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组串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887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0 16:14
一种户外组串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壳体,壳体前方的上半部固定有用于对整个逆变器壳体进行散热的壳体散热器,后上方固定有用于对逆变器内部的功率单元进行散热的模块散热器;壳体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又分前后两层,壳体内部靠前方的下部设置有给逆变器内部的各单元供电的配电单元,壳体内部靠后方的下部设置有分别用于逆变器的输入和输出接线的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壳体内部靠前方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对逆变器的直流输入进行滤波的直流滤波单元,壳体内部靠后方的上部设置有功率单元,功率单元与壳体外部后上方安装的模块散热器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逆变器结构有效解决了组串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布局不合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逆变器,具体涉及一种户外组串型光伏并网逆变器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一种新兴的绿色能源,由于其清洁、高效、永不衰竭、且不受地域资源限制,因此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制约少、故障率低、维护简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应用于光伏并网电站系统。但是目前,对于组串型光伏并网逆变装置而言,其结构布局上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强迫风冷风机易损坏、体积大重量重、安装和维护不方便,其主要表现如下:1.逆变器采用强迫风冷,往往存在恶劣环境下风机寿命短,故障率高,风机需经常维护,风道容易堵塞严重影响散热效果等突出问题,逆变器的散热性能受影响会引起开关功率管的热击穿,当箱体的温度过高时,甚至会使系统中的某些器件的性能下降,最终导致整个系统不稳定;2.逆变器体积大、重量重以致需要多人共同安装或维护,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增加了维护成本;3.逆变器布局不合理,不方便装配及维护;4.逆变器兼容性差,无法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户外组串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有效解决了组串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户外组串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壳体4,所述壳体4前方的上半部固定有用于对整个逆变器壳体进行散热的壳体散热器1,后上方固定有用于对逆变器内部的功率单元进行散热的模块散热器3 ;所述壳体4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又分前后两层,壳体4内部靠前方的下部设置有给逆变器内部的各单元供电的配电单元6,壳体4内部靠后方的下部设置有分别用于逆变器的输入和输出接线的输入单元9和输出单元5,壳体4内部靠前方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对逆变器的直流输入进行滤波的直流滤波单元7,壳体4内部靠后方的上部设置有功率单元8,所述功率单元8与壳体4外部后上方安装的模块散热器3的位置相对应;还包括固定在输入单元9上方的直流开关11以及固定在功率单元8上的用于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逆变模块10 ;所述壳体4前方的下半部与配电单元6位置相对应处设置有活动盖板2。 所述壳体4的材料为铝材。所述配电单元6处留有兼容防雷盒与熔丝盒、防雷盒与熔丝板、防雷板与熔丝盒或防雷板与熔丝板的位置。所述防雷盒包括直流防雷盒和交流防雷盒,所述防雷板包括直流防雷板和交流防雷板。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逆变器采用自然冷却方式,模块热量通过模块散热器释放、壳体散热器增强机箱散热能力,该方式避免了恶劣环境下风机寿命短,故障率高,风机需经常维护,风道容易堵塞等突出冋题,从而提尚广品可靠性。2.逆变器壳体材料为铝材,有效的减小了逆变器的重量,同时提高了逆变器的散热能力。通过对逆变器内部器件的合理布局,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减少整机体积。3.逆变器配电单元位于活动盖板下方,维护方便,从而缩短了维护时间,降低了维护成本。4.逆变器配电单元结构可兼容防雷盒与熔丝盒、防雷盒与熔丝板、防雷板与熔丝盒或防雷板与熔丝板多种方案,同时兼容直流防雷盒或直流防雷板和交流防雷盒或交流防雷板方案,可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逆变器整体布局图。图2是逆变器壳体内部布局图。图3是散热系统布局图。图4是配电单元布局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户外组串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壳体4,所述壳体4前方的上半部固定有用于对整个逆变器壳体进行散热的壳体散热器1,后上方固定有用于对逆变器内部的功率单元进行散热的模块散热器3 ;所述壳体4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又分前后两层,壳体4内部靠前方的下部设置有给逆变器内部的各单元供电的配电单元6,壳体4内部靠后方的下部设置有分别用于逆变器的输入和输出接线的输入单元9和输出单元5,壳体4内部靠前方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对逆变器的直流输入进行滤波的直流滤波单元7,壳体4内部靠后方的上部设置有功率单元8,所述功率单元8与壳体4外部后上方安装的模块散热器3的位置相对应;还包括固定在输入单元9上方的直流开关11以及固定在功率单元8上的用于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逆变模块10 ;所述壳体4前方的下半部与配电单元6位置相对应处设置有活动盖板2。本实施例输出单元5位于壳体左下方,输入单元9位于壳体右下方,直流开关11位于壳体4右侧中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壳体4的材料为铝材。有效的减小了逆变器的重量,同时提高了逆变器的散热能力。如图3所示,本技术逆变器系统散热通过逆变器后部的模块散热器3以及逆变器前表面的壳体散热器I。如图4所示,所述逆变器配电单元6位于活动盖板2的下方,该处结构可兼容防雷盒与熔丝盒、防雷盒与熔丝板、防雷板与熔丝盒、防雷板与熔丝板多种方案,同时兼容直流防雷盒或直流防雷板和交流防雷盒或交流防雷板方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电流从逆变器的输入单元9进入逆变器,然后通过输入单元9和配电单元6将输入的直流电汇入直流开关11,再通过直流滤波单元7对输入直流电进行滤波,滤波后直接进入功率单元8进行DC-AC转换,最后通过逆变器左下方的输出单元5输出交流电。【主权项】1.一种户外组串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前方的上半部固定有用于对整个逆变器壳体进行散热的壳体散热器(I),后上方固定有用于对逆变器内部的功率单元进行散热的模块散热器(3);所述壳体(4)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又分前后两层,壳体(4)内部靠前方的下部设置有给逆变器内部的各单元供电的配电单元(6),壳体(4)内部靠后方的下部设置有分别用于逆变器的输入和输出接线的输入单元(9)和输出单元(5),壳体(4)内部靠前方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对逆变器的直流输入进行滤波的直流滤波单元(7),壳体(4)内部靠后方的上部设置有功率单元(8),所述功率单元(8)与壳体(4)外部后上方安装的模块散热器(3)的位置相对应;还包括固定在输入单元(9)上方的直流开关(11)以及固定在功率单元(8)上的用于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逆变模块(10);所述壳体(4)前方的下半部与配电单元(6)位置相对应处设置有活动盖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组串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材料为铝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组串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单元(6)处留有兼容防雷盒与熔丝盒、防雷盒与熔丝板、防雷板与熔丝盒或防雷板与熔丝板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户外组串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盒包括直流防雷盒和交流防雷盒,所述防雷板包括直流防雷板和交流防雷板。【专利摘要】一种户外组串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壳体,壳体前方的上半部固定有用于对整个逆变器壳体进行散热的壳体散热器,后上方固定有用于对逆变器内部的功率单元进行散热的模块散热器;壳体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又分前后两层,壳体内部靠前方的下部设置有给逆变器内部的各单元供电的配电单元,壳体内部靠后方的下部设置有分别用于逆变器的输入和输出接线的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壳体内部靠前方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对逆变器的直流输入进行滤波的直流滤波单元,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户外组串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前方的上半部固定有用于对整个逆变器壳体进行散热的壳体散热器(1),后上方固定有用于对逆变器内部的功率单元进行散热的模块散热器(3);所述壳体(4)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又分前后两层,壳体(4)内部靠前方的下部设置有给逆变器内部的各单元供电的配电单元(6),壳体(4)内部靠后方的下部设置有分别用于逆变器的输入和输出接线的输入单元(9)和输出单元(5),壳体(4)内部靠前方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对逆变器的直流输入进行滤波的直流滤波单元(7),壳体(4)内部靠后方的上部设置有功率单元(8),所述功率单元(8)与壳体(4)外部后上方安装的模块散热器(3)的位置相对应;还包括固定在输入单元(9)上方的直流开关(11)以及固定在功率单元(8)上的用于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逆变模块(10);所述壳体(4)前方的下半部与配电单元(6)位置相对应处设置有活动盖板(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成智曹伦
申请(专利权)人: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