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定兴专利>正文

车轮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9045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轮供电装置,包括轮轴、轴承、发电组及轮毂,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齿轮组,其中轮轴上套设有轴承、发电组及齿轮组,并容纳于轮毂内,且以轴套及螺帽螺固于轮轴,轴承则定位于轮毂两端;发电组包括线圈与磁铁,线圈固定于轮轴上;齿轮组包括内齿轮、行星齿轮与从动齿轮,内齿轮固定于轮毂上,且内齿轮啮合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啮合从动齿轮,从动齿轮枢套于轮轴上,而从动齿轮以套管嵌固并连动发电组的磁铁。(*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轮供电装置,即一种用于自行车、滑板车或儿童三轮车等车轮的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自行车车轮上按装的发电组,其结构基本上是在轮毂的轮轴上设有一磁铁环,而轴承的轴孔内缘设有一线圈,通过轮毂转动时,该磁铁环与线圈相对运动而形成电磁感应,借以产生电源。然而此等结构,系由轮毂带动线圈转动,而轮轴为固定不动,故当骑乘的速度变慢时,则线圈与磁铁环相对转动的速度随之变小,以致于其发电量较小,故造成其供电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发电量的车轮供电装置,即使在车轮低速运转时其发电量也足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车轮供电装置,包括轮轴、轴承、发电组、齿轮组及轮毂,其中轮轴上套设有轴承、发电组及齿轮组,并容纳于轮毂内,且以轴套及螺帽螺固于轮轴,轴承则定位于轮毂两端;发电组包括线圈与磁铁,线圈固定于轮轴上;齿轮组包括内齿轮、行星齿轮与从动齿轮,内齿轮固定于轮毂上,且内齿轮啮合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啮合从动齿轮,从动齿轮枢套于轮轴上,而从动齿轮以套管嵌固并连动发电组的磁铁。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在供电装置中加设了齿轮组,因此当轮毂转动,即可由内齿轮透过行星齿轮带动从动齿轮,从而使磁铁及线圈相对旋转,并借助齿轮比的变化,以提高其相对运动时之速度,从而达到增加发电量的功效,即使在车轮低速运转时,其发电量也足够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包括轮轴1、轴承2、发电组3、齿轮组4及轮毂5,其中轮轴1两端分别设有螺纹段11,且螺纹段11上设有切平面111,令螺纹段11的截面为非圆形(近似于矩形),螺纹段11上则螺接有轴套12及螺帽13;轴承2枢设于轴套12外(轴套12则螺固于轮轴1上);发电组3包括线圈31与磁铁32,线圈31设有孔311(图式中孔311设在凸耳上)以供螺栓312将线圈31螺固在一固定板313上,固定板313中央设有嵌孔314,嵌孔314的形态对应轮轴1的螺纹段11的截面,且该固定板313的嵌孔314嵌合于螺纹段11上,另,线圈31设有电线315以将电源供应出去,又,本实施例的磁铁32为环状固定于一套管321上,该套管321内部为一非圆形的嵌孔322;齿轮组4包括内齿轮41、行星齿轮42与从动齿轮43,内齿轮41设有孔411(图式中孔411设在凸耳上)以供螺栓412及螺帽413将内齿轮41螺固在轮毂5上,行星齿轮42枢接于一固定板421,固定板421上设有嵌孔422,嵌孔422的形态对应轮轴1的螺纹段11的截面,而从动齿轮43固定于一套管431上,套管431的截面外形对应磁铁32的嵌孔322,另,套管431内部为圆形的穿孔432;轮毂5内部设有一固定环51,固定环51上设孔511,轮毂5周缘的孔系用来装车幅(spoke)的,为习用,与本案无关,不赘述。如图2所示,轮轴1上套设有轴承2、发电组3及齿轮组4,并容纳于轮毂5内,其中齿轮组4的内齿轮41以螺栓412穿于孔411及孔511内,再与螺帽413螺合而将内齿轮41螺固在轮毂5的固定环51上,行星齿轮42以固定板421的嵌孔422嵌合于螺纹段11上,并以套管431嵌固于嵌孔322内而连动磁铁32,从动齿轮43以穿孔432穿套于轮轴1的中央并可相对枢转;再如图3所示,内齿轮41啮合行星齿轮42,行星齿轮42则啮合从动齿轮43,从动齿轮43枢套于轮轴1上,且从动齿轮43以套管431嵌固并连动发电组3的磁铁32;仍如图2所示,当齿轮组4及发电组3的磁铁32均组合于轮轴1上时,发电组3的线圈31亦以其固定板313的嵌孔314嵌合于轮轴1的螺纹段11上,而轴承2再分别穿套于轮轴1两端,且轴承2位于轮毂5两端,再以轴套12穿于轮轴1并抵于轴承2上,然后以螺帽13螺固于轮轴1上,且将轴承2定位于轮毂5两端。实施时,如图2及图3所示,当轮毂5因车轮行驶转动时,将同时带动内齿轮4转动,进而带动行星齿轮42及从动齿轮43转动,并使磁铁32相对线圈31旋转而发电,而通过齿轮组4的齿轮比,使其增加磁铁32与线圈31的相对转速,从而可增加发电量。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如图4所示,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发电组3A的线圈31A与磁铁32A的形态有所不同,即套管321A一端较大,而磁铁32A亦较大且设于套管321A内,线圈31A则较小,且磁铁32A则隔一间隙而套在线圈31A外,但第二实施例的动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赘述。权利要求1.一种车轮供电装置,包括轮轴、轴承、发电组及轮毂,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齿轮组,其中轮轴上套设有轴承、发电组及齿轮组,并容纳于轮毂内,且以轴套及螺帽螺固于轮轴,轴承则定位于轮毂两端;发电组包括线圈与磁铁,线圈固定于轮轴上;齿轮组包括内齿轮、行星齿轮与从动齿轮,内齿轮固定于轮毂上,且内齿轮啮合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啮合从动齿轮,从动齿轮枢套于轮轴上,而从动齿轮以套管嵌固并连动发电组的磁铁。专利摘要一种车轮供电装置,包括轮轴、轴承、发电组、齿轮组及轮毂,其中轮轴上套设有轴承、发电组及齿轮组,并容纳于轮毂内,且以轴套及螺帽螺固于轮轴,轴承则定位于轮毂两端;发电组包括线圈与磁铁,线圈固定于轮轴上;齿轮组包括内齿轮、行星齿轮与从动齿轮,内齿轮固定于轮毂则,且内齿轮啮合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啮合从动齿轮,从动齿轮枢套于轮轴上,而从动齿轮以套管嵌固并连动发电组的磁铁,当轮毂转动时发电,而借助齿轮组的齿轮比变化,可提高磁铁与线圈的相对转速,从而达到增加发电量的功效。文档编号B62J6/12GK2646009SQ03274279公开日2004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4日专利技术者陈定兴 申请人:陈定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定兴
申请(专利权)人:陈定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