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宜玲专利>正文

自行车水壶架的结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922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水壶架的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结合装置包括一基板及一可与基板相对夹合的压制件,基板上至少设有一穿孔,其接近两侧边缘的板面处分别凹设有弧形夹槽;压制件上至少设有一穿孔,其中央部位朝两侧分别伸设出翼片,其上设有与基板夹槽对应的弧形夹槽;在基板与压制件的夹槽外侧板面处分别设有可以相互嵌合的卡掣槽及嵌咬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水壶架的结合装置,用以将水壶架结合固定在自行车的车架管上。传统水壶架的结合构造如附图说明图10所示。水壶架50的长托臂51的二平行杆体中间,焊接有二片结合片54,其上设有穿孔55。利用两个螺钉62通过穿孔55,将结合片54与车架管上对应的螺孔联接,使水壶架50与车架管固定。因为焊接作业费工费时,加工成本高,无法大量自动化生产,且焊接者稍有不慎,二结合片54上的穿孔55便无法与车架管上的二螺孔精确对正,直接影响产品的合格率及安装可靠性。对于前述问题,业界设计了图11所示的水壶架50。水壶架50的长托臂51自由端不相连,设有穿孔55的塑料滑片56可套设在长托臂51的二平行直杆上。长托臂51的不相连的自由端套设固定一封套块57,其上设有穿孔55,从而可以使水壶架50与车架管结合。该设计解决了传统水壶架须焊接作业的问题,但因为金属长托臂51的自由端未直接连结,滑片56及封套块57与水壶架50的长托臂51之间仅为套装或滑动配合,使得整个水壶架50的结构强度较不足,在受到较大力量的情况下,水壶架50的长托臂51可能会从封套块57及塑料滑片56中滑脱掉出,可靠性不好。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宜玲
申请(专利权)人:温宜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