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573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0 00:22
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端子模块,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个对接插槽以及两个安装空间,所述端子模块设有第一端子模块及第二端子模块,所述第一端子模块具有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及一体成型于其上的第一端子绝缘座,所述第二端子模块具有若干第二导电端子及一体成型于其上的第二端子绝缘座,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均包括暴露在所述对接插槽内的接触部、安装至电路板上的接脚部以及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接脚部的连接部,所述接触部沿电连接器高度方向排列为至少两排。如此设置,将精简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制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到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通讯设备、电脑以及周边设备上均使用卡缘连接器作为扩充该电子装置功能(如视讯及音响效果)的连接界面,通常此类卡缘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及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一般来讲,导电端子较多,而且排列密布,通常是在卡缘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上设置若干端子收容槽用以定位端子,然而此类端子的长度都较长,为一种薄而长的金属片,在被安装至所述端子收容槽内的时候很容易被外界干涉,从而产生翘片或者是安装不服贴,造成产品不良率的升高。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的电连接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端子模块,所述绝缘本体具有至少一个纵长形对接插槽以及至少两个安装空间,所述端子模块设有收容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第一端子模块及收容于另一所述安装空间的第二端子模块,所述第一端子模块具有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及一体成型于其上的第一端子绝缘座,所述第二端子模块具有若干第二导电端子及一体成型于其上的第二端子绝缘座,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均包括暴露在所述对接插槽内的接触部、安装至电路板上的接脚部以及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接脚部的连接部,所述接触部沿电连接器高度方向排列为至少两排,并于其间构成可以机械地、电性地连接对接连接装置的对接空间,所述绝缘本体还设有将两个所述安装空间前后分开的隔离板以及自所述隔离板一侧面内凹形成的若干端子固定槽,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设有暴露在对接插槽内的第一接触部、用以与电路板连接的第一接脚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第一接脚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部分被所述端子固定槽收容并定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绝缘座设有第一卡扣部,所述安装空间的两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可以固持所述第一卡扣部的第一固定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子绝缘座设有第二卡扣部,所述另一安装空间的两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可以固持所述第二卡扣部的第二固定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绝缘座设有第一本体及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一侧向外突出的突出件,所述突出件即为所述第一卡扣部,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所述安装空间两侧的左、右侧壁以及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本体收容在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为自所述左、右侧壁朝向所述第二安装槽内突伸与所述突出件相配合卡扣的第一干涉部。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所述对接插槽下方的槽壁,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所述槽壁的后方且上下与所述安装空间相通,所述第一本体自下向上安装入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接脚部系插入并焊接于电路板的插孔内。进一步地,所述接脚部以表面安装形式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一端与所述接触部连接的固定部及自所述固定部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固定部的宽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以制作前述电连接的的制造方法:一种用于制造安装于电路板的电连接器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对接插槽以及至少两个安装空间;提供收容于所述安装空间的第一端子模块,所述第一端子模块具有复数第一导电端子及一体成型于其上的第一端子绝缘座;提供收容于另一所述安装空间的第二端子模块,所述第二端模块具有复数第二导电端子及一体成型于其上的第二端子绝缘座;将所述第一端子模块自绝缘本体之底部向上插入至所述安装空间;将所述第二端子模块自绝缘本体之后端向前插入至所述另一安装空间内;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机械地、电性地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通过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一端子绝缘座一体包覆成型形成第一端子模块,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与第二端子绝缘座一体包覆成型形成第二端子模块,第一端子模块自下向上组装入绝缘本体内,第二端子模块自后向前组装入绝缘本体内,从而使得制作该电连接器的制程简单,进而使得生产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成本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再一角度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请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一种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以及安装在绝缘本体1上的若干端子模块5。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对接面11、与对接面11相对的后端面12、前后连接对接面11及后端面12的顶壁13及与顶壁13相对的安装面14。所述绝缘本体1还设有自所述对接面11向后凹陷形成的纵长形对接插槽10、位于所述对接插槽10下方自所述对接面11向后凹陷形成的第一安装空间15、上下分隔所述对接插槽10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15的槽壁16、自所述后端面12向前凹陷形成的第二安装空间17以及前后分隔所述第一安装空间15与第二安装空间17的隔离板18(结合图6所示)。所述隔离板18与所述槽壁16垂直连接。请参图5所示,所述顶壁13位于所述对接插槽10的上方,且所述顶壁13设有自所述对接插槽10向上继续凹陷形成的若干第二端子收容槽131,所述若干第二端子收容槽131沿所述绝缘本体1的宽度方向排列,每个所述第二端子收容槽131沿所述电连接器100与外界连接装置(未图示)对接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槽壁16上设有与所述顶壁13上的所述若干第二端子收容槽131上下对应且一一对齐的若干第一端子收容槽161,所述若干第一端子收容槽161自所述对接插槽10向下贯穿所述槽壁16,并沿所述绝缘本体1的宽度方向排列,每个所述第一端子收容槽161沿所述电连接器100与外界连接装置对接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端子收容槽131向上未贯穿所述顶壁13,所述第一端子收容槽161与所述对接插槽10及所述第一安装空间15连通。所述绝缘本体1还设有前后连接所述对接面11与所述后端面12的左侧壁21及右侧壁22。所述对接插槽10、所述第一安装空间15及所述第二安装空间17均位于所述左侧壁21及右侧壁22之间。结合图6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在所述左右侧壁21、22之间还设有自所述第二安装空间17进一步向前凹陷形成于所述隔离板18上方的第一安装槽19、自所述第一安装槽19两端分别沿所述绝缘本体1的宽度方向进一步凹陷形成在所述左、右侧壁21、22的一对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为一对第一卡扣槽211以及位于第一卡扣槽211下方自所述第二安装空间17沿所述绝缘本体1宽度方向进一步凹陷形成的一对第二卡扣槽212。所述第二端子收容槽131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9前后连通。所述绝缘本体1还设有上下延伸分别将所述对接插槽10、所述第一安装槽19及所述第二安装空间17沿所述绝缘本体1宽度方向一分为二的间隔墙3,所述间隔墙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端子模块,所述绝缘本体具有至少一个纵长形对接插槽以及至少两个安装空间,所述端子模块设有收容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第一端子模块及收容于另一所述安装空间的第二端子模块,所述第一端子模块具有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及一体成型于其上的第一端子绝缘座,所述第二端子模块具有若干第二导电端子及一体成型于其上的第二端子绝缘座,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均包括暴露在所述对接插槽内的接触部、安装至电路板上的接脚部以及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接脚部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沿电连接器高度方向排列为至少两排,并于其间构成可以机械地、电性地连接对接连接装置的对接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端子模块,所述绝缘本体具有至少一个纵长形对接插槽以及至少两个安装空间,所述端子模块设有收容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第一端子模块及收容于另一所述安装空间的第二端子模块,所述第一端子模块具有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及一体成型于其上的第一端子绝缘座,所述第二端子模块具有若干第二导电端子及一体成型于其上的第二端子绝缘座,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均包括暴露在所述对接插槽内的接触部、安装至电路板上的接脚部以及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接脚部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沿电连接器高度方向排列为至少两排,并于其间构成可以机械地、电性地连接对接连接装置的对接空间,所述绝缘本体还设有将两个所述安装空间前后分开的隔离板以及自所述隔离板一侧面内凹形成的若干端子固定槽,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设有暴露在对接插槽内的第一接触部、用以与电路板连接的第一接脚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第一接脚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部分被所述端子固定槽收容并定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绝缘座设有第一卡扣部,所述安装空间的两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可以固持所述第一卡扣部的第一固定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绝缘座设有第二卡扣部,所述另一安装空间的两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可以固持所述第二卡扣部的第二固定结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绝缘座设有第一本体及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一侧向外突出的突出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百虎李旦洪永炽苟亚娟朱昀李峻
申请(专利权)人: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