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风分离式油烟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9845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0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风分离式油烟净化装置,油烟净化装置包括锥体、筒体和集油斗,筒体上设置有油烟气体进口管,筒体的顶端设置有空气出口管,锥体的外侧设置有冷却水夹套、净化液进口管和净化液出口管,锥体和筒体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耐磨层,锥体内设置有通气管、滤网盘和油烟净化箱,通气管的底部连接油烟净化箱,油烟净化箱的上方设置有集气罩,集气罩通过导气管固定连接油烟净化箱,集气罩的底面上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油烟净化箱内设置有稳压板,稳压板对称分布在通气管的两侧,集油斗内设置有集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油烟的分离效率和净化效率,过滤后的油滴可以循环利用,提高了油烟净化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风分离式油烟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油烟是指事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油烟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油分和恶臭物质,其对人体的健康影响非常大。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饮食业油烟造成的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对油烟治理技术的研宄亦引起众多关注。现有技术中的油烟净化装置虽然得到了改进,提高了油烟的净化效果,但是仍存在一些缺点:1、由于是管道式设计,只能实现油烟气体横向或纵向流动,分离效果不明显;2、将冷却装置直接添加在油烟净化装置内部,需要外带驱动装置,且损耗电能;3、只有物理分离,没有化学净化设备,使油烟分离的效率有限,同时过滤的油滴不能进行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旋风分离式油烟净化装置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锥体外侧设置冷却水夹套和旋风分离式设计,提高了油烟分离的效率,同时在锥体和筒体内设置滤网盘和油烟净化箱,实现了油烟的一次净化和二次净化,使油烟分离更彻底,一次净化后的油滴可以通过集油槽进行收集再利用,提高了油烟净化装置的实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旋风分离式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油烟净化装置包括锥体、筒体和集油斗,锥体位于筒体的下端,筒体上设置有油烟气体进口管,筒体的顶端设置有空气出口管;锥体的外侧设置有冷却水夹套、净化液进口管和净化液出口管,净化液进口管和净化液出口管位于冷却水夹套的下方,冷却水夹套上设置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锥体和筒体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耐磨层,锥体内设置有通气管、滤网盘和油烟净化箱,通气管贯穿至筒体的顶部,通气管与空气出口管相匹配,滤网盘通过定位卡套转动连接在通气管上,通气管的底部连接油烟净化箱,油烟净化箱通过输液管分别连接净化液进口管和净化液出口管,油烟净化箱的上方设置有集气罩,集气罩通过导气管固定连接油烟净化箱,集气罩固定连接在通气管上,集气罩内设置有通孔,通孔与通气管相匹配,集气罩的底面上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出气孔与导气管相匹配,油烟净化箱内设置有稳压板,稳压板对称分布在通气管的两侧,油烟净化箱内盛有净化液;集油斗位于锥体的下端,集油斗内设置有集油槽,集油斗的底部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上设置有出油阀;通过在锥体的外侧设置冷却水夹套,使进入油烟净化装置的含油烟气体快速冷却,可以提高油烟分离的效率,实现油烟气体的一次分离,同时冷却水可以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损耗,耐磨层可以有效防止油烟气体中的颗粒杂质在进行旋风分离时对锥体和筒体内壁的磨损,延长了油烟净化装置的使用寿命,分离的油滴可以通过锥体的内壁下滑至集油斗内,便于对油滴的收集,经滤网盘过滤后的气体通过集气罩进入油烟净化箱内,通过净化液对油烟进行二次吸收,实现最终排出的气体不含油烟等油烟物质,当油烟净化箱内的净化液吸收率达到饱和时,通过净化液进口管和净化液出口管进行更换,稳压板可以有效保证油烟净化箱内气压的恒定,同时可以大大提高油烟二次净化的效率,一次净化后的油滴通过出油管排出进行循环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油烟气体进口管上设置有管道衔接环,管道衔接环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管道衔接环方便油烟净化装置与油烟管道的连接,并通过第一过滤网将颗粒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进一步,净化液进口管和净化液出口管上分别设置有进液阀和出液阀,进液阀和出液阀可以有效控制净化液的流入和流出,同时控制净化液在油烟净化箱内的液位稳定,提高油烟的二次净化效率。进一步,滤网盘包括网盘架体、定位盘和过滤网丝,定位盘位于网盘架体的中心处,定位盘通过加强筋固定连接网盘架体,过滤网丝穿过加强筋形成环状过滤网,定位盘上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孔与定位卡套相匹配,滤网盘可以有效地对油烟进行一次净化,便于油滴的回收利用。进一步,限位孔与环状过滤网互为同心圆,提高在旋风分离过程中滤网盘的稳定性,同时可以提高油烟的净化效率。进一步,净化液的体积为油烟净化箱容积的2/3,防止净化液液面过高而使净化液进入到通气管内,影响油烟净化装置的排气效果,同时防止净化液液面过低而影响二次净化效率。进一步,集油槽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可以有效防止颗粒杂质进入到集油槽的底部,进而堵塞出油管。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锥体的外侧设置冷却水夹套,使进入油烟净化装置的含油烟气体快速冷却,可以提高油烟分离的效率,实现油烟气体的一次分离,同时冷却水可以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损耗;2、耐磨层可以有效防止油烟气体中的颗粒杂质在进行旋风分离时对锥体和筒体内壁的磨损,延长了油烟净化装置的使用寿命,分离的油滴可以通过锥体的内壁下滑至集油斗内,便于对油滴的收集;3、经过滤网盘过滤后的气体通过集气罩进入油烟净化箱内,通过净化液对油烟进行二次吸收,实现最终排出的气体不含油烟等油烟物质,当油烟净化箱内的净化液吸收率达到饱和时,通过净化液进口管和净化液出口管进行更换;4、稳压板可以有效保证油烟净化箱内气压的恒定,同时可以大大提高油烟二次净化的效率,一次净化后的油滴通过出油管排出进行循环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提高了油烟的分离效率和净化效率,而且过滤后的油滴可以循环利用,提高了油烟净化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旋风分离式油烟净化装置的效果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滤网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集气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锥体;2-筒体;3_油烟气体进口管;4_管道衔接环;5_空气出口管;6-冷却水夹套;7_冷却水进口 ;8_冷却水出口 ;9_集油斗;10_净化液进口管;11_净化液出口管;12_进液阀;13_出液阀;14_出油管;15_出油阀;16-通气管;17-滤网盘;18-定位卡套;19-第一过滤网;20_耐磨层;21_油烟净化箱;22_净化液;23_集气罩;24_导气管;25-稳压板;26_输液管;27_进气孔;28_集油槽;29_第二过滤网;30_网盘架体;31_定位盘;32_限位孔;33_加强筋;34_过滤网丝;35_通孔;36_出气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旋风分离式油烟净化装置,油烟净化装置包括锥体1、筒体2和集油斗9,锥体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风分离式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净化装置包括锥体、筒体和集油斗,所述锥体位于所述筒体的下端,所述筒体上设置有油烟气体进口管,所述筒体的顶端设置有空气出口管;所述锥体的外侧设置有冷却水夹套、净化液进口管和净化液出口管,所述净化液进口管和所述净化液出口管位于所述冷却水夹套的下方,所述冷却水夹套上设置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锥体和所述筒体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耐磨层,所述锥体内设置有通气管、滤网盘和油烟净化箱,所述通气管贯穿至所述筒体的顶部,所述通气管与所述空气出口管相匹配,所述滤网盘通过定位卡套转动连接在所述通气管上,所述通气管的底部连接所述油烟净化箱,所述油烟净化箱通过输液管分别连接所述净化液进口管和所述净化液出口管,所述油烟净化箱的上方设置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通过导气管固定连接所述油烟净化箱,所述集气罩固定连接在所述通气管上,所述集气罩内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通气管相匹配,所述集气罩的底面上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导气管相匹配,所述油烟净化箱内设置有稳压板,所述稳压板对称分布在所述通气管的两侧,所述油烟净化箱内盛有净化液;所述集油斗位于所述锥体的下端,所述集油斗内设置有集油槽,所述集油斗的底部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上设置有出油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再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松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