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钢模台车顶模架平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8678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9 10:38
一种钢模台车顶模架平移装置,包括门架,门架底部设有行走装置,门架侧部设有多个侧模板,其特征是:门架上方设有顶模架,顶模架上设有顶模板,顶模板与侧模板之间设有转角模板;所述的门架与顶模架之间设有多个顶升油缸,顶升油缸上设有平移装置。所述的平移装置中,顶升油缸底部设有滑车,滑车与平移油缸的一端连接,平移油缸的另一端通过铰座与门架固定连接;在顶升油缸与门架的门架顶梁之间设有防脱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顶模板和顶模架做成一个整体,适宜与贝雷片组合而成的门架相配合,配合设置的平移装置,能够调整顶模板中心线与隧洞中心线间的偏差,调整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模台车领域,特别是一种钢模台车顶模架平移装置
技术介绍
钢模台车在水利水电地下工程建设及公路、桥梁隧洞浇筑施工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由于隧洞工程结构尺寸类似的情况极为少见,加上钢模台车的改造费用极高,传统钢模台车通常只能在某个特定的工程中使用,而且现有的模板,尤其是顶模板的调整非常困难,劳动强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模台车顶模架平移装置,能够大幅降低钢模台车的顶模板的调整难度,降低劳动强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模台车顶模架平移装置,包括门架,门架底部设有行走装置,门架侧部设有多个侧模板,其特征是:门架上方设有顶模架,顶模架上设有顶模板,顶模板与侧模板之间设有转角模板;所述的门架与顶模架之间设有多个顶升油缸,顶升油缸上设有平移装置。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平移装置中,顶升油缸底部设有滑车,滑车与平移油缸的一端连接,平移油缸的另一端通过铰座与门架固定连接;在顶升油缸与门架的门架顶梁之间设有防脱勾。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滑车底部还设有底滑板。优选的方案中,多个顶升油缸底部的滑车之间通过连接架连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防脱勾上端通过螺钉与顶升油缸的底座固定连接,防脱勾的下端勾在门架的门架顶梁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模台车顶模架平移装置,将顶模板和顶模架做成一个整体,适宜与贝雷片组合而成的门架相配合,配合设置的平移装置,能够调整顶模板中心线与隧洞中心线间的偏差,调整非常方便。与现有技术中顶模板为多块分别调整的结构相比,本技术顶模架的调整更为简单高效,施工质量更佳。【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顶升油缸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平移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平移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行走装置1,电动机101,夹轨器102,行走轨道103,门架2,门架底梁201,门架顶梁202,型钢203,贝雷片204,调节平台3,调节丝杆4,侧模板5,转角模板6,平移装置7,滑车701,连接架702,平移油缸703,底滑板704,防脱勾705,螺钉706,顶升油缸8,顶模架9,顶模板10,隧洞1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中,一种钢模台车顶模架平移装置,包括门架2,门架2底部设有行走装置1,本例中的行走装置I至少为四组,以驱动整个钢模台车沿行走轨道103行走,门架2侧部设有多个侧模板5,其特征是:门架2上方设有顶模架9,顶模架9上设有顶模板10,顶模板10与侧模板5之间设有转角模板6 ;所述的门架2与顶模架9之间设有多个顶升油缸8,顶升油缸8上设有平移装置7。本例中采用顶模板10与顶模架9为一体的结构,从而大幅降低了顶模板10的调整难度。顶模架9的组模和脱模直接由顶升油缸8的升降动作完成,从而降低了组模和脱模的劳动强度。通过平移装置7,能够方便地平移顶模架9,从而能够调整顶模板10中心线与隧洞11中心线间的偏差。优选的方案如图5中,所述的平移装置7中,顶升油缸8底部设有滑车701,滑车701与平移油缸703的一端连接,平移油缸703的另一端通过铰座与门架2固定连接;优选的方案如图5、6中,在顶升油缸8与门架2的门架顶梁202之间设有防脱勾705。优选的方案如图5、6中,所述的滑车701底部还设有底滑板704。设置的底滑板704采用较高平整度的板材,更便于滑车701的滑动,避免滑动过程中产生振动。优选的方案如图5、6中,所述的防脱勾705上端通过螺钉706与顶升油缸8的底座固定连接,防脱勾705的下端勾在门架2的门架顶梁202上。由此结构,通过平移油缸703的伸缩动作带动滑车701在底滑板704上水平滑动,从而使整个顶升油缸8随之水平移动,与顶升油缸8固定连接的顶模架9随之水平移动,以调整顶模板10中心线与隧洞11中心线间的偏差。设置的防脱勾705,避免滑车701偏出预定的运行轨迹。优选的方案如图5中,多个顶升油缸8底部的滑车701之间通过连接架702连接。由此结构,通过一个平移油缸703即可水平移动多个顶升油缸8,从而简化了结构,增加了可靠性。所述的门架2由贝雷片204拼接而成。采用贝雷片拼接的优点为:贝雷片为标准件,拼接的门架2具有结构简单、运输方便、拼装快捷、载重量大、互换性好、适应性强的特点。优选的方案如图1~3中,所述的门架2在横向由贝雷片204组成一个榀单元,多个榀单元之间通过型钢203纵向连接,多个榀单元之间的顶部在横向和纵向都通过门架顶梁202连接,底部在纵向通过门架底梁201连接。由此结构,在确保强度的基础上,装拆也非常方便。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在侧模板5与门架2之间设有调节丝杆4,转角模板6与门架2之间也设有调节丝杆4。本例中的调节丝杆4,便于调整转角模板6和侧模板5与门架2之间的距离,以便于组模和脱模操作。在本例中,侧模板5为多段的结构,各段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本例中的侧模板5即为从上到下的三段结构,侧模板5与转角模板6之间,转角模板6与顶模板10之间通过销轴铰接。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在调节丝杆4的下方设有调节平台3。由此结构,方便操作人员操作调节丝杆4的长度。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所述的调节丝杆4为两段螺纹旋向相反的螺杆,一段螺杆与门架2铰接,另一端螺杆与侧模板5铰接,两段螺杆之间通过螺纹套筒连接。由此结构,当利用工具转动螺纹套筒,即可调整调节丝杆4的长度。优选的方案如图3中,所述的行走装置I中,电动机101通过传动机构与行走轮连接,行走轮位于行走轨道103上;本例中的传动机构为链传动机构。或者所述的行走装置I中设有液压绞车,行走装置I的行走轮位于行走轨道103上,以液压绞车驱动行走装置行走。通过将液压绞车的钢丝绳固定在隧洞11的锚固物上,然后收卷钢丝绳来拉动行走装置I行走。液压绞车的方案通常用于吨位较大的钢模台车,例如本例中即优选采用液压绞车的方案。在行走装置I上还设有夹轨器102。设置的夹轨器102可防止行走轮偏出行走轨道 103。使用时,在工厂加工好模板等组件,现场以贝雷片组合成门架,并通过行走装置安装在行走轨道上,在门架上方组装顶模架9,然后安装侧模板5和转角模板6,定位后模板的边缘之间通过销轴铰接,即完成了钢模台车的组模,组模过程中,通过平移装置7调整顶模板10中心线与隧洞11中心线间的偏差。浇筑混凝土后,达到预设时间,取下销轴,缩回调节丝杆4,首先完成侧模板5和转角模板6的脱模,然后缩回顶升油缸8,完成顶模板10的脱模,通过行走装置将钢模台车移动到下一浇筑段开始浇筑施工作业。全部施工完成后,钢模台车的门架及部分模板可以回收再利用。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钢模台车顶模架平移装置,包括门架(2),门架(2)底部设有行走装置(I ),门架(2)侧部设有多个侧模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模台车顶模架平移装置,包括门架(2),门架(2)底部设有行走装置(1),门架(2)侧部设有多个侧模板(5),其特征是:门架(2)上方设有顶模架(9),顶模架(9)上设有顶模板(10),顶模板(10)与侧模板(5)之间设有转角模板(6);所述的门架(2)与顶模架(9)之间设有多个顶升油缸(8),顶升油缸(8)上设有平移装置(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楚廖湘辉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