架,带有LED光源的PCB板,半透射半散射结构和扩散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具有底部平面和与所述底部平面连接的侧壁,其顶部与扩散盖板相连接;所述PCB板置于所述外框架内部,所述半透射半散射结构位于所述LED光源和所述扩散盖板之间。优选地,所述外框架的侧壁与外框架底部平面为一体式设计装设,所述外框架的底部平面与所述扩散盖板的平面呈平行。优选地,所述半透射半散射结构为薄膜结构,该薄膜一面为光滑透射面,一面为粗糙散射面。优选地,所述半透射半散射结构置于所述LED光源上方,所述透射面朝向LED光源,所述散射面朝向所述扩散盖板。优选地,所述半透射半散射结构与所述外框架底部平面呈平行,其边缘与所述外框架侧壁配合装设。优选地,所述LED光源正上方设有一层或多层半透射半散射结构,其中透射面正对于所述LED光源,散射面正对于所述扩散盖板。优选地,所述半透射半散射结构固定在所述外框架侧壁内侧并悬空置于所述PCB板上方。优选地,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外框架底部平面上,其正面设置有LED灯珠。优选地,所述外框架的内侧表面上设有白色高反射率装置。优选地,所述外框架底部与所述扩散盖板的距离为L,所述半透射半散射装置与所述LED光源的距离为L1,所述半透射半散射装置与所述扩散盖板的距离为L2,其中:所述L1大于或等于Imm和(或)所述L2大于或等于1mm,L=L ^L20本技术所述之LED面板面解决了以往面板灯中必须选用带光学透镜的封装体来增大点光源发光角度才能达到出光均匀的问题,进一步地,该面板灯无需导光板,通过半透射半散射结构对光线进行漫反射,使整个面板灯大面积均匀出光,无光斑现象;该灯具结构简单,光线均匀柔和、色度一致,满足人体视觉光色品质高的需求。【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附图数据是描述概要,不是按比例绘制。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的一种LED面板灯的侧面剖示图。图2为图1所示LED面板灯的爆炸图。图3为图1所示LED面板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的一种LED面板灯中的半穿透半散射结构。图中标记:1-外框架,2-带有LED的PCB板,3_半透射半散射装置,4_扩散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请参看附图1和2,一种LED面板灯,包括:外框架1,带有LED灯珠的PCB板2,半透射半散射的装置3和扩散盖板4。外框架I具有底部平面和与所述底部平面连接的侧壁,采用一体式设计装设,夕卜框架I顶部与扩散盖板4连接,底部平面与扩散盖板4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合金铝材一体冲压成型,如此结构强度足够且耐冲击、耐腐蚀。较佳的,外框架I的内部表面还设有白色高反射漆反射装置,如涂布反光层。一系列PCB板2等间距地设置在外框架I的内部底部平面上,在PCB板2的正面上设有均设置有LED灯珠。在一些实施例中,PCB板2采用为铝基板,并紧贴外框架I的底部平面,如此大大增加散热面积,降低光衰,延长寿命。半透射半散射装置3固定在外框架I侧壁内侧并悬空置于PCB板2与扩散盖板之间,并与所述半透射外框架I底部平面平行。合理的设计半透射半散射装置3的安装高度及单层或多层结构,可使得出光均匀柔和,无阴影,无亮点光斑,无眩光。请参看附图3,半透射半散射装置3的较佳安装位置为:置于面板灯底部光源的正上方Imm处至面板灯顶部扩散盖板下方的Imm处,即为L1S Imm或L 2彡lmm, L=L !+L2,(其中L为外框架I底部与扩散盖板4的距离,L1为半透射半散射装置3与LED光源的距离,L2为半透射半散射装置3与扩散盖板4的距离)。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半透射半散射装置3采用薄膜结构,该薄膜的下表面3b为光滑透射面,上表面3a为粗糙散射面,透射面3b朝向LED光源,散射面3a朝向扩散盖板4。半透射半散射结构3采用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薄膜,提升LED光源出光效率,并避免发黄。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之范围内。【主权项】1.LED面板灯,包括:外框架,带有LED光源的PCB板,半透射半散射结构和扩散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具有底部平面和与所述底部平面连接的侧壁,其顶部与扩散盖板相连接;所述PCB板置于所述外框架内部,所述半透射半散射结构位于所述LED光源和所述扩散盖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的侧壁与外框架底部平面为一体式设计装设,所述外框架的底部平面与所述扩散盖板的平面呈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射半散射结构为薄膜结构,该薄膜一面为光滑透射面,一面为粗糙散射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射半散射结构置于所述LED光源上方,所述透射面朝向LED光源,所述散射面朝向所述扩散盖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射半散射结构与所述外框架底部平面呈平行,其边缘与所述外框架侧壁配合装设。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正上方设有一层或多层半透射半散射结构,其中透射面正对于所述LED光源,散射面正对于所述扩散盖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射半散射结构固定在所述外框架侧壁内侧并悬空置于所述PCB板上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外框架底部平面上,其正面设置有LED灯珠。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的内侧表面上设有白色高反射率装置。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底部与所述扩散盖板的距离为L,所述半透射半散射装置与所述LED光源的距离为L1,所述半透射半散射装置与所述扩散盖板的距离为L2,其中:所述L1^ Imm或所述L2> lmm, L=L JL20【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ED面板灯,包括:外框架,带有LED光源的PCB板,半透射半散射结构和扩散盖板。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LED面板灯,包括:外框架,带有LED光源的PCB板,半透射半散射结构和扩散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具有底部平面和与所述底部平面连接的侧壁,其顶部与扩散盖板相连接;所述PCB板置于所述外框架内部,所述半透射半散射结构位于所述LED光源和所述扩散盖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昊蔡培崧时军朋林振端赵志伟徐宸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