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列车及其轴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643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6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列车及其轴箱结构,包括轴箱体和定位节点安装座(112),轴箱体内设置有轴承安装腔(1a),定位节点安装座(112)设置有安装定位节点的安装腔,轴箱体纵向中心线与定位节点安装座(112)的纵向中心面平行,且定位节点安装座(112)的纵向中心面相对轴箱体的纵向中心面向外侧偏离;这样可以为制动夹钳的安装留出更大的空间,便于制动夹钳、轮对的安装以及更换,当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文优化后的结构,制动夹钳安装位置具有更大的可利用空间,有利于安装体积相对比较大的制动夹钳,提高制动能力,从而提高整车性能。另外,定位节点的安装靠近外侧也较容易安装、拆卸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轨道列车及其轴箱结构
技术介绍
轴箱结构是连接构架和轮对的活动关节,除了传递各个方向的力和震动外,轴箱结构须保证轮对能够适应线路状况而相对于构架上下跳动和左右横动。轴箱结构作为连接轮对与构架的重要零部件,轴向结构一般采用转臂式和拉杆式两种结构。目前大多数轨道列车采用转臂式轴箱结构,其中转臂式轴箱结构包括一体式的轴箱和转臂,即转臂式轴箱,转臂式轴箱包括轴箱体和定位节点安装座,轴箱体内部设有轴承,车轴的端部通过轴承设于轴箱内,轴箱体的上端面和转向架构架之间设置有轴箱弹簧,轴箱体外壁上还设有垂向减振器安装座,用于安装垂向减振器的一端,垂向减振器的另一端连接构架。定位节点安装座用于安装定位节点,定位节点用以传递轮对与构架之间的牵引力和制动力。目前,位于轮对内侧附近的车轴上还安装有制动盘,构架上还安装有用于制动制动盘的制动夹钳,其中轮对、制动盘要求在后期使用过程中能够从车轴上拆卸以及快速更换。上述转臂式轴箱安装于轮对的外侧,也就是说,安装于轮对附件的零部件比较多,但是由于车底空间有限,故转臂式轴箱、制动盘、制动夹钳各部件只能在有限空间内布置,也就是说,上述各部件的结构直接影响各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甚至涉及整车的性能。因此,优化转臂式轴箱、制动盘、制动夹钳之间的位置关系一直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因此,如何根据车体的现状,优化转臂式轴箱、制动盘、制动夹钳等车底部件于车体上的布置,优化整车布置,且提高轮对更换速度,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了一种轨道列车及轴箱结构,通过改变轴箱结构的具体结构,进一步优化了车底部件的布置,可提高整车制动可靠性以及轮对更换速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列车的轴箱结构,包括轴箱体和定位节点安装座,所述轴箱体内设置有轴承安装腔,所述定位节点安装座设置有安装定位节点的安装腔,所述轴箱体纵向中心线与所述定位节点安装座的纵向中心面平行,且所述定位节点安装座的纵向中心面相对所述轴箱体的纵向中心面向外侧偏离。本文对车轴、转向架构架、轮对、制动夹钳之间的装配位置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将定位节点安装座的纵向中心面相对轴箱体的纵向中心面向外侧偏离,相应地,构架固定弹簧筒轴向中心与固定定位节点的侧梁中心不同,这样可以为制动夹钳的安装留出更大的空间,便于制动夹钳、轮对的安装以及更换,当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文优化后的结构,制动夹钳安装位置具有更大的可利用空间,有利于安装体积相对比较大的制动夹钳,提高制动能力,从而提高整车性能。另外,定位节点的安装靠近外侧也较容易安装、拆卸操作。优选地,所述轴箱体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密封配合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共同围成所述轴承安装腔,且两者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定位节点安装座与所述上箱体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上箱体的下端面沿轴向的两外侧缘具有向下延伸的凸部,所述下箱体的上端面的两外侧缘具有向下的凹部,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一半圆孔和第二半圆孔,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扣合密封装配后,所述第一半圆孔与所述第二半圆孔形成所述轴承安装腔。优选地,所述凸部还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凸台,所述凹部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上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二凸台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通过同时设于所述通孔和所述内螺纹孔内的螺栓固定连接。优选地,沿轴向,所述第一凸台的两端部具有向外延伸的延伸部,两所述延伸部设置有与轨道列车的垂向减振器配合安装的垂向减振器安装座。优选地,还包括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包括中部大径段以及位于所述大径段两端的小径段,所述第二凸台的上端面还设有沉孔,且所述大径段的高度小于所述沉孔的大孔的高度,所述第一凸台的下端面的配合位置也设置有定位孔,当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配合安装时,两所述小径段分别设于所述沉孔的小孔内部和所述定位孔内部。优选地,所述上箱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轮对提吊座,所述轮对提吊座上设置有竖向的提吊孔;所述下箱体的外壁底部还设置有排障装置安装座,用于安装固定轨道列车的排障装置。优选地,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连接端盖的端部分别周向还设置有第一排水凹槽和第二排水凹槽,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安装后,所述第一排水凹槽和所述第二排水凹槽形成环状凹槽。优选地,所述定位节点安装座为分体结构,包括左安装座和右安装座,所述左安装座与所述上箱体一体成型,所述左安装座和所述右安装座均具有向内的凹陷部,当左安装座和所述右安装座配合固定后,两所述凹陷部形成所述定位节点的安装腔。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轨道列车,包括轮对、构架以及安装于所述轮对和所述构架之间的轴箱结构,所述轴箱结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轴箱结构,所述构架上设置配合安装所述定位节点的侧梁。因轨道列车具备上述轴箱结构,故轨道列车也具备该轴箱结构的上述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轴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轴箱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的A-A视图;图4为图2中的C-C视图;图5为图1中的B-B视图。其中,图1至图5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所示:上箱体11、轴承安装腔la、螺纹孔11a、第一排水槽11c、第二排水槽12c、弹簧安装座111、螺纹孔111a、定位节点安装座112、安装孔112a、垂向减振器安装座113、轮对提吊座114、螺纹孔115a、凸部116、第一凸台115、第二凸台122、下箱体12、排油孔12b、排障装置安装座121、凸台122、通孔122a、凹部123、转臂13、定位销114、大径段141、第一小径段142、第二小径段143。【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为提供一种轨道列车及轴箱结构,通过改变轴箱结构的具体结构,进一步优化了车底部件的布置,可提高整车制动可靠性以及轮对更换速度。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2,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轴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轴箱结构的俯视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列车的轴箱结构,包括轴箱体和定位节点安装座112,轴箱体内设置有轴承安装腔la,轴承安装于轴承安装腔Ia的内部,设置有轮对的车轴的端部通过轴承设于轴箱体的轴承安装腔Ia内部。为了保护内部轴承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轴箱体的轴承安装腔Ia的两侧还设置有前端盖和后端盖。轴箱体的上端面还设置有轴箱弹簧安装座111,用于安装轴箱弹簧,相应地,构架上设置有弹簧筒,轴箱弹簧设于弹簧筒。一般地,轴箱弹簧安装座111上设置有螺纹孔111a,用于固定弹簧筒。定位节点安装座112设置有安装定位节点的安装腔,定位节点用以传递轮对与构架之间的牵引力和制动力。一般地,位于轮对内侧附近的车轴上还安装有制动盘,构架上还安装有用于制动制动盘的制动夹钳,本技术中轴箱体纵向中心线与定位节点安装座112的纵向中心面平行,且定位节点安装座112的纵向中心面相对轴箱体的纵向中心面向外侧偏离,偏离距离H可以根据设计选择,优选10-30mm,20mm左右较佳。相应地,构架上用于连接定位节点的侧梁相应向外偏移适当的间距。本文对车轴、转向架构架、轮对、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列车的轴箱结构,包括轴箱体和定位节点安装座(112),所述轴箱体内设置有轴承安装腔(1a),所述定位节点安装座(112)设置有安装定位节点的安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箱体纵向中心线与所述定位节点安装座(112)的纵向中心面平行,且所述定位节点安装座(112)的纵向中心面相对所述轴箱体的纵向中心面向外侧偏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东吕晓俊周平宇张振先李英明邹晓龙王大强管益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