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尾矿库复合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4776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9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赤泥尾矿库复合防渗结构,包括设置于边坡上的防渗层和设置于防渗层上的柔性保护层和设置于防渗层下方的刚性保护层,所述刚性保护层与防渗层之间还设置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由麦草或稻草与粘土混合而成,所述防渗层材料包括聚碳酸酯、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粉煤灰、锤磨玻纤、接枝共聚丙烯酸衍生物、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防老剂;所采用的防渗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优异,直角抗撕裂性强,接缝可靠性高,整个防渗层结构强度高,具有非常强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以适应大面积堆场内局部对砂石的抗顶穿强度,确保堆场在使用期间赤泥附液不会渗透到地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尾矿库的处理,特别涉及一种赤泥尾矿库复合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炼铝工业的原料通常为铝土矿,对铝土矿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后剩余的其余矿物残渣即为铝业尾矿,通常称之为赤泥。赤泥是一种红色的类似土壤的颗粒构成物质,其矿物组成比较复杂,主要含有氧化铝、氧化铁和氧化硅等矿物质,通常呈现较强的碱性和腐蚀性。由于赤泥及其中渗出液体(赤泥附液)具有强碱性和腐蚀性,其对环境有很强的破坏性,对与临近的动植物有很大破坏力,故赤泥的安全堆存问题显得尤其重要。堆存赤泥的场地成为铝业尾矿库或赤泥尾矿库,在西南地区通常选址于山区,充分利用地形自然成库,再辅助进行必要的人工筑坝。对于库区和坝体最大的问题是其稳定性和抗渗透性,其中又以稳定性问题为重,一旦赤泥尾矿库溃坝,大量赤泥和赤泥附液将外泄,这会对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周边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为了防止工业尾矿内的有害物质向外渗漏对土壤造成污染,所以要对工业尾矿进行防渗处理,通常在山体边坡上设置防渗布,在防渗布上覆盖一定厚度的黄粘土拍实,目的是避免防渗布直接暴露在大气环境中,防止因风吹日晒而使防渗布过快老化,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在边坡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赤泥尾矿库复合防渗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赤泥尾矿库复合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边坡上的防渗层和设置于防渗层上的柔性保护层和设置于防渗层下方的刚性保护层,所述刚性保护层与防渗层之间还设置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由麦草或稻草与粘土混合而成,所述防渗层材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20‑30份聚碳酸酯、10‑20份聚四氟乙烯、5‑12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10‑15份粉煤灰、1‑10份锤磨玻纤、1‑5份接枝共聚丙烯酸衍生物、1‑5份抗氧剂、0.5‑3份紫外线吸收剂、1‑3份防老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川生夏毓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