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给机构、电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795105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9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更稳定地进给焊丝的进给机构和电弧系统。具备将从焊丝卷筒(28)抽出的焊丝(891)送出的进给辊(21A、21B)、及缓冲机构(25),缓冲机构(25)在从焊丝卷筒(28)到进给辊(21A、21B)为止的焊丝(891)的长度即局部路径长(L1)发生变动期间,维持着焊丝(891)中的从焊丝卷筒(28)到进给辊(21A、21B)为止的部分张紧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进给机构和电弧系统。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使用焊丝进行焊接或喷镀等电弧处理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Do该文献公开的装置具备焊丝卷筒及辊。在焊丝卷筒上卷绕焊丝。辊将从焊丝卷筒送出的焊丝向母材侧进给。在这样的装置中,在辊对焊丝的进给开始时,在辊与焊丝卷筒之间有时存在松弛。这样的情况下,当辊开始旋转时,在松弛消除之前,虽然辊对焊丝进行进给,但是焊丝卷筒不旋转。并且,在辊与焊丝卷筒之间的松弛消除的瞬间,辊与焊丝卷筒之间的焊丝急剧张紧,焊丝卷筒开始旋转。在焊丝急剧张紧时,在辊与焊丝之间存在发生打滑的可能性。当发生打滑时,可能会导致电弧处理的品质的下降、电弧启动的失败。另一方面,在上述的辊为推压辊的情况下,除了推压辊之外,有时还设有拉拔辊。在推压辊与拉拔辊之间,为了稳定地进给焊丝,有时配置有例如专利文献2公开的焊丝收容装置。焊丝收容装置起到用于蓄积推压辊与拉拔辊之间的焊丝的减缓机构的作用。然而,专利文献2公开的焊丝收容装置仅将焊丝保持为拱状的状态,因此不具有充分的减缓量。【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9-24815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5185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以上述的情况为基础而作出,主要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稳定地进给焊丝的进给机构。本专利技术以上述的情况为基础而作出,主要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大减缓量的进给机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焊丝的进给机构,其具备将从焊丝供给源抽出的焊丝送出的进给辊、及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在从所述焊丝供给源到所述进给辊为止的所述焊丝的长度即局部路径长发生变动期间,维持所述焊丝中的从所述焊丝供给源到所述进给辊为止的部分张紧的状态。优选的是,所述焊丝供给源是卷绕有焊丝的焊丝卷筒,所述进给机构还具备将卷绕有焊丝的焊丝卷筒保持为旋转自如的保持构件。优选的是,所述保持构件所保持的焊丝卷筒仅借助从所述进给辊拉拽的焊丝提供的力而旋转。优选的是,所述焊丝供给源是焊丝包。优选的是,所述进给辊及所述保持构件彼此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关系。优选的是,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用于卡挂所述焊丝的卡挂部,所述卡挂部相对于所述进给棍及所述保持构件能够相对移动。优选的是,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以增大所述局部路径长的方式对所述卡挂部施加力的施力构件。优选的是,所述施力构件利用弹性力、重力或气体压力,对所述卡挂部施加力。优选的是,所述缓冲机构以所述焊丝呈环的状态保持所述焊丝,对应于所述局部路径长的变化,所述环的面积发生变化。优选的是,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基体和用于卡挂所述焊丝的多个卡挂部,所述多个卡挂部中的至少任一个被支承为相对于所述基体能够相对移动。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卡挂部中的多个被支承为相对于所述基体能够相对移动。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卡挂部中的某一卡挂部向接近所述环的中心的方向移动时,其他卡挂部向接近所述环的中心的方向移动,所述多个卡挂部中的某--^挂部向远离所述环的中心的方向移动时,其他卡挂部向远离所述环的中心的方向移动。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卡挂部在所述环的周向上位于互不相同的位置。优选的是,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被支承为相对于所述基体能够相对运动的多个支承构件,所述多个支承构件分别支承所述多个卡挂部。优选的是,所述多个支承构件都被支承为相对于所述基体能够转动。优选的是,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以增大所述环的面积的方式对所述多个卡挂部中的至少任一个施加力的施力构件。优选的是,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使所述多个卡挂部的动作同步的连结构件。优选的是,所述连结构件是带或连结用丝线。优选的是,所述缓冲机构将所述焊丝保持为呈螺旋状卷绕的状态。优选的是,所述缓冲机构维持构成螺旋形状的多个环相互重叠的状态,并使所述环的面积发生变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提供一种焊丝的进给机构,其具备:第一进给辊,其送出焊丝;第二进给辊,其与所述第一进给辊相比位于焊丝的进给方向前方的位置,并送出所述焊丝;缓冲机构,其在所述焊丝的进给路径上,配置在所述第一进给辊与所述第二进给辊之间,所述缓冲机构维持所述焊丝中的从所述第一进给辊到所述第二进给辊为止的部分张紧的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提供一种焊丝的进给机构,其具备:第一进给辊,其送出焊丝;第二进给辊,其与所述第一进给辊相比位于焊丝的进给方向前方的位置,并送出所述焊丝;缓冲机构,其在所述焊丝的进给路径上,配置在所述第一进给辊与所述第二进给辊之间,所述缓冲机构将所述焊丝保持为呈螺旋状卷绕的状态。优选的是,所述缓冲机构在从所述第一进给辊到所述第二进给辊为止的所述焊丝的长度即局部路径长发生变动期间,维持所述焊丝中的从所述第一进给辊到所述第二进给辊为止的部分张紧的状态。优选的是,所述缓冲机构维持构成螺旋形状的多个环相互重叠的状态,并使所述环的面积发生变化。优选的是,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基体和用于卡挂所述焊丝的多个卡挂部,所述多个卡挂部中的至少任一个被支承为相对于所述基体能够相对移动。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卡挂部中的多个被支承为相对于所述基体能够相对移动。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卡挂部中的某一卡挂部向接近所述环的中心的方向移动时,其他卡挂部向接近所述环的中心的方向移动,所述多个卡挂部中的某--^挂部向远离所述环的中心的方向移动时,其他卡挂部向远离所述环的中心的方向移动。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卡挂部在所述环的周向上位于互不相同的位置。优选的是,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被支承为相对于所述基体能够相对运动的多个支承构件,所述多个支承构件分别支承所述多个卡挂部。优选的是,所述多个支承构件都被支承为相对于所述基体能够转动。优选的是,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以增大所述环的面积的方式对所述多个卡挂部中的至少任一个施加力的施力构件。优选的是,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使所述多个卡挂部的动作同步的连结构件。优选的是,所述连结构件是带或连结用丝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提供一种电弧系统,其具备: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提供的进给机构;机械手,其使用由所述进给机构进给的焊丝进行电弧处理。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特征及优点通过参照附图而在以下进行的详细的说明而更为明确。【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弧系统的主视图。图2是沿图I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进给机构的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缓冲机构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缓冲机构的使用状态的主视图。图6是沿图4的VI-VI线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沿图4的VII-VII线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弧系统时的时间图,(a)表示焊丝的速度的变化形态,(b)表示局部路径长的变化形态。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进给机构的图。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进给机构的图。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进给机构的图。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进给机构的图。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进给机构的图。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的缓冲机构的主视图。【符号说明】I机械手2进给机构20支承体21A、21B 进给辊22A、22B 第一进给辊23A、23B 第二进给辊24、2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焊丝的进给机构,其具备:进给辊,其将从焊丝供给源抽出的焊丝送出;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在从所述焊丝供给源到所述进给辊为止的所述焊丝的长度即局部路径长发生变动期间,维持所述焊丝中的从所述焊丝供给源到所述进给辊为止的部分张紧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辻井元玉城怜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