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朝亮专利>正文

一种矿井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85470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8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矿井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包括底盘,底盘底部设置有矿车轨轮,上部倾斜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缸、液压动力装置以及进料口、出料口,出料口设置在进料口的下方,液压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底盘上的液压泵以及与搅拌缸连接的第一液压马达,搅拌装置上方还设置有水泥螺旋输送机,水泥螺旋输送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液压马达,另一端与进料口连通,底盘上还设置有水箱,水箱通过水管与进料口连通,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底盘、搅拌装置、液压动力装置、水泥螺旋输送机以及水箱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完全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的矿井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搅拌运输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井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技术介绍
现在在煤矿及其他矿井下,作用于巷道混凝土喷射作业的工作流程,完全是人工作业,每班组需要10人以上来操作完成,老式的干喷技术,混凝土物料的回弹率现在在25%左右,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作业过程中,烟尘弥漫,是造成矿井矽肺病的主要原因;国务院相关部门也在去年已经下达了整改革新巷道干喷技术的文件和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完全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的矿井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所述矿井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底部设置有矿车轨轮,上部倾斜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缸、设置在所述搅拌缸后部的液压动力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搅拌缸前部的进料口、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进料口的下方,所述液压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液压泵以及与搅拌缸连接的第一液压马达,所述第一液压马达与所述液压泵通过油管连接,所述搅拌装置上方还设置有水泥螺旋输送机,所述水泥螺旋输送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液压马达,另一端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液压马达通过油管与所述液压泵连接,所述底盘上还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通过水管与所述进料口连通,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底盘、搅拌装置、液压动力装置、水泥螺旋输送机以及水箱连接。做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缸倾斜14度设置在所述底盘上部,所述搅拌缸前后均设置有与底盘连接的支架。所述第一液压马达与所述搅拌缸连接处还设置有减速机。所述搅拌缸缸体上还设置有检查孔。所述进料口、出料口与底盘之间还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支架。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完全实现机械化作业,每班组只要4人完成机械化操作,极大的节省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在一些高强度作业中,取代了人工不可能达到的工作极限;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质量,做到了严格控制(误差小于1%),从而保证了巷道混凝土喷射的质量;配合混凝土湿喷机使用时,可以做到混凝土喷射利用率达到95%以上;相对老式的干式喷射机作业状况相比,本专利产品配合混凝土湿喷机工作时,没有任何的烟尘飞沫,有效的避免了以往人工操作干喷机所带来的矽肺病的发生;避免了以往煤矿喷浆作业时,提前需要把砂石料运输到井下,极大的占有了原本就不宽敞的巷道空间;每套生产线预计配备I台湿喷机4台专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和一套地面配料系统,据计算,每年所节省的人工工资就已经可以支付整条生产线的投资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矿井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包括底盘1,底盘I底部设置有矿车轨轮2,上部倾斜设置有搅拌装置3,搅拌装置3包括搅拌缸4、设置在搅拌缸4后部的液压动力装置5以及设置在搅拌缸4前部的进料口 6、出料口 7,出料口 7设置在进料口 6的下方,进料口 6、出料口 7与底盘I之间还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支架16,搅拌缸4倾斜14度设置在所述底盘I上部,搅拌缸4前后均设置有与底盘连接的支架,搅拌缸4缸体上还设置有检查孔15,液压动力装置5包括设置在底盘I上的液压泵8以及与搅拌缸4连接的第一液压马达9,第一液压马达9与液压泵8通过油管连接,第一液压马达9与搅拌缸4连接处还设置有减速机14,搅拌装置3上方还设置有水泥螺旋输送机10,水泥螺旋输送机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液压马达11,另一端与进料口 6连通,第二液压马达11通过油管与所述液压泵8连接,底盘I上还设置有水箱12,水箱12通过水管与进料口 6连通,还包括控制系统13,控制系统13分别与底盘1、搅拌装置3、液压动力装置5、水泥螺旋输送机10以及水箱12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完全实现机械化作业,每班组只要4人完成机械化操作,极大的节省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在一些高强度作业中,取代了人工不可能达到的工作极限;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质量,做到了严格控制(误差小于1%),从而保证了巷道混凝土喷射的质量;配合混凝土湿喷机使用时,可以做到混凝土喷射利用率达到95%以上;相对老式的干式喷射机作业状况相比,本专利产品配合混凝土湿喷机工作时,没有任何的烟尘飞沫,有效的避免了以往人工操作干喷机所带来的矽肺病的发生;避免了以往煤矿喷浆作业时,提前需要把砂石料运输到井下,极大的占有了原本就不宽敞的巷道空间;每套生产线预计配备I台湿喷机4台专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和一套地面配料系统,据计算,每年所节省的人工工资就已经可以支付整条生产线的投资了。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专利技术所涵盖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矿井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I),所述底盘(I)底部设置有矿车轨轮(2),上部倾斜设置有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搅拌缸(4)、设置在所述搅拌缸(4)后部的液压动力装置(5)以及设置在所述搅拌缸(4)前部的进料口(6)、出料口(7),所述出料口(7)设置在所述进料口(6)的下方,所述液压动力装置(5)包括设置在所述底盘(I)上的液压泵(8)以及与搅拌缸(4)连接的第一液压马达(9),所述第一液压马达(9)与所述液压泵(8)通过油管连接,所述搅拌装置(3)上方还设置有水泥螺旋输送机(10),所述水泥螺旋输送机(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液压马达(11),另一端与所述进料口(6)连通,所述第二液压马达(11)通过油管与所述液压泵(8)连接,所述底盘(I)上还设置有水箱(12),所述水箱(12)通过水管与所述进料口(6)连通,还包括控制系统(13),所述控制系统(13)分别与所述底盘(I)、搅拌装置(3)、液压动力装置(5)、水泥螺旋输送机(10)以及水箱(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缸(4)倾斜14度设置在所述底盘(I)上部,所述搅拌缸(4 )前后均设置有与底盘连接的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马达(9)与所述搅拌缸(4)连接处还设置有减速机(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缸(4)缸体上还设置有检查孔(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6)、出料口(7)与底盘(I)之间还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支架(16)。【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矿井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包括底盘,底盘底部设置有矿车轨轮,上部倾斜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缸、液压动力装置以及进料口、出料口,出料口设置在进料口的下方,液压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底盘上的液压泵以及与搅拌缸连接的第一液压马达,搅拌装置上方还设置有水泥螺旋输送机,水泥螺旋输送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液压马达,另一端与进料口连通,底盘上还设置有水箱,水箱通过水管与进料口连通,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底盘、搅拌装置、液压动力装置、水泥螺旋输送机以及水箱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完全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的矿井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IPC分类】B28C5-42【公开号】CN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井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1)底部设置有矿车轨轮(2),上部倾斜设置有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搅拌缸(4)、设置在所述搅拌缸(4)后部的液压动力装置(5)以及设置在所述搅拌缸(4)前部的进料口(6)、出料口(7),所述出料口(7)设置在所述进料口(6)的下方,所述液压动力装置(5)包括设置在所述底盘(1)上的液压泵(8)以及与搅拌缸(4)连接的第一液压马达(9),所述第一液压马达(9)与所述液压泵(8)通过油管连接,所述搅拌装置(3)上方还设置有水泥螺旋输送机(10),所述水泥螺旋输送机(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液压马达(11),另一端与所述进料口(6)连通,所述第二液压马达(11)通过油管与所述液压泵(8)连接,所述底盘(1)上还设置有水箱(12),所述水箱(12)通过水管与所述进料口(6)连通,还包括控制系统(13),所述控制系统(13)分别与所述底盘(1)、搅拌装置(3)、液压动力装置(5)、水泥螺旋输送机(10)以及水箱(1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亮
申请(专利权)人:王朝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