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板卡系统及电子设备,涉及通信配件技术,以提供一种线缆分布合理,且线缆种类少、数量少的线缆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子板卡系统包括两个横插板组、两个竖插板和两种线缆;第一个横插板组最上部的横插板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第二个横插板组最上部的横插板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依此类推;横插板和竖插板上均设有连接线路,通过连接线路,第一连接器及第一种线缆和第二种线缆实现每个横插板与两个竖插板的全互联。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在通信设备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配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板卡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通信设备中,例如交换机,其机箱通常采用立方体的正交架构,内部设有多层横插板,横插板电连接线缆组件一端的连接器,线缆组件另一端的连接器电连接有竖插板,从而通过线缆组件实现了横插板与竖插板之间的高速信号互联,其中,线缆组件多为细长型且安装固定在机箱壳体上。具体地,上述线缆组件是指电连接器与线缆一体化的电器产品,电连接器电连接在通信设备、仪器上,电连接器之间通过线缆连接,使通信设备、仪器之间通过线缆组件实现电气连接,以传输高速信号。具体地,一个线缆组件如果能够从每个横插板到竖插板实行全互联,以一个线缆组件连接24个横插板为例,相应的,竖插板上设有24个连接器,因此,第一个横插板到竖插板的每个连接器均有连接关系、第二个横插板到竖插板的每个连接器均有连接关系、…、第二十四个横插板到竖插板的每个连接器均有连接关系。其中,上述各个连接关系均通过不同长度的线缆完成连接。因此,在上述情况下,由于连接关系较多,所用线缆数量较多,增加了加工及装配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板卡系统及电子设备,以提供一种线缆分布合理,且线缆种类少、数量少的电子板卡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电子板卡系统,包括两个横插板组、两个竖插板和连接横插板与竖插板的两种线缆,每个横插板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个横插板,且每个横插板组中的横插板数量相同;第一个横插板组最上部的横插板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第二个横插板组最上部的横插板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第一个横插板组中的下一个横插板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上的下一个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上的下一个第一连接器相连,第二个横插板组中的下一个横插板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上的下一个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上的下一个第一连接器相连;依此类推,直至第一个横插板组最下部的横插板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最下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最下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第二个横插板组最下部的横插板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最下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最下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每个横插板和竖插板上均设有连接线路,通过所述连接线路,所述第一连接器及所述第一种线缆和第二种线缆实现每个横插板与两个竖插板的全互联。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种线缆的长度小于第二种线缆的长度。结合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种线缆包括长度相等的多条连线。结合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种线缆的连线条数为12条。结合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种线缆包括长度相等的多条连线。结合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种线缆的连线条数为12条。结合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有的所述第一种线缆位于同一层,且位于所有的所述第二种线缆的上方。结合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七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种线缆通过第二连接器与所述横插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种线缆通过第三连接器与所述横插板电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上述所述的电子板卡系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板卡系统及电子设备中,包括两个横插板组、两个竖插板和连接横插板与竖插板的两种线缆,每个横插板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个横插板,且每个横插板组中的横插板数量相同;第一个横插板组最上部的横插板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第二个横插板组最上部的横插板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第一个横插板组中的下一个横插板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上的下一个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上的下一个第一连接器相连,第二个横插板组中的下一个横插板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上的下一个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上的下一个第一连接器相连;依此类推,直至,第一个横插板组最下部的横插板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最下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最下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第二个横插板组最下部的横插板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最下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最下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每个横插板和竖插板上均设有连接线路,通过连接线路、第一连接器及第一种线缆和第二种线缆实现每个横插板与两个竖插板的全互联。【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板卡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板卡系统装配时的连接关系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板卡系统的线缆件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板卡系统的线缆件与连接器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电子板卡系统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板卡系统,包括两个横插板组、两个竖插板和连接横插板与竖插板的两种线缆,每个横插板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个横插板,且每个横插板组中的横插板数量相同;第一个横插板组最上部的横插板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第二个横插板组最上部的横插板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第一个横插板组中的下一个横插板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上的下一个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上的下一个第一连接器相连,第二个横插板组中的下一个横插板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上的下一个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上的下一个第一连接器相连;依此类推,直至,第一个横插板组最下部的横插板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最下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最下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第二个横插板组最下部的横插板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最下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最下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每个横插板和竖插板上均设有连接线路,通过连接线路、第一连接器及第一种线缆和第二种线缆实现每个横插板与两个竖插板的全互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板卡系统中,包括两个横插板组、两个竖插板和连接横插板与竖插板的两种线缆,每个横插板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个横插板,且每个横插板组中的横插板数量相同。再通过第一种线缆将第一个横插板组最上部的横插板与第一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同时通过第二种线缆将其与第二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之后通过第一种线缆将第一个横插板组中下一个横插板与第一竖插板上的下一个第一连接器连接、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板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横插板组、两个竖插板和连接横插板与竖插板的两种线缆,每个横插板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个横插板,且每个横插板组中的横插板数量相同;第一个横插板组最上部的横插板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第二个横插板组最上部的横插板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最上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第一个横插板组中的下一个横插板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上的下一个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上的下一个第一连接器相连,第二个横插板组中的下一个横插板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上的下一个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上的下一个第一连接器相连;依此类推,直至第一个横插板组最下部的横插板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最下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最下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第二个横插板组最下部的横插板通过第二种线缆与第一个竖插板最下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并通过第一种线缆与第二个竖插板最下部的第一连接器相连;每个横插板和竖插板上均设有连接线路,通过所述连接线路,所述第一连接器及所述第一种线缆和第二种线缆实现每个横插板与两个竖插板的全互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娜,刘雄彪,白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